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要上大学

    6年后,终回校园  “每到开学前,我会列一个名单,一个个去借钱。”王志方说。从中学开始,他就是这样为自己和两个弟弟筹学杂费的。

  

  

  6年后,终回校园

  “每到开学前,俺会列一个名单,一个个去借钱。”王志方说。从中学开始,他就是这样为自己和两个弟弟筹学杂费的。

  王志方的家境困难,他两岁时父亲得了精神病,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了一大笔外债。于是,母亲和姐姐外出打工,赚的钱大多用于给父亲治病。王志方很早就告诉自己,他是家里的支柱,他要照顾好父亲和弟弟们。

  家里的墙上贴着姐姐上学时得的奖状,王志方清楚地记得姐姐辍学时哭得红肿的双眼。为此,他和弟弟们学得特别刻苦。“俺们都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王志方坚定地说。

  23年7月,王志方如愿考上了湖南大学生物系。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全家都非常高兴,熬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终于看到希望了,家里出了大学生了!但激动和兴奋的情绪很快被学费冲走,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学费6元,再加上学杂费和生活费等,差不多一年要12元,这对王志方来说犹如天文数字。亲戚们都不富裕,没有人能替他做担保申请到贷款。但是,王志方还是乐观的,他想到可以在大学里勤工俭学,可以申请补助。打点好行李,王志方揣着千方百计筹来的25元,踌躇满志地去湖南大学报到了。

  到了学校,王志方找到学院领导说明困难,学校减免了他9元的学杂费,并同意他延期到11月缴足学费。后来,王志方申请到白沙集团提供担保的每年3元的助学贷款,他又申请把大二的贷款提前支取,总算把学费凑够了。为了赚生活费,每到周末王志方就去做家教,业余时间收废品、刷盘子、搞推销,搬桶装水,只要能赚钱,不管多苦多累,他都愿意做。

  第一学期他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后来看到班上贫困同学多,就主动让出了机会。王志方在家教方面很有一套,如果一直能接到家教的活儿,生活费就好赚了,只是家教并不那么好找。

  大二开学,王志方没有钱交学费,二弟正在念高中。“俺想了很多办法,俺就一个想法,不能让俺弟弟没学上:”最后他决定退学。当王志方打电话告诉母亲时,母亲在电话里大骂他不孝。母子俩在电话里大哭一场,王志方哭自己的大学梦,母亲哭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离开学校,王志方先后到东莞、深圳、耒阳、长沙等地,做过搬运、基建、保安、样品研发、门窗安装等工作:打工的日子充满了艰难和辛酸:为了多挣钱,他玩命地干,不管活多重、多脏、多累,甚至一天工作18个小时;他省吃俭用,中午没吃完的饭菜就留到晚上吃。在建筑工地上,王志方每天挑沙、拉砖、砌墙,十个手指头和两只脚被石灰、水泥腐蚀,露出了红红的血肉。手指上每天要换胶布,每次连皮带肉地撕下来,疼得他浑身冒冷汗。

  王志方笑说自己是打工者的异类,他在哪里打工都带着大学课本。累得要命的时候就翻看课本,看累了,把课本一本本撂起来当枕头。常常有工友调侃他:“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连睡觉都是睡在书上的。”

  打工两年,赚的钱只够温饱。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满足感太过悬殊。这让王志方倍感痛苦和煎熬。当得知教育部直属的六昕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后,他艰难地作出复读的决定,回到家乡,插班读高二,他要重圆大学梦。

  “俺在黑板报上写下自己的目标是:北京师范大学。班上的同学都笑俺。”王志方说。从听不懂数学课的慌乱到每次考第一,王志方付出了所有的努力。29年,他从容地以高分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再次上大学,王志方走进校园时,没有了当年的新鲜感,有的是对未来的确定:“回家乡,当老师。”

  三兄弟端一碗饭

  吃苦、流泪、受罪,当王志方说起来时,仿佛是别人的事情。但是,说到弟弟们,说到风雨飘摇的家时,王志方的眼圈红了。

  王志方很早就一边读书,一边挤时间打零工和短工,带着两个弟弟种地。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三兄弟很小就落下了胃病。有时亲戚邻居们看着三兄弟可怜,就叫他们一起去吃饭。王志方那时候脾气倔,宁愿饿肚子也不去。弟弟怕他饿着,就把饭端回家,三兄弟分着吃一碗饭。“这样的饭俺每次都是和着泪水吃下去的。”

  王志方说当年他的退学如同一场地震,三兄弟都受到了冲击,留下阴影。“以前都是俺扛着,这下二弟感觉到很重的担子,整个人都变了。”王志方退学后直接南下打工,过年回家才发现活泼开朗的二弟变得不说话了。26年,二弟要高考了,王志方专程赶回家,为弟弟的高考志愿把关,兄弟俩为此大吵一架。王志方连续几天排队上网吧,查足了资料,他建议弟弟考军校。“俺真的不想弟弟的大学路再断了,俺是过来人啊!俺跟他说,能上军校就去;上不了军校,拼死了俺也让他把大学念下来。”二弟怀着不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恨意听从了他的意见,高考后被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学费、生活费全免,还每个月把部队发的3元津贴寄一半回家给父亲治病。二弟上大一时,王志方的一颗心始终是悬着的,怕二弟万一有点差池被学校退回来。二弟上了大二,他才松了口气。当日恨他的弟弟,也早就原谅并感谢他的决定。

  三弟得知王志方退学,死活从学校退学,坚持到外地打工,王志方差点动手打他。两年间,兄弟俩辗转四处打工。王志方总想劝三弟回去念书,比他还倔的三弟就是不答应。直到王志方回高中复读,三弟才跟着重拾课本。

  报恩心

  王志方一直很要强,是不肯低头的人。这些年来,他常常为了钱不得不去求人。少年时,他愤怒地攥紧拳头,愤怒自己改变不了现状;长大点,他不惜力气和汗水去赚钱。王志方从来没有恨过自己没有钱,在他眼里,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有价值。

  在湖南大学时,得知他要退学,班上的同学说:“俺们每人每年出3元,够您把大学念下来的!”王志方拒绝了,他说,同学的钱也都是父母的血汗钱,这个人情承不起。

  26年底,一直资助他家的三舅,在矿上打工受重伤,住进了长沙的医院。王志方正在长沙马王堆打工,得知消息后,当即请假赶到医院日夜陪护,直到春节后舅妈来接替。

  其实,去医院照顾三舅的时候,王志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当时,他拿着刚结算的大半年工资2多元,一心要帮舅舅渡过难关。然而交给他的当日医药费单子是4多元。“看到病床上痛苦着的舅舅,俺有心报恩,却无能为力,这让俺很愧疚。”王志方更深刻地意识到:打工终非解决困难的根本,更不是生活的长久之计。要想报答亲人,要想实现更大的价值,还得继续求学。

  决定复读后,王志方更需要钱了。“距离9月份开学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俺就到工地打工,赚学费。暑假的时候,二弟也到工地来了。三弟则在一家工厂打工。”复读高二期间,王志方把落下的功课都补了上来,他继续利用假期时间做家教。王志方自身就是鲜活的个案,家长们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让他自豪的是他辅导过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

  王志方坦然地说,他没有雄心大志,是个很现实的人,他要在这四年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里好好学习,以后回到家乡当老师,不误人子弟就好。“刚来师大的时候,跟同学聊天,俺们对未来都有些害怕,害怕自己当不好一个老师。俺想这样的害怕是必要的,有所畏惧才不会放松。”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要上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27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9日 上午5:29
下一篇 2020年5月9日 上午9:22

相关推荐

  • 俺的大学四年

        时间匆匆,转眼间我的大学再剩下一个月,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该回想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了。

    2020年4月30日
  • 怎样度过大一时的迷茫期?

      刚进大学,似乎一切都特别新鲜,军训后,开始上课,你会发现你的课表上不是满满的课,也不是每天都有课,而是稀稀落落的,一个礼拜加起来只有几节课。我想看到课表,有人是欣喜若狂,有人是若有所失,更多的人是在怀疑,交了那么多学费,我来学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2020年4月12日
  • 不管您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都应该珍惜您宝贵的大学时光

      带着瑰丽的大学梦,踏入了大学的校门,曾经以为:大学中,草是绿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好。其实那是让高考的辛酸给压榨出来的,家长们说:上大学了以后,我们什么都不管你。于是,以为自己以后是一只自由的鸟。可是,也许很短的时间内,你就会觉得:这所学校,真差,真黑,真破,真烂!反正就是和最初的想象不一样!食堂,永远难吃;操场,永远人满为患;自习室,从来没有安静过;辅导员、班级干部,永远让你觉得:怎么那么能装!

    2020年5月4日
  • 实习期是成功的卷首

        我和一帮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一起,挤入一家小型奶制品公司。实习期嘛,要写毕业论文,新鲜劲头没有过去,有些人是靠家里人养着,无所谓的态度,不过是将实习期作为一个跳板罢了。

    2020年4月9日
  •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

    2020年4月7日
  • 起点不高,又很迷茫怎么办?

        一个教授去演讲,听者云集。演讲完毕,一个学生举手提问:“我就读的大学是一所三流大学,大家都不努力学习,也没有什么对未来的计划,像我这种起点不高又很迷茫的状况应该怎么办呢?”

    2020年4月5日
  • 应届生“战无不克”的求职真经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初出茅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想要轻而易举实现就业并不容易。近日,笔者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者,总结出五点,只要应届毕业大学…

    2020年5月31日
  • 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

        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2020年4月24日
  • 大学生:不要躺在床上规划未来

          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学生梁瑾开学就要读大二了。考大学时她的第一志愿不是甘肃农大,专业选择也是遵照“父母意志”,所以刚进入大学时的她感觉&ldqu…

    2020年5月30日
  • 什么挡住了大学生创业之路

     “中国大学生想创业的达到80%,但真正创业的只有0.01%。”在大学生杨青给记者的邮件中,他特别强调了这组比例如此悬殊的数字。“可能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情况特殊一些,但是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悬殊比例一点也不奇怪。”杨青说,“现在摆在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障碍太多了,有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

    2020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