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问题是什么都略懂,却没有一样精通

    微博有个读者私信我说,她报了好几个班想充实自己,有摄影,有会计培训,还有导游证,可是她非常的迷茫,每项知识都学到了一些皮毛,但很累,不知道学了这些有什么用,甚至于她近期的工作中出了些纰漏,她觉得,她最初的目的是想让自己越来越好,而这些东西非但没有帮到她,还起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

  

  

  微博有个读者私信俺说,她报了好几个班想充实自己,有摄影,有会计培训,还有导游证,可是她非常的迷茫,每项知识都学到了一些皮毛,但很累,不知道学了这些有什么用,甚至于她近期的工作中出了些纰漏,她觉得,她最初的目的是想让自己越来越好,而这些东西非但没有帮到她,还起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

  俺问她从事什么工作,她说,她在一家中学生培训机构做实习老师,教数学。

  这个问题,俺想了挺久的,不太敢贸然回答她,因为俺一向敬畏老师,俺觉得,既然为人师表,想必各方面资质过硬,找俺问问题,俺有些惶恐。

  上个星期,俺与一个朋友小聚,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说,其实很简单,她迷茫是因为学的太多,而能用到的太少。工作中需要的没学,却学了很多工作之外的,难免有些困惑,即使作为爱好来说,也太广泛,每个东西都学一点,不如学好其中之一。

  您的问题是什么都略懂,却没有一样精通

  接着,他给俺举了一个例子。

  假如,您是一名人事经理,需要为所在的广告公司市场部招一名推广人员,现在有两份简历摆在您面前。

  一份是这样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爱好是烘焙,旅行,会弹吉他,会做简单的html,对于市场推广唯一的接触就是大学时候兼职发过传单。

  另外一份是这样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曾在一家网络公司实习,做推广专员,与媒体打过交道,熟悉线上推广策略和线下具体操作,爱好栏里只有一个:上手能力快。

  那么您会对哪个更感兴趣?

  后者对吗?

  为什么?专业。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会一边给您发工资,一边还从头给您培训,如果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和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您的经验和技能,那么,它一定不会优先录用看似会很多技能却都用不上的人。

  这样,那个读者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她之所以觉得学习到的东西成了拖累,是因为她对这些知识博而不精,没有一样成为专长,也没有一样在工作中用的上。

  您作为程序员被公司录用,那么您的摄影技术只是作为个人魅力的体现,说明了您多才多艺,但您的主业仍旧是费尽心思敲代码,修复bug,这两者的主次不能颠倒。

  作为一个绘画艺术生去考试,您的数学考了满分,绘画却是不及格,对于您的艺术生涯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您是坐办公室的文员,那您就要对Word、Excel、PPT非常的了解并且熟练应用;您是开咖啡厅的,却告诉别人奶茶是您店里的招牌,这恐怕是本末倒置了。

  主业之外的东西,略懂好,精通更好,但前提,是您的主业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

  俺曾经有一段时间,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感到沾沾自喜,这种小聪明体现在,不论您谈的是国家大事,还是家长里短,是诗情画意,还是柴米油盐,除了股票和世界杯,其他的任何突发性事件或者常规性事件,俺都能跟您聊上几句。

  您要正儿八经俺亦能严肃以待,您要嬉皮笑脸俺也分分钟变成逗比配合您,基本上,很多话题到俺这都不会冷场。

  俺还跟秦先生说,这应该也算一种优点吧,毕竟有些场合只是点头之交,刚开始的聊得来也还是蛮重要的。

  秦先生说,非也。

  所有的点头之交都不走心,一旦走心,深交都是需要互相了解的,博而不精容易将相见恨晚变成大失所望,这种概念会让人觉得,您原来,也不过如此。

  撇开人际关系不谈,在一些涉及到工作、学习、专业的时候,您的略懂最终会败给精通,毕竟精通代表能力,而前者,则只意味着表面。

  秦先生说,在无谓的方面略懂,在专业的领域精通,略懂需要有,精通也需要有。

  俺当时是不以为然的,俺觉得知识嘛,够用就好,不一定要像学生时代一样刻苦钻研,事事一马当先也是很累人的。

  直到有一次,有个朋友约俺打台球。

  嗯,俺有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小爱好,打台球,说起来,俺的台球技能真是业余的不能再业余了。

  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认识这个朋友之后,他知道俺会台球,很高兴的跟俺说终于找到对手了,哪天想玩了给他打电话,杀几局,俺居然好心虚。

  俺这点水平哪配对手这个词呢?俺想着对方如果知道俺其实半斤八两的球技,就算不会嘲笑俺,没准也不以为然吧。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敢应约,实在是怕丢人。

  虽然俺未必要通过台球达到一些目的,比如赚钱啊,交友啊之类的,但俺居然连一个挑战都无法应对,俺想,这大概是略懂却不精通的典型。

  哪怕作为一个爱好来说,没有专业技能作支撑,也是很没底气的。

  表面略懂的东西,也很少能够给您带来深入的正面影响,因为一旦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那些皮毛都成了空架子,徒有其表,却无法立足。

  俺曾看到过一篇Medium 首席执行官 Evan Williams关于互联网公司价值该如何衡量与评判的看法的文章。

  他提到,现如今那些报导、投资、建立消费者网络服务的人总是用单一标准来评价网络公司的成败,其实是不准确的。

  您不会因为Instagram 用户数量超过 Twitter,就认为Instagram是一家比Twitter 更大的公司,对吧?因为两家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注重私密,以用户发布照片为主,后者更加公开,以用户想法和思想为重。对初创公司来说,成长轨迹尤为重要。

  专业领域不对称,无从比较,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那么它们,其实都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和方向去发展。

  这就能够很好的说明,术业有专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公司品牌战略尚且如此,何况个人的品牌形象树立。

  学习知识是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为了能够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您要学的够精致,才能做到更臻美,而爱好作为附属品,是可以选择的。

  专业技能更是如此,您可以会很多,您可以学很多东西,但一定要记得,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爱好可以衍生,主业却是长期发展的根本,如果对主业都是略懂,那么长远的人生规划,就显得相当迷茫。

  秦先生跟俺说,有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大,不是因为它每一个产品都做的完美,而是它有代表性的品牌。

  就好比俺要买电子产品,一般会选择JD而不是某宝,买衣服,则会反过来,俺要看哪个网站在俺需要买的东西这方面更专业,对吧?

  再或者,俺们读书的时候,中文系的一般对文学名着诗词歌赋涉猎较多,而心理学方面的就会去看对人性、人格方面的与心理有关的书籍,都是要先从自己对口的方面入手,是不是?

  虽然人要有爱好,要多学技能,要博闻强识,但盲目而过于广泛的爱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有一些额外的技能是重要的,对很多常识熟知是重要的,跟得上时代信息的潮流也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您要懂得分清主次和先后,分清主业和副业,让自己的轨迹形成一个精通的,专业的,不容易被替代的发展之路。

  如果您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尽量别让自己只停留在略懂的层面,去参悟它,研究它,深入了解它,吃透它,让它为您所用,这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或学业,或职业,或人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的问题是什么都略懂,却没有一样精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9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下午12:25
下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下午1:24

相关推荐

  • 职场话外音,您听懂了吗?

        在职场,领导跟你说的话,如果你单纯地理解为字面意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有些话,你得学会听话外音,这才是领导要表达的意思。

    2020年8月14日
  • 激励员工的关键——尊重

           谈到激励,利用物质和金钱作为奖励是企业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这是毫无疑问地是必须的,但却不是长期有效的,原因是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物质奖励成本;再者是人的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当旧的需求被满足或不完全被满足的时候,新的需求就会出现了。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论》所论述的那样,当人对生理、安全和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着人的生活。显然,如果企业能基本提供相当甚至高于社会平均报酬水平的同时,也能不断满足员工的对尊重的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比物质上的激励更来得持久,有效。

    2020年8月12日
  • 业余时间决定您是否成功

        一百多年前,有道数学题难住了全世界的数学家:“2的67次方减去1,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

    2020年8月23日
  • 在职场,要把自己变成水

        1  “今天你看见我还在这家公司,那是因为我曾经遇见一位智者,他在我最彷徨的时候,告诉我一个职场真理——在职场中,要把自己变成水,可以被装进任何的容器。”

    2020年8月26日
  • 职场拐弯处怎样掌握好方向盘

          俺国曾有句古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今,这句话的后一半问题在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中尤为明显。不少新出校园的职场新新人都面着同样的困惑,他们来咨询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俺究…

    2020年8月3日
  • 职场励志:办公室里的十大生存法则

     
      1、男女搭档干活不累。在办公室里找到个合拍的搭档这很重要,即便是再能干的人,也不可能独自在办公室里游刃有余。还是别把自己总当成是“水”,运用智慧做一条处处都是碧波海洋的快乐之“鱼”,有时候会比“水”拥有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2020年8月8日
  • 五大案例告诉您,面试时如何做好自俺介绍

          案例一:如何把握自俺介绍的时间?    研究生毕业的小刘很健谈,口才甚佳,对自俺介绍,他自认为不在话下,所以他从来不准备,看什么人说什么话。他的求职目标是地产策划,有一…

    2020年10月1日
  • 倒水的学问

        大学毕业后好几个月,我一直都在人才市场不停地奔波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

    2020年8月27日
  • 千万别小瞧一个刚进公司5年的年轻人

        能想象吗?90年的人如今27岁,85后的人都已经32岁,几年前面对这些人,你可能还不屑一顾甚至瞧不起,认为人家是楞头小子或者黄毛丫头呢!

    2020年4月5日
  • 比丰厚薪水更重要的10件事

          您需要有一个目标和相应的计划。您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但是您需要有目标和计划,而且要专注于这个目标。    这并不是一个为了吸引您点击而故意设计来吸引眼球的标题。俺将向您证…

    202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