新浪娱乐前总监的辞职信:再见,新浪

    导读:本文情真意切。这封新浪娱乐前总监的辞职信不仅让我们看到职场里的奋斗与成长,更让我们看到,何谓坚持,何谓梦想——这便是职场菜鸟到职场大牛的距离。梦想就是你一想就幸福,并一直努力坚持的东西。

  

  

  导读:本文情真意切。这封新浪娱乐前总监的辞职信不仅让俺们看到职场里的奋斗与成长,更让俺们看到,何谓坚持,何谓梦想——这便是职场菜鸟到职场大牛的距离。梦想就是您一想就幸福,并一直努力坚持的东西。

  hi,各位亲爱的朋友,俺已经离开新浪娱乐。人生的下一站:安乐电影公司。

  中午回到频道,满屋子的同事给俺送行。事先心里默念千万不要哭,但是刚一开口,便已哽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真的很舍不得您们。

  还记得十年前踏进新浪万泉庄的小楼,娱乐频道在二楼一拐弯的第一个隔断,规模很小,十个人不到。当时在准备考研之余每个月给新浪写稿贴补家用,直到有一天频道领导传话来说,每个月开给您的稿费比俺们编辑工资还高,要不您来新浪上班吧?

  想都没怎么想,便一头扎进新浪。对于当时举目无亲想要立足北京的俺来说,这个机会弥足珍贵。

  于是这一呆便是整整十年。

  还记得俺第一次被领导训斥,那天被安排盯一个视频聊天,到点了,视频直播的链接还没挂出来,于是俺非常焦急地给视频频道的总监徐某打电话。也许是俺催得急了点,电话那头的声音很难听,很快便被挂断了。事后俺才知道,俺被投诉了,原因是俺态度不好。当时新浪娱乐总监萧牧领着俺给这个领导当面道歉,那时年轻气盛的俺,觉得非常委屈。但这件事真的让俺长了记性,以后更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

  24年7月1日,《十面埋伏》首映庆典,俺所在的电影组做图文直播,一个晚上下来,非常辛苦。但是第二天俺们依然受到总编辑老沉暴风雨般的批评,因为在直播过程中,漏掉了当时献唱嘉宾凯瑟琳-巴特尔耍大牌迟迟不出场的细节。当时俺们只是照本宣科的发了一条快讯:格莱美获奖歌手凯瑟琳-巴特尔登台献唱。俺还记得当时负责电影组的姑娘很快辞职,因为觉得这么辛苦还没讨点好,确也委屈。这件事让俺明白,做新闻,不应该忽略每一个细节。虽然,这个错误之后一直贯穿着俺的编辑生涯,就在今年年初奥斯卡颁奖,因为没有安排好微博及时点评,又遭到总编辑暴风雨般的批评。

  当然俺干过的2B事还不止这些。也是4年南都的窦婉茹空降到新浪娱乐频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却也把俺们这些励志句子辑烧得够呛。愚人节那天,作为值班编辑的俺被小窦姐逼着改各处新闻,疲于奔命,便点开密友小李的msn抱怨道:

  “这傻逼娘们一大早就逼着俺改这改那!!!”

  许久过去了,msn没反应,心里还想着,怎么密友不回应俺一下呢。

  于是俺又点开来看了一下,赫然发现,原来俺把这条消息直接发给了窦婉茹。

  您们可以想象俺当时的窘态,俺想从楼上直接跳下去,俺想解释,但是解释管用吗?

  小窦姐还是很大度,最后跟俺说:谢谢您送俺的愚人节礼物。那是俺唯一一次下定决心要从新浪辞职,当然最后没有走成。那年年末,俺的绩效在频道里最高,但是优秀员工没有俺,当然俺心里没有怨言,因为俺知道俺活该。从此再不愿人前说别人坏话。

  就这样跌跌撞撞过来十年,在新浪学做人,学做事。很多时候外面会问,为何新浪新闻这么强,真没别的秘密,俺们没别的网站有钱,也不比别的编辑记者优秀,也许多的就是一点点责任心和执行力,仅此而已。很感恩能在新浪这个黄埔军校里跟陈彤学习互联网业务。有时候俺真的特别希望他懒一点,但是每每看到他半夜两三点还在线上发微博,早上六七点又开始活跃,俺就心里默念,老板,怎么可以做到这么精力充沛呢?

  俺们最怕的就是比您优秀的人还比您努力,不是么?

  承蒙老沉信任,萧牧离职后委以新浪娱乐总监的重任,这三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俺心中萦绕的,始终是自己未完成的电影梦想。

  从当年考上戏不中,到大学里的文艺骨干,再到入职新浪专职电影组,俺爱电影,爱自己做的这份工作。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也不满足仅仅记录这个蓬勃的时代,俺始终梦想着有一天俺能转行,专心致志做电影,但是谁能够看上俺呢?在这个不太靠谱的电影圈里,谁是真正值得跟着去学习的师傅呢?

  机会在今年年中悄然而至。

  当安乐的江志强老板找到俺,问俺愿意不愿意来安乐跟他做电影,俺明白,俺等待十年最好的一次转行机会已经来临。俺没有做过发行,俺可以么?俺对制作一知半解,俺可以么?俺对怎么卖片毫无头绪,俺可以么?

  只要您肯学,当然可以。真的要感谢江老板的赏识。

  所以还等什么呢?请原谅一位33岁的男人对自己梦想的坚持,所以再见了,新浪娱乐,再见了,俺各位可爱的同事,请多珍重,后会有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新浪娱乐前总监的辞职信:再见,新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67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8日 下午1:23
下一篇 2020年9月18日 下午4:28

相关推荐

  • HR不告诉您的十件事

          1、一份简历他们只花13秒来读    一名IT企业的人事经理补充说:“还包括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因此简历尽量不要超过1页,而且要突出HR想看的…

    2020年10月27日
  • 有学习力的人,更有底气打好手中的烂牌

        小琴技术入股了曾经打过工的那家工厂,正儿八经地成为了事业合伙人,当初劝她离开的同学们,有的还只是服装设计公司的初级设计师、有的还在为了待遇、培训福利跳槽谋职。

    2020年4月15日
  • 500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您的面试大忌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最近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做了一项新调查,发现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容易把事情搞砸,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2020年8月25日
  • 职场励志:从两万到百万

      我的一个朋友,1998年硕士毕业时加入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月薪不到两千,真可怜!
      但一年之后,他的工资翻了一番。再过一年,加到六千,又过一年,也就是在他工作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企业的发展,月工资一举达到了2.5万元人民币,加上奖金、期权等实际利益,年收入几乎直达五十万大关!
      时光易逝,薪酬难涨。我问他成功的秘密,他说只有一个原因:主动积极地工作,把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钉子精神”,用在为老板服务、为公司效力、为客户做好事之上。这样的人,就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年薪统计数字里的佼佼者。
      话说这位朋友工作到第五年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辞职去美国读了一个MBA。就在大家还在为他放弃这么高的工资而感慨不已时,他已经获得了MBA学位,回到他熟悉的行业、一家五百强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问他具体收入的数字,他说:“只要你保证不发表出去我就说:十二万美元,将近一百万元人民币”。
      年薪一百万!这样的故事,我在新东方咨询生涯中不知道见到过多少。在“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难”、“海归就业难”的一片狼来了的惊叫声中,在“本科毕业月薪一千二”、“硕士期待值降到两千”、“海龟愿意为三千人民币折腰”之类的哀叹声中,我却满目琳琅地看到无数毕业两三年就月入五六千的本科生、工作四五年就成为小富翁的研究生、回国三四年就实现财富积累的留学生。中国职场收入的这种奇峰突起现象,如同中国机会本身一样,一边是充斥着抱怨,一边是爆发着惊奇。一边是冰冷的低薪海水,一边是白炽的金钱火焰。
      那些年薪报告、薪酬调查、人均收入统计,对城市的意义也许有,对个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收入的差异,全世界都存在。我所咨询的学生,天天演奏着从年薪一万、两万,到年薪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中国变奏曲。
      年薪十二万美元,你敢想吗?假如你不敢的话,就想想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的工资水平吧!处在急剧发展、并且是不均衡发展中的中国,青年人就应该敢作、敢为、敢闯、敢挣。不断高速增长的收入,是全体中国居民的殷切期盼;而迅速达到世界高水准工资的骄傲,则属于那些敢于梦想、善于奋斗的时代青年。

    2020年8月23日
  • 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1  昨天看到一则案例,说一位HR在面试应聘者时,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每天下班后的3小时,都拿来做什么?

    2020年4月6日
  • 越往上层走,做起事来就越“没人性”

      会不会,每当公司临时有急事,你不得不加个班的时候,你就牢骚满腹,计较有没有加班费,或者给的加班费是否足够多?

    2020年5月3日
  • 生活能力是职场第一道门槛

        前不久,公司里来了个实习生。我见她第一面的时候,就觉得她身上少了点儿什么,果然,没两天就出意外了。

    2020年9月2日
  • 如何在职场人际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前年,我写了很多职场人际关系方面的文章,后来就少了。  因为我发现后台收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90%都是心态造成的,而非沟通技术能解决。

    2020年4月8日
  • 俺考上了985,俺选择了996:所有的输不起,都是因为躺不赢

        01  马云关于996的福报论,引来大家的普遍不适。  996,指的是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上6天班的工作模式。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加班”。

    2020年3月30日
  • 在大城市,有一技之长会生活的很好

        01  上周末,我从北京回上海。虽然,整个行程安排的特别满,但在周天的早晨,我还是选择和一个读者见面了,畅聊了1个小时。

    202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