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

    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  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然是文员,每天进了办公室也要穿上灰蓝的制服。她谈过两次乏善可陈的恋爱,最后都不了了之。周围的同事大多成家立业,每天的谈资不是育儿经,就是给她介绍对象。

  

  

  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

  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然是文员,每天进了办公室也要穿上灰蓝的制服。她谈过两次乏善可陈的恋爱,最后都不了了之。周围的同事大多成家立业,每天的谈资不是育儿经,就是给她介绍对象。

  快到三十岁的时候,苏婉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那个枯燥无趣的地方。她带上全部积蓄,来到了上海。三十,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恐惧不已的一个数字。三十岁意味着青春的彻底结束,人生逐渐稳定,开始丧失许多可能性。而苏婉却把这当作一个开始。

  广告这行是典型的吃人不吐骨头,“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看着苏婉一身纤纤弱骨,俺好意劝说:“进这行老得很快的,女孩子要慎重考虑啊。”

  苏婉回答得很坚定:“可俺就是喜欢这种创意的工作啊。有挑战,有乐趣。”

  不知是不是受到时尚电影的蛊惑,许多年轻人都以为广告这一行光鲜亮丽,充满了刺激的商战和帅哥美女。实际上,广告公司里最常见的是胡子拉碴的小伙子,T恤和人字拖。

  俺见过很多人挤破脑袋要进广告圈,最后又满身疲惫地爬出来。丝绒般的梦想碰到刀子般的现实,注定会被撕扯得破碎。许多人因此半途放弃,折羽而归。俺想,苏婉或许也会如此。

  初到上海,她便向各个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投简历。履历写得诚恳,却未必有人细读。面试的时候,他们劈头便问:

  “您这个大学在哪儿啊?怎么没有听说过呢?毕业后在工厂待了五年,做的是资料整理……对俺们来说,这份履历表还不如一张白纸。”

  “现在的广告业竞争很激烈,公司里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很少有人您这个岁数的新人。所以……”

  好在这些年来,苏婉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的文章为她获得了不少面试机会。

  最后,终于有一个HR肯松口:“苏小姐,俺们公司对文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没有相关经验,肯定无法胜任。不过,以您的年纪,做实习生恐怕也不太合适吧?”

  苏婉把握机会,直白地说:“俺可以从实习生做起。俺不在乎职位、薪水,只想能进入贵公司学习做广告。”

  那位HR显然也是阅尽世人,并没有被她的热血所打动,而是提出了一个实际的妥协办法:“那好吧。俺只能给您保证工资不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三个月后,如果您做得好再转正。”

  就这样,苏婉拿到了她在上海的第一份offer,工资连交房租也不够用。

  公司不大,二十多个人,其中有一半是才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这样的小公司,在上海不计其数。苏婉被分配给一个资深文案打下手。公司里论资排辈,出于敬重,她称对方为“张姐”。其实张姐比她还要小一岁。

  苏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期,她制定了一个计划表贴在墙上,安排好每天的行程和学习任务。一天结束的时候,她还要为当天的完成进度打分,进行自俺检讨。

  苏婉接触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个房地产。刚入职那几个月,苏婉不是全公司最重要的人物,却是最忙的那一个。她每天到处搜集资料,分析全城同类型的广告案,去工程地考察情况,和客户进行沟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一个项目想五十句广告词,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文字做成表格,做成PPT……

  当她被一堆资料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还有稚嫩的前辈向她卖萌:“姐,俺晚上有约会,帮俺做个表格呗。他们都说您是excel高手,一定很快就能搞定!”

  这些有理无理的要求,苏婉都欣然接纳。

  苏婉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深夜。霓虹闪烁,远远近近,衬得这座城更加广阔,似乎隔山隔水,万里迢迢。她猛地一呼吸,露气湿润,夹杂着不知名花草的香气。她喜欢这座城市,大到无需隐姓埋名,也能毫不畏惧地做自己,肆无忌惮地做白日梦。

  张姐对苏婉有些严苛,却待她不薄。项目结束的时候,主动对老板说:“苏婉挺适合做文案的,很有灵气,一点就通。不用俺带了。”

  就这样,苏婉正式成为一个广告文案。

  有一段时间,全公司没日没夜的加班,却没有奖金可拿,同事们怨声连连,您推俺让,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老板谈谈。

  苏婉默默地走出了格子间,敲响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她据理力争,说明同事们的努力和不易。老板居然被她说服,不仅给同事们补了奖金,并且主动要给她升职加薪。

  老板认为她够果断,有说服力,微笑地说:“刚好最近行政位置空缺,您去做行政吧,工资上调三分之一。”

  面对如此诱惑,苏婉却立刻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目标很坚定,来上海就是为了做一个厉害的文案。要是转去行政部门,跟从前还有什么两样?

  没过几个月,苏婉跳槽了。

  俺十分惊讶:“您不是才涨了薪水么,为何要辞职?”

  她用吸管戳着玻璃杯子里的柠檬,百无聊赖地说:“老板太固执,只肯接同类型的项目。他是赚得满钵了,可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

  就这样,苏婉在三年时间里换了四家公司,每次都是因为公司无法满足她的求知欲了。初至上海,她是荒海求生,抓到一根浮木便立即抱住不放。如今她已经练成一身本领,游刃有余,可以从容地选择登上哪个岛屿了。

  换工作这件事,好像磨砺出了她的锋刃。苏婉已然不再是从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了。她变得果敢,强势,像一个随时待命的女战士。

  俺问她:“究竟是什么会让一个人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说:“大概越过了小心翼翼的防线,就会变得大胆,不再如履薄冰了吧。”

  在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她的野心也在与日俱增。有一天,苏婉正式对俺说:“俺要给4A公司投简历。”

  然而,摆在她面前的依旧是种种不切实际。没有一流大学的文凭,年龄上也毫无优势,甚至连英文水平也是一片白纸,走在街上和老外说句话也磕磕绊绊,吐不成句。不过俺知道,当她宣布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已经做好了一半的准备。

  果然,苏婉两个月前就已经参加英语补习班,还请了个一对一的英文教练帮忙练习口语。

  有人给她泼冷水:“学语言要趁早,您现在太迟了,连单词都记不住。”

  苏婉伶牙俐齿地反驳道:“那又如何?三年多以前,俺站在人群里连中文都不敢说呢。现在不也可以了?”

  那人被噎得哑口无言。在这种执行力超强的行动者面前,所有质疑都是徒劳,所有玩笑都显得刻薄。

  半年多以后,苏婉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一家着名4A公司的offer。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目标明确的人会比别人走得更快。他们是一心一意在自己的星系里运行的星星,只顾发光发亮,永远不会偏离自己的轨道。

  美国人常说,“Forty is new thirty。”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四十岁依旧年轻,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各种可能性。而在中国,人们对年龄依旧忌讳颇深。一旦步入三十岁的界限,便如临大敌。这本身何尝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俺们这一代人太擅长怀旧,十几岁时开始呻吟衰老,二十出头便自诩沧桑,早就养成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派头。进入社会以后,被上司、工作、客户逐渐磨掉了所有脾性,因此更觉得丧气。

  仔细一想,那些笼罩在年龄上的阴影不正是俺们自己加上去的吗?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您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您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您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45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上午11:15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午1:10

相关推荐

  • 您所有的迷惑,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工作

        做为一个写作培训讲师,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  老师,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类型怎么办?

    2020年4月22日
  • 职场和人生的10个问题

      1、是否,你一直在想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工作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专业知识,你赚钱吃饭的能力,以及支撑你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支点;而工作外的八小时,才能决定你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年9月17日
  • 您的高度来自您的态度

        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能冲到怎样的高度?让一位乡下的灰姑娘来告诉我们答案。

    2020年9月11日
  • 500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您的面试大忌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最近对近500名人力资源经理做了一项新调查,发现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容易把事情搞砸,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2020年8月25日
  • 写给职场新人的话

          很多新人刚步入职场,觉得很茫然,带着理想来,带着失望走,磕磕碰碰了几年才稳定下来,都说职场的水很深,其实如果俺们在一些细节上多加注意,俺想俺们新人碰到的问题很多都可以迎…

    2020年10月22日
  • 离职阿里4年后,俺给年轻人的7点建议

        1、初入职场,你是如何快速找到方向的?  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要去问自己 3 个问题:

    2020年4月7日
  • 对不起,俺们公司不招35岁的人

        前两天和一读者聊天,我叫他李哥,因为他确实比我大,今年36岁,目前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3500,没有奖金,没有年终奖,干了三年。

    2020年3月31日
  • 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

    2020年8月12日
  • 职场中最忌讳的几句话

      1.我已经尽力了,这不是我的问题  职场中,面对老板交代的任务,自己做了以后发现完成不了。你是不是会对老板说:’我已经尽力了,完不成不是我的问题。”

    2020年4月6日
  • 工作八年的历程和感悟

        记得2004年的那年自己才17岁,因为自己实在太淘气,在封闭式的高中里天天谈恋爱、抽烟、打架不想学习,最终一个辍学的念头产生了。最终走上一个迷茫的不归路。在社会上混了半年,父亲决定让我去一家公司培训计算机技能(因为有发小也去了),当时是在有政府支持的一家公司里培训。最后半年不到老板拿钱跑了,不过后来政府干预进来了,每个学员都把剩余的学费都退了,我老爸聪明,不但把学费退了,其中还赚了点。

    202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