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老想辞职去旅行的您

    周末在犀牛会做关于旅行的分享,关于台湾旅行,抑或别的地方,我并不是旅行达人,因此甚为苦恼。我不愿给大家再去讲关于台湾的风景和美食,也不愿意讲旅行的意义了,很多话说了太多遍之后,会让人陷入一种极端的误区,以为这就是该有的生活,但是好像不是这样。

  

  

  周末在犀牛会做关于旅行的分享,关于台湾旅行,抑或别的地方,俺并不是旅行达人,因此甚为苦恼。俺不愿给大家再去讲关于台湾的风景和美食,也不愿意讲旅行的意义了,很多话说了太多遍之后,会让人陷入一种极端的误区,以为这就是该有的生活,但是好像不是这样。

  第一个演讲的姑娘讲述了自己辞职去旅行的故事,讲了很多内心的纠结,以及因为偶尔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困窘。姑娘还小,估计89左右,工作一年半攒了3W,独自旅行精神可嘉,但是在那些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笑脸照片的背后,俺突然想起俺上一个公司的老板跟俺在前段时间的简短对话:

  老板:最近怎么样?
  俺:不怎么好,俺又想去旅行了,不想上班。
  老板:能afford么?
  俺:您说钱么?
  老板:俺说的不是钱,俺是说您一次次出去,终究每次要回来,您如何处理一次次的与现实再次融合。

  俺很突然地想起了这段对话,在那个姑娘讲故事的时候,然后俺瞬间改掉了预想好的讲话内容,换成了这段话的思考。

  在目前这个人人苦逼,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自命不凡,都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该苦逼地坐在小格子间里填破表,做没完没了的PPT。要做,那也必须是高额的加班费,无限制的打车费,一年2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各种诱人的诱惑才能体现出自己牛逼哄哄的价值。如若不然,便觉得生活是黯然苦逼的,没有希望的,自己的光芒是不被发现的。

  于是,每当有人环游世界,或是出去个半年一年,还能幸运的红极一时的,便觉得自己也该拥有那样的生活。媒体的越来越多的极端宣传,比如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大世界,不去旅行您会觉得世界就是您眼前的这个样子等。这些话都没有错,但是到了还没有经历过历练,没有一点点事业和成就的小年轻人身上,便滋生了蛊惑的味道。

  今年5月去台湾签售回来,俺换了更好的工作,所有人都觉得俺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俺发现,在过去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俺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或者说俺没办法把眼前每天的苦逼与旅行在外的各种豁达、自由、无拘无束串联在一起。收放自如,能屈能伸这样的话对俺显然失去了作用。

  开始俺以为是工作本身的原因,可是仔细想想,目前的工作比起以前轻松很多,环境也更加自由开放,这都是俺以前想要的,但是到手之后俺为什么会变得不快乐?现在俺突然明白,是俺没有afford起旅行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并且一意孤行地认为现实也应该是自由的,且俺的价值就应该是旅行时展现的那样。

  于是,俺一次次动了再出发的念头。于是,四个月里,俺去了四川、贵州和云南,每次离公司出走一周,但是每次回来并不觉得这些旅行缓解了什么,反而是更加加重了些什么。看起来,俺依然没能平衡这一切。

  旅行,实在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智涣散的方法,跟散瞳孔似的,十分钟散出去,收回来可就久了。所谓的旅行的意义,看看世界的意义,真的有那么大么?

  Afford的似乎并不只是这些,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afford的还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说起职业生涯,似乎是个很俗套的词汇,很多新新人类唾弃之,觉得自己玩回来一样可以继续工作,于是有一个词gap year备受推崇。每次俺想到这个词,俺总会有些紧张,大概是俺身在一个朝夕变化太快的行业里,且有很强的紧迫感。

  对于间隔年,俺想说其实俺更喜欢“间隔月”的方法,因为一来没什么大刺激让您用年来调整;二来对于工作五年以内的人来讲,一年不断花钱还没收入,不用一年,三个月您就慌了;三来对于职业生涯来讲,过长的断层会让身心不在状态,对行业的人脉关系与业界动态发生严重断层与陌生感。

  这背后有一个隐秘但很犀利的逻辑在于:工作开始时候月薪平均是税后3k左右,好不容易历练了一两年可以升职加薪一点点了,但是您离开了整整一年,或者三个月,市场会让您之前的努力几乎归零。当您再次回来的时候,好的话能加1块钱,坏的只能找一个3K的工作继续做。攒了半年不吃不喝一万八,一出门机票签证先干掉六千。

  如此循环,您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您是否有梦想带上养育您二十多年的父母也来一趟旅行?但是您舍得让他们也跟您去1美金的旅馆,还是吵吵闹闹的青年旅舍六人间?Oh,no!再远一点,如果有一天父母有什么愿望,您是否有多余的人民币,来做一个哪怕小小的支援?

  俺记得以前俺看到小S围脖的一句话,大约是她从哪里奢华的带着全家人旅行回来,她说:“俺每天很努力地工作,所以俺值得拥有这样美好又温馨的旅行!”这句话对俺感触很深。

  前几天的百度大人大讲堂上,有一个人叫郭怡广,196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自幼酷爱音乐,曾学习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16岁开始练习吉它。1989年,他和丁武、张炬一起组建了后来轰动中国摇滚乐坛的唐朝乐队,21年6月21日出任百度国际媒体公关总监。他说了一句话“人应该有一个vocation(事业),更要有一个advocation(爱好),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俺想,这才是俺们应该推崇的人生。不是非A即B的极端,也不是放弃A奔向B的逃避。有一天,俺们都要回来。您并没有甩掉这个让您不满意的世界,而是这个世界甩掉了喜欢逃避的您。

  至于日复一日那些苦逼的生活,俺想引用周杰伦的稻香来做个结尾:对这个世界如果您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请您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俺们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写给老想辞职去旅行的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50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0日 上午11:54
下一篇 2020年8月20日 下午3:57

相关推荐

  • 如何把自己修炼成高薪人才

          美国《财富》杂志是这样评价金领的: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年薪在15万美元到4万美元之间。…

    2020年10月19日
  • 好姑娘,您配得起千秋万代

        公司有一个女孩子,新来不久,圆圆脸,披肩长发,长得小巧甜美,笑容也甜甜的。平时碰见,会对你微微一笑。我见过很多同事间打招呼式的笑,但大多是皮笑肉不笑。她那种笑容,是从心底升起来的,让人看了很舒服。于是很喜欢和她“偶遇”。

    2020年8月11日
  • 影响职场升迁的小动作

        Celin在最近的一次岗位竞聘中失败了。她偷偷打探消息,据说是在领导讨论会上有人指出“Celin心态不够成熟稳定,不具备必要的‘管理者形象’,难以担当更大责任”。

    2020年8月28日
  • 职场和人生的10个问题

      1、是否,你一直在想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工作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专业知识,你赚钱吃饭的能力,以及支撑你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支点;而工作外的八小时,才能决定你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年9月17日
  • 应聘求职:要抓住面试官的三个心理特征

          毕业季来临,童鞋们又开始出动了。由于缺乏经验,许多童鞋成了“面试死”。掌握面试官的心理对于一场面试的顺利结束十分重要。读读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您…

    2020年10月2日
  • 职场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职场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1、时刻想着出人头地  2、做“小人物”时要向“大人物”看齐  3、惟有进取心,才…

    2020年8月22日
  • 让您简历投递失败的6因素

          每发出一份求职简历,相信您的内心就多了一份期盼与渴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俺们发出的简历,有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信,这会屡屡打击俺们的求职信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会造成…

    2020年10月26日
  • 职业积累: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28日
  •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l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2020年9月4日
  • “五句话”为您整理职场心情

    1、梦想少一点,计划多一点 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具体方法是:可把所追求的理想职业划分成尽可能短的各阶段…

    202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