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混吃等死了,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

    1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板了。

  

  

  1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小安又在吐槽她的奇葩公司和傻逼老板了。

  这样的吐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俺们早已听得起腻,连敷衍的安慰都不愿意再给予她了。

  在她嘴里,她们公司是全宇宙最糟糕的公司,低得要死的工资,无休无止的加班,暗流汹涌的人际关系,还有形貌猥琐、喜欢揩油的上司……

  她起初吐槽的时候,俺们还会搭腔附和几句,说,是啊,就是啊,现在的这些公司啊巴不得您吃住都在公司,就盼着您自愿加班,恨不得榨干您的所有剩余价值。

  俺们接了话茬,她就立刻进入了祥林嫂模式,开始滔滔不绝地控诉公司的种种恶行。俺们听了之后惊诧无比,竟然还有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您不跳槽,还等着它给您发年终奖啊!

  一说到辞职,小安就闪烁其词,说有合适机会再跳槽。俺们说,这样的公司,一分钟都不能多待,还等什么合适机会啊?合适的机会它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啊,得您自己去找啊。

  小安说,俺找过了,可是,俺看了求职网站,没发现有适合俺的职位啊。俺们大惑不解,怎么会没有,难不成您这个职位还只是在您们这家公司里才有?

  被俺们逼急了,小安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她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公司,然后在现在的岗位上一待就是好几年,她的工作相对轻松,又没有KPI考核,所以,她每天就随便工作一会儿,把差事应付完了,就逛淘宝、水群。

  几年下来,和她一起入职的同事都升职加薪了,最差的也升了一级,就她原地踏步。

  等她待不下去,想要跳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几年在职场毫无成绩可言,论干劲比不过应届大学生,论工作经验她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成绩,离开这家公司,她想要再找到和现在相同薪水的工作,简直难如登天。

  俺说,小安,您这可怎么行啊,别说您待的这家公司很难运营到您退休还没倒闭,就算它能一直开下去,可公司毕竟不像体制内,它不养闲人,您这样不思进取,指不定哪天就被公司给开了,到时候,您可怎么办啊?

  其他朋友也七嘴八舌地给了小安很多建议,大家建议她在现在的岗位上多学习多观察,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再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行业前沿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尽快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大起来。

  小安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多久,她又来群里吐槽公司。俺们问她学得怎么样了,她支支吾吾半天,愣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俺们大家伙心下了然,知道她也就是嘴上说说,其实根本吃不了苦,没下功夫去提升自己。

  最后,华姐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小安呐,这人在公司啊,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对自己狠一点是最难的,可回报率也是最高的。

  如果您下不了决心,也吃不了苦,那就只能忍气吞声,好好干着了。如果狠不起来,也忍不下去,那您最后就只能收拾铺盖卷走人了。

  2

  像小安这样混吃等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他们心比天高,总觉得自己应该享受最好的一切,吃饭要吃品牌餐厅,穿衣要穿潮流新款,下班了有点时间也要去嗨,唯独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

  只要眼下的生活还过得去,他们完全不会考虑明天会怎样,就算偶尔对未来有担忧,也仅仅是担忧一下,转身就把对未来的担忧抛诸脑后,继续享受当下。

  在他们的认知里,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再是一个学生,终于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从此不用再学习了。

  可他们不会知道,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个职场人都必需终身学习,进行自俺的升级迭代,要不然迟早会被职场淘汰。

  从生物学上来讲,人全身的细胞七年就会更新一次。很难想象,七年之后的您,全身的细胞都已经更新过一遍,唯独您的思想和学识还没有半点进步,全然和七年前一样。

  当然,更多的人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俺提升的重要性,而是即便意识到了,也没有那样的意志力去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圈,接受新的挑战和磨砺,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毕竟,待在舒适圈里,重复昨天的自己,既省心又省力,真的很舒服。

  可您要知道,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3

  如果一定要混吃等死,端着体制内的铁饭碗的小芸远比小安更有资格。

  小芸是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撰写各种公文和会议纪要,如果领导要在会议上发言,那么,她也得写写发言稿。

  同科室还有一位三十几岁的大姐,每天上班的日常就是在网上玩斗地主,间或写会儿稿子,更多的活一股脑地推给小芸做。

  小芸看着对面桌那张麻木不仁的脸,内心一阵悲凉和慌张,难道那就是十年之后的她的样子吗?

  不!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如果她愿意,她真的可以在单位里当个混子,多混几年日子,熬熬资历也能升到科级,运气好的话,能在副处的位置上退休,然后安度晚年。

  可她不愿意过那样毫无意义的生活,她想让未来有点不一样。

  在那之后,她开始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认真研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文章。

  有一次,同科室的那位大姐看到她拿着《人民日报》看得津津有味,疑惑不解地说,这又不是什么《知音》《故事会》,有什么好看的,您至于看得那么起劲吗?

  她说,王姐,俺以前还没发觉,现在越看感受越深,您别看俺们平时写的东西大多都是宣传形势政策,有官方文章特有的格调和框架,可真要有想法,也一样能写得很出彩,您看这篇啊,它……

  小芸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姐粗暴地打断了,行了行了,您别跟俺说那些,俺听得头疼,该俺出牌了,俺不跟您说了。

  小芸叹了口气,接着自个儿钻研。

  后来,小芸自己也写一些通稿,发给市里的报纸。市报那边一看,哎,这稿子不错,都不用怎么改,就是很好很正面的宣传,就给发了。

  从市报到省报再到《人民日报》,小芸的文章越写越好,发表的报刊的规模和档次也逐渐升级。

  再后来,她就被借调到了省厅,没过几年,就在宣传口干出了口碑和成绩。

  说起曾经在市政府写稿子那段日子,她一阵后怕,如果当时她也得过且过地混日子,那么,今天的她也许还在写没完没了的会议记录和毫无新意的领导发言稿吧。

  4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的,并不是您起初的能力,而是您当下的选择。

  您可以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做自己熟悉的事,日复一日,也可以选择改变,跳出舒适圈,接纳学习新事物、新技能,每天都变得比昨天更好更优秀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都好。

  人性是有弱点的,在安逸的舒适圈里待久了,人就会畏惧改变,懒得行动。因循守旧是一种强大的惯性,它能把您牢牢地束缚住,滋生出您骨子里最深沉的惰性,消磨您的锐气,让您变成暮气沉沉的“活死人”。

  舒适圈,起初是舒适圈,时间长了,就成了猪圈,把您喂养成一头肥头大耳、混吃等死的懒猪,诗和远方成了不存在的东西,您的生活里只看得到猪栏。

  每一个清醒的人都不敢待在舒适圈里太久,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舒适圈是披着华丽外衣的囚笼,它囚禁激情,扼杀梦想,是懒惰的温床,是奋斗者的地狱。

  当小安们还在舒适圈里看着外面的广阔天地望洋兴叹的时候,小芸们早已奋力一跃,跳出舒适圈,去逼迫自己,为难自己。因为她们知道,让自己当下过得不那么舒服,以后才能拥有更精彩的未来和更充沛的自由。

  您只有去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您才有可能成为前所未有的自己。

  说真的,别再混吃等死了,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

  顾一宸,简书签约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有态度又有温度的文字。微信公众号:顾一宸(ID:guyichen6)。新书《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您想要的光》和《俺与您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当当天猫京东全网热销中。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别再混吃等死了,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54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3日 下午4:22
下一篇 2020年4月3日 下午5:15

相关推荐

  • 什么决定您拿高薪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一家大型国企,由于产品老化,更新换代跟不上,他们连工资也发不出。有一次,办公室的几个人愤愤不平,原来,研发部开发出一项新产品,还没投产,就吸引了一批订单,预计两年后可让企业回到以前的风光状态。为了奖励研发部几个人员,企业给每人发奖金1万元。

    2020年9月21日
  • 职场励志:职业生涯规划“8步走”战略

       1、确定志向。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2020年8月16日
  • 别拿体制说事,您要有随时离开的本事

        01  早些天,在微信群里有人问起,大家觉得考公务员怎么样?  就是这么安静的一问,原本静如一潭死水的群,一下子炸开了锅,比红包的威力还大,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2020年4月29日
  • 职业生涯危机的十种表现

          眼前工作没了兴趣,换工作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意味着什么?用专家的话讲,那就是职业生涯走进了死胡同,也可以说是职业生涯出现了危机。说起来,那可是一件极不舒服的事情。事…

    2020年8月2日
  • 春节其实是一个“成功人士表彰大会”

      “恐归族”的价值宣言  30年前那些逗乐我们的相声段子已经不再好笑;除了在微博上被吐槽,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乏善可陈;大鱼大肉、糖果零食都不太符合现在的健康标准;大扫除是没必要的,日常清洁已经让家里足够干净……过年可以做的那些事情都在逐渐失去意义。

    2020年9月22日
  • 用卖牛奶的办法征服面试官

          一次个面,一个男生给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面试的很多应聘者都讲了一大堆光鲜的在跨国公司里的实习经历,他没有。因为是理科生,他所在的学校课业重,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功课…

    2020年8月4日
  • 如何把自己修炼成高薪人才

          美国《财富》杂志是这样评价金领的: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年薪在15万美元到4万美元之间。…

    2020年10月19日
  • 以赚钱为目的的兼职,是最愚蠢的投资

        想写这个话题已经很久了,因为一直在忙自己的新电影没有时间,现在终于安静下来动笔了。想写下来,送给还在读大学的各位。

    2020年8月30日
  • 职场拐弯处怎样掌握好方向盘

          俺国曾有句古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今,这句话的后一半问题在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中尤为明显。不少新出校园的职场新新人都面着同样的困惑,他们来咨询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俺究…

    2020年8月3日
  • 职场黄金规律16条

      1、工作室里只需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职场上,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作龙套的害处即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人先思考。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他人生计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他人去做龙套。你不能踩着他人膀子,就只能做他人替罪羊。

    202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