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大学生能出人头地

< type"text/java">c5();
< type"text/java">c6();

前些日子,一位大学刚毕业的朋友和俺倾述了因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引发的烦闷。由于现实和理想有着太大的差距,他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很无奈,也觉得很没劲。这位朋友的情况,在刚出道的大学生当中,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很多人把责任归结于社会,但实际上更多的却是大学生本人强烈的出人头地的心态使然。

其一,不甘心做小人物的精英心态。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个个都应该是时代的弄潮儿,有着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羡慕的职业,而绝不会也不能混同市井小民般地天天为生存发愁。尽管现实社会的确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舆论的不正确导向更为此雪上加霜。时常披露一些诸如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硕士卖白菜之类的“爆炸新闻”,把本来很正常的事渲染得神奇不已。正是这种人分三六等的封建观念,如同紧箍咒般地紧紧卡在了大学生们的心智上,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精英心态的持有。他们不得不渴求一走出校门就能被社会接纳,并能顺利获得一个大展鸿图的平台,平步青云地实现自俺人生价值。但事实上呢?当今社会早已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学生这个曾被抬高的头衔,已经复归本位了。大学生再也不是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了,而需要和社会上的很多人一样,面对眼前那平淡如水的生活状态。

但,精英心态却没有罢休,无时无刻不在怂恿着他们、迷惑着他们。告诉他们大学生可不是凡人,千万不能被市井淹没,必须出人头地。在这种浮躁的折磨下,不少大学生不敢承认现实,不停地在现实和梦想中游离,把自己挂在了头够不上天、脚着不了地的半空中,成为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群蜘蛛人。

勿庸置疑,社会是需要精英的。越多的大学生成为精英,社会就会越阔步发展。但问题是,社会精英这个头衔,并不是社会早早为大学生们准备好的,而只是虚位以待,等待有能力的大学生通过拼搏去摘取的。而且,并不是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能够成为精英固然光荣,不能成为社会精英却并不耻辱。天天为柴米油盐奔波忙碌,原本就是生活的常态,而决不是窘态。

其二,不甘心平淡无为的冒险心态。

刚出道的大学生心气都很旺,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一些泡沫的刺激下,他们不甘心自己沉溺于平淡无味的生活之中,希望能够和一些有着离奇经历的富翁一样,用四两拔千斤的巧劲,获得人生的成功。他们会经常用一些富翁的故事激励自己,并随时准备亲身实践富翁们写在书上的经典致富神话。他们有着拼搏人生的信念,也完全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他们却过于简单地把成功等同于顽强的毅力。

俺的一个朋友,原本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收入不高但也能够养活一家。但心怀鸿鹄之志的他却在一年后断然辞职,模仿某个富翁的经历,搞起了家用电器的代理,并谋划着用几年时间,把家电直销发展到全国甚至全球连锁。两三年下来后,他并没有成功,只得到了两样东西:一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二是满屋子卖不出去的电器。

做这样发财梦的大学生应该不在少数。应该讲,他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和做事执着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但他们忘记了,他人的成功是不可以简单复制的,那些离奇的致富神话更不可能被世人复制。(励志名言  www.lizhijuzi.cn)要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光有美好的愿望和迫切心情远远不够。所谓经商三年徒,不经历风雨,哪能那么轻易见到彩虹?从一点一滴做起,看似平淡的无为,却是积小胜为大胜的最大所为。

大学生可以成为富翁,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富翁,也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成为富翁。那些有着离奇经历的富翁只是个例,并不是人人都可追赶的目标。

其三,不甘心比别人差的攀比心态。

有人说,中国人普遍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这话不一定对,但有些刚出道的大学生确实如此。

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境遇不满,并不真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而是因为受不了他人比自己强的压力。或许他们内心深处并不太在意物质上的享受,也甘心过平淡的生活,但就是有人在旁边比着,让他们时刻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外漂泊好几年,自觉没什么成就不能衣锦还乡,而周边的一些人,特别是相识的朋友却早已经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感到非常羞愧而无颜回家见江东父老。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虽然工作也不错,干劲也十足,但由于一时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总感觉低人一等而感到自卑。于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能够得到的夸奖和羡慕,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世俗虚荣而不能自拔。

上大学,最高纲领是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最低纲领是为自己能够有一条生存之道。这两点并不矛盾,更不对立。任何一名大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要有多少作为,而是如何养活自己。上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实际上就谋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根本没有必要给“上大学”披上过多的花环,也没有必要让“上大学”承载过多的责任,更没有必要因为上过大学,而让自己陷入与他人攀比的漩涡。

总之一句话,大学生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都是通过劳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社会并没有为大学生们规定好必须要干什么,必须要成就什么。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够干得高兴,能够自食其力,富贵也好,贫穷也罢,都将会有快乐的人生,并不需要非得出人头地。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出人头地。世上多少人都只是在做着平凡的事,过着平凡的生活。

刚出道的大学生们,千万莫为虚名所累。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怎样的大学生能出人头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41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8日 上午5:29
下一篇 2020年6月8日 上午8:23

相关推荐

  • 大学军训日记

      9.15  今天上午在体育馆领了军训服,鞋子比实际尺码大一号,正要准备换的时候,派发衣服的老头说鞋子还是大一号好,军训的时候踢正步把脚踢肿了就穿不下了。听到这个,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20年5月6日
  • 清华建筑系“差生”奋斗经历

          编者按:这是豆瓣上热传的励志贴,值得细读。    俺的故事里有三个人:俺自己、俺大学同宿舍的哥们及俺第一个公司的直接领导。俺们三个都是学建筑设计的,俺哥们和俺同年,都是…

    2020年6月4日
  • 实习期是成功的卷首

        我和一帮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起,挤入一家小型奶制品公司。实习期嘛,要写毕业论文,新鲜劲头没有过去,有些人是靠家里人养着,无所谓的态度,不过是将实习期作为一个跳板罢了。

    2020年4月9日
  • 进入大学,没有了激情,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迷茫少年的困惑:现在变得越来越懒,什么活动都不想参加,也懒得学习,考试前才看一下书,也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说自学一些管理学知识,可是看了网上几集视频,就没有兴趣了,哎,我都看不惯自己了,真怀念高三那种充实的生活……

    2020年4月18日
  • 大学四年挖好坑,毕业十年牛哼哼

          1998年,俺从江苏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毕业。俺学的是中文,按规定应该回户籍所在地的中学教语文或政治。毕业之前俺们也有短暂的时间去中学实习,其实也不需要实习,因为那个…

    2020年5月21日
  • 大四xin路起程

          大四“Xin”路,起程了!    过了一个不知所以然的校庆,明天就要正式上课了,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最后一年正式拉开了序幕,是序幕,也是尾幕。自己的…

    2020年6月8日
  • 不一样的香港实习生

      虽然每年都会接收很多在校大学生来单位实习,但今年来的这批香港的大学实习生还是给广西金融集团董事长蒙坤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着装正式、待人客气、而且总闲不住喜欢找点事儿做,还个个都是“十万个为什么”。

    2020年4月21日
  • 高中老师给男生的信:请保持一个光棍的节操

      亲爱的高2017级的男同学们:  你们好!  你可以喜欢这个女孩的古怪精灵,但请不要喜欢古怪精灵的这个女孩;你可以喜欢某个女生的人淡如菊、热情似火,但请你不要喜欢人淡如菊、热情似火的某个女生。请珍惜给你发好人卡的女生,因为她懂得尊重感情、尊重自己、也尊重你。

    2020年4月13日
  • 蚁族光有梦想和热情还不够

          一、蚁族    “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代表着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职场新人们的一种典型生…

    2020年5月30日
  • 写给大学生们的建议

            大学生,刚工作的时候,一点优势也没有,困惑很正常的,但是工作久了,你就知道了,大学生走的比别人要远。 
            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需要一个前提——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如果大学毕业后,自己心目中的职业方向上没有机会,可以就业并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今后转方向做准备。

    2020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