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永远不要帮!

    1  我一般很少允许微商在我的空间里刷屏,但苗苗除外,她是个挺有趣的小姑娘,能把枯燥的销售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所以,我经常关注苗苗的更新,有时还能互动一下。

  

  

  1

  俺一般很少允许微商在俺的空间里刷屏,但苗苗除外,她是个挺有趣的小姑娘,能把枯燥的销售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所以,俺经常关注苗苗的更新,有时还能互动一下。

  就在一个月前,俺看到苗苗发布了他们小团队新的动态。作为积极向上的好青年,苗苗一组人做了公益扶贫。苗苗扶贫的对象是个单亲家庭,贫寒落魄的父亲带着刚上小学的孩子,日子过的很凄惶。俺看到苗苗在空间里有点义愤填膺,因为据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妈妈因为嫌弃家庭贫困,丢下孩子杳无音信。

  俺看了心里有点不大舒服,给苗苗留言,劝她不要把这样的一面之词发布到网上,因为很少有母亲会因为日子过得清苦就抛夫弃子,这其中的缘由,外人哪能听几句话就草草作出结论呢。而且,孩子的父亲这样一股脑把所有脏水都泼给母亲,对年幼的孩子也没什么好处。

  苗苗没有回俺的留言,俺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

  过了有一个月,苗苗发信息问俺:“您还记得那个单亲家庭的父亲吗?”

  俺说记得,问怎么了。

  苗苗说:“您说的太对了,那个做父亲的很有问题。俺们对他扶贫了一个月,不管安排怎样的工作给他,他都能挑出一大堆毛病。前前后后帮他找了不下十份工作,工资里还都给他做了额外补贴,可他每份都做不了两天。唉,感觉好累,如果把那些工作都替他做了,也不会这么累的。换了俺是他老婆,俺也早跑了。”

  苗苗这下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拉一把就好,有些人,您拉他,他却连手都懒得伸出来。

  2

  俺曾在一家不错的企业做HR,有一天,朋友找到俺,想让俺帮忙安排一个熟人进公司。俺看了看那个熟人的简历,阿茜,是个年轻妈妈,为了孩子当了五年的家庭主妇,现在孩子大了,想要重回职场。她既不是名校毕业,也没有足够丰富的工作经验,俺本能是拒绝的。但朋友很固执,还拿出职场性别歧视来给俺施压,这一下戳到了俺的痛处,关于许多女性人才因为家庭而被埋没的现象,俺也一直愤愤不平,所以,俺在情绪上被朋友钻了空子,竟答应下来。

  很快,俺根据阿茜的专业,安排了相应的岗位给她。薪资虽然不是很高,但踏实做下来的话还比较有前途。工作的第一个星期,阿茜迟到了两次。考虑到她刚刚回到职场,可能还不太适应,而且家里孩子又小,难免分心,俺没有说什么。但在后来的日子里,阿茜迟到的越来越频繁,有时候俺们都快开完早会了,她才推门溜进来,影响很不好。

  俺只好放下情面,单独跟阿茜约谈。

  俺先问她,是不是家里有事情,准时上班有点困难?阿茜赶紧向俺诉苦,孩子太贪睡了,总是赶不上早上七点五十的校车,她只好专程送孩子上学,等送完孩子,也就迟到了。

  俺对这个理由大吃一惊:孩子贪睡,赶不上七点五十的校车!

  俺没说出口的话是:您那不是孩子,是少爷啊,俺们老板的孩子也没这待遇啊!

  最终,俺委婉劝退了阿茜,因为她始终不觉得她的迟到有什么问题,倒是地球没有按照她和孩子的意愿转动,面包没有从面包树上落进盘子里,实在太过分了。

  3

  经常有人向俺们抱怨:“您为什么不拉俺一把?”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人伸手拉他一把,他就能渡过难关,从此风调雨顺。

  而从小听的一句话是“救急不救贫”,急可救,而贫是无底洞,万万救不得。

  俺有一个学长,年前想要创业,打电话问俺借一万块钱,没有一万,五千也行。

  俺跟学长在校的时候关系还不错,只是毕业之后疏于联系,对他的近况一无所知。俺有点犹豫,说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俺妈一听,说不行。一个毕业好几年的小伙子,连五千块钱都能借到学妹这里来,有什么资格创业?

  于是,俺拒绝了学长的求助,他叹了口气,说“世态炎凉”,就把电话挂了。

  后来听说学长跟好几个同学借钱,没有借到多少,他自己去办了抵押贷款,赔得血本无归。

  在学长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俺还是主动提出把钱借给他度日,并安慰自己说这是救急,不是救贫。

  其实除了天灾人祸,哪有真正的“急”呢,只要平时勤奋踏实,就不该被眼前的小事忽然困住。

  4

  喜欢说“世态炎凉”的人,通常有一个奇怪的论调:哼,瞧您那小气样,亏俺一直把您当哥们儿!俺要是有一百万,俺能分您五十万!

  当然,前提是他从来没有过一百万,也不懂得赚取一百万的艰辛,他想象中的一百万,就像是大风刮来的。

  嗨,哥们儿,俺要是捡到一百万,俺也愿意分给您五十万。

  可俺这一百万不是从大街上捡的,而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在俺累死累活的时候,您抄着口袋,一直在等有贵人拉您一把。

  您像笑话里那个流落荒岛的人一样,第一艘船来了,您没有上船,而是说:“上帝会来救俺的。”第二艘船来了,第三艘船来了,您都没有上船,依然等着上帝来救您。最终,您死在荒岛上,灵魂见到了上帝,您责问他:“您为什么不来救俺?”

  上帝说:“俺派了三艘船去救您呀!”

  如果您不能表现出求生的意志和要过好生活的意志,连专程来救您的人都无可奈何。

  5

  俺不太喜欢的一类人,就是会让您感到越帮越累的那种。

  本来他有八十分的力气,您帮他二十分,他立刻降到六十分,您只好再拿出二十分给他,可他自己变得还有四十分。最后,您会发现,要想做到一百分,除非您把他的事全部担下来。

  遇见这样的人常常让俺崩溃,因为那一百分,明明是他说他想要的,最终却变成了俺的奋斗目标。

  俺的朋友在家扫地,她上幼儿园的外甥跑来说:“小姨,俺帮您扫地。”她高高兴兴地把扫帚交给外甥,打算看他大干一场。

  小家伙说:“您扫俺也扫,才叫俺帮您。”

  是呀,人家说的是“俺帮您”,不是“俺替您”。

  凭什么俺一帮您,您就袖手旁观了呢?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这种人,永远不要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9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上午1:13
下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上午5:17

相关推荐

  • 华为徐工的十二条忠告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2020年8月19日
  • 应聘求职:要抓住面试官的三个心理特征

          毕业季来临,童鞋们又开始出动了。由于缺乏经验,许多童鞋成了“面试死”。掌握面试官的心理对于一场面试的顺利结束十分重要。读读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帮您…

    2020年10月2日
  • 俺凭什么要相信您?

        “除了哭,她什么也不会。”  你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2020年7月30日
  • 进入单位的前三个月,决定您在职场的未来

        进入单位,不仅包括你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包括你是一个有工作经历的人,无论是主动从以前的单位离职还是被炒鱿鱼,你都进入了新的工作单位,换了新的工作环境。

    2020年7月19日
  • 您是如何一步步被“舒服”杀死的?

        半年前,前同事lastday向我告别,问起她离职原因。  她说有一天同事说,刚入职的时候她每天套装加公主裙,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仙女;现在每天T恤加牛仔裤,连妆都不化就跑来上班。

    2020年7月26日
  • 一位北大毕业生的实习感悟

          1,俺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很小很小的。和俺一起进去的另外2个都是普通一点的学校的。俺们刚去的时候,基本上有了电话都是俺站起来跑过去接,其它人根本就不动身。以至于…

    2020年8月11日
  • 是不是很难快乐的工作?

      三丁目夕阳问:  我现在在一家报社实习,我爸托关系帮我找的,私下也跟领导吃过几次饭,本来以为会做得很顺,但半年过去了我还是实习生待遇,每个人都把手头上的杂活儿丢给我,领导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边上一盆苹果让我去洗,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我工资两千块,没涨过,本以为只要努力被大家看到,就会被肯定,或者加一点工资鼓励鼓励也行啊。我挺想在报业媒体发展的,但现在根本没做到我想做的事,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下去了,你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2020年9月19日
  • 职场励志:唯有埋头,乃能出头

      许多有抱负的人都忽略了积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鸣惊人,而不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他开始晚的,比他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到自己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播种。

    2020年8月24日
  • 能获得贵人赏识和提携的,只有这种年轻人

        1  社会上混的年轻人要想获得大佬或者老板的赏识,我认为最需要具备的品质有两种,一是稳重,二是灵活。

    2020年3月28日
  • 鲁肃:教您怎样和上司说话

        三国里,鲁肃有几分天然呆,似乎只是为了反衬诸葛亮而存在,其实不然,三国职场,最为成功人士,非他莫属。他劝说上司时,话都恰到好处地点在关键处,获得上司另眼相看,短命的周瑜走后,竟然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都督。

    202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