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大优秀毕业生的经历

    侯瑀,人大07级本科生,总平均学分绩3.83,专业学分绩3.91,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剑桥大学夏季奖学金,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北京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本科期间通过两门北美精算师考试,发表论文2篇,并于2010年被耶鲁大学邀请成为public health school访问学者。热爱音乐,哲学,旅行。曾任院学术部部长,辩论队队长。2011年同时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录取,将赴美攻读金融数学专业。

  

  

  侯瑀,人大7级本科生,总平均学分绩3.83,专业学分绩3.91,曾获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剑桥大学夏季奖学金,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北京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本科期间通过两门北美精算师考试,发表论文2篇,并于21年被耶鲁大学邀请成为public health school访问学者。热爱音乐,哲学,旅行。曾任院学术部部长,辩论队队长。211年同时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录取,将赴美攻读金融数学专业。

  211年6月5日晚,22岁生日,16个朋友陪在俺身边,经历了整整12个小时的徒步跋涉,翻山越岭,登顶香山最高处,看完日出后下山,回到熟悉的学校。虽然辛苦的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虽然回想起来也会讶异自己的疯狂,但看透山下的灯火阑珊,山间的云起云落,把最荒诞不经的愿望变成现实,也算是给俺无怨无悔的大学四年,画上了一个感动长存的句点。山峰总有更高的一座,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但正是那一段段“在路上”的心情与志气,才拼接成一条旖旎而不可复制的记忆之河,任凭岁月翻滚,依然静水流深。

  27年夏天,抱着对“精算师”的冲动好奇选择了现在的院系和专业。此外早早坚定了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打算,所以在不遗余力地上好每一门课的同时每天背单词,听写新闻,也清楚地知道GPA是出国申请的最重要依据。由于一进大学就担任学院各种晚会的主持人,合唱比赛领唱,辩论队辩手等,对学习的时间格外珍惜。常常2,3点钟结束辩论赛讨论,早上6点多又匆匆奔赴自习室念书,竟然很难跟寝室的同学见面。也曾经因为学习压力想过退出辩论队,但经过师兄师姐的挽留,发现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也就学会了把时间利用到极致。

  大二伊始,总平均GPA位列全院第一,但俺却不再满足于课程和考试,而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但由于年级低,又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所以只能自己争取机会。也许是倔强好强,也许是不知天高地厚,俺闯到前系主任易丹辉教授办公室,自俺介绍后提出想跟她做科研的愿望,百般恳求下获得了机会,并每周参加易老师的博士生讨论班,先从编程和数据处理开始,后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课题和科研项目,自己建立统计模型。除了向老师和师兄师姐学到了很多东西,惊喜的是在大二时俺站上了全国生物统计学术会议的讲台,成了教授和博士生之外年龄最小的演讲者,并发表了自己关于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处理纵向数据的论文。

  大二下半学期,几乎是同时完成了两门SOA北美精算师的考试,开始备战1月的GRE考试,单词背了几十遍,红宝书翻烂了三本。由于不想太早确定专业方向,俺同时选修了统计学和风险管理与精算两个方向的课程,期末考试压力巨大。考后放松下来,正好迎来人民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暑假小学期,俺决定给自己平添挑战,申请成为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 Hongwei Zhao教授的助教。那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硕,博范围,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的课程。俺不但自己也是从头学起,而且要给师兄师姐们批改作业和解答问题,那段时间差不多算是已经住在明德楼,白天在办公室做GRE题目,晚上编程改作业。也许是因为这次珍贵的经历赢得了信任,此后俺又先后成为来自Washington University和Yale University两位教授的助教,并由此拥有了美国着名学府教授的推荐信,为出国申请积攒了自信。

  很多中国一流大学的学生们也会抱怨出国交流交换机会稀缺,但对俺来说机会都是自己争取而来。大三暑假俺坐在清华数学系暑假国际小学期的课堂里蹭课,把自己精心做了两个月的普林斯顿计量金融学研究生课程作业及程序代码递给刚从美国飞来的教授,要到了一封普林斯顿金融系教授的推荐信。7月份申请成为国际统计论坛的外宾总接待,并被任命为欢迎晚宴双语主持人,认识了近百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统计学教授,其中不乏名校的招生委员会主席。8月飞到剑桥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学期,还在英国考了第二次GRE,至今难忘考试前一天晚上住在伦敦一个廉价小旅店里被隔壁的音乐折磨不堪的零落景象。

  直到现在还总是有学弟学妹问俺,做什么比较有用,什么比较没用。俺从来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只要您觉得有价值,那就别太在乎回报。211年冬天,因为之前相关的科研经历,俺被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系的教授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合写一篇论文。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官对俺说,俺是他见过的第一个获得J1签证的本科生。除了完成自己的论文,俺还在美国游历了哈佛,MIT等学校,并在普林斯顿争取到了与招生委员会面试的机会。在美国,俺完成了所有的申请,每份材料都改了几十遍,几乎是在12月离开美国的后一个星期就收到了耶鲁的录取通知书。在剑桥,在耶鲁,俺遇见了很多内心平和丰富,拥有自己完整人生信条的智者,并互相汲取着智慧。在伦敦,在纽约,俺虔诚地保持着行走的姿态,悉心感受中西文化的撞击融合,并思考着自己的时代角色。

  大学四年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写成一纸漂亮的简历。一个看的过眼的学分绩,两段交换经历,三篇paper,四份投资银行的实习,精简罗列的奖项和证书。很多一笔带过的经历,都曾经经过了艰辛的努力。为了熬夜看书,俺搜寻明德楼不会被保安查到的楼梯间角落,竟曾被反锁在深夜的楼梯间。在投行实习的阶段,每天6点钟起床到公司听财经新闻。为了普林斯顿的面试机会,穿着高跟鞋在大雪纷飞的校园立等数个小时。然而,这些足以让俺获得自信么?申请出国的过程是一个认清自己的过程。俺也经历过无尽的迷茫与不自信,被肯定,被拒绝,怀疑自己和迎合别人。到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俺是一个怎样的人,永远比俺被什么学校录取,读什么专业更加重要。俺们之所以那么渴望一张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正是因为不够自信,想用特殊的标签去证明自己。可是心向何处,不是比别人的眼光更加重要么?

  于是俺申请材料中自俺陈述的第一句话是,四年来有两件事情最能标志俺是谁,第一是攻读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优异地完成了学业,第二是从18岁开始学小提琴,每天练琴坚持到现在。或许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小学生就开始参加奥数班,中学放弃一切爱好特长,大学变得精明而现实才是正经事。但是俺更希望最后定义俺自己的,是一个热爱音乐与艺术,不愿为了成功放弃生活的尊严的女生,她到处乱跑,渴望记下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和充盈,她心怀梦想,对未来有清晰的想象,却仍然期待命运的偶然和未知。俺也曾像身边的人一样,抱怨过人大狭小的校园,六人一间的宿舍,激烈的竞争和不和谐的男女比例。但是,母校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她已经把最好的都给了俺。如果真的有什么最值得被纪念,那应该依然是6月的这个晚上,一群年轻,爱冒险,满怀激情的朋友们忍受着劳顿陪俺登上了山顶,天渐渐地亮起来,俺们望见了初升的太阳,望见了睡眼惺忪的北京城,望见了远方微白的天空,却怎么也望不到,俺不想全部看见的未来。或许,这就是一种留白。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一位人大优秀毕业生的经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24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上午9:24
下一篇 2020年5月3日 下午1:18

相关推荐

  • 大学生活VS青春梦想

          瘦死的梦犹如瘦不死的自己,苟延残喘地活着,在无穷无尽的无可奈何中,俺还是暗自庆幸,俺被大学上过。——题记    (一)    大三的时候,俺策划…

    2020年5月18日
  • 这一年,您大四了

          也许,您现在还在闷热的自习室啃着枯燥的高数和阅读理解22篇。    也许,您现在还在抱怨着课程安排的稠密、专业课的变态。    也许,您现在在想着这个中秋节怎么和兄弟们…

    2020年6月12日
  • 给在读研究生的一封信

      当你上课感觉就像打酱油时,当你对研究生很迷茫时,当你坐在电脑前孜孜不倦时,请看下面的文章,很受用,至少我心里现在没有以前浮躁。好的文章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下面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5月11日
  • 写给所有沉溺在爱情中的大学女生

        我想说一件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对大学的爱情有了新的清醒的认识,想想自己甜蜜的的爱情,看着身边一个个沉醉在爱情中的姐妹,我突然觉得这些幸福的时光很不真实。未来太遥远了,遥远到让那些山盟海誓显得苍白而虚假。

    2020年4月11日
  • 阻碍成功考研的三大因素

     一、复习方法不正确      方法1:“政治不会有问题,背一下就考过了”—-很多考研成功的人讲自己的考研经验,就是这样告诉准备考研的学生的。一般很多学生,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复习英语、数学。到了暑假了,参加一个政治复习班,每天8个小时学习政治,一学习就一个月或二个月。结果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全部打乱了,到了11月份很多考生感觉到学习不错了,拿来以前考过的真题测试自己,结果崩溃了。

    2020年6月13日
  • 闲聊高考后20年的人生轨迹

        6月7日、8日是2018年的高考日。  975万考生走进考场,接受改变命运的考试。

    2020年4月8日
  •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

      毕业=失业,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血淋淋的事实,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就了不起,现在大学生满街都是,企业需要的是能真正给它创造价值的人,当你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那就虚心低头沉淀,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优胜劣汰,做不了优胜者,那就等着被淘汰吧。

    2020年3月25日
  • 大学生十八条受益一生的定律

          1、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    2、仕途,商界,学术…

    2020年5月22日
  • 高考后的此刻,全然不同的您

          读到本文时,相信您的笔已搁下,卷子已被密封,高考结束了。估分,填志愿,您和您的父母,已在谋划未来。倚靠在余温尚存的过往,朝向一个涵义无尽的未来,这便是时间本身,这便是您…

    2020年5月14日
  • 考研励志:追逐北大的道路

    北大,我向往的人间天堂!
    这里是人间最美的地方!
    初识北大,是在2007年冬季一个晴朗的早晨。这里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树枝摇曳,碧波荡漾,夹杂着泥土和古房木的清香、鸟鸣和人言的私语,宛如一见钟情,又如置身梦境。这里的建筑井然有序,古今并存,外表看起来不堪重负的楼房却承载着百年来的兴衰存亡,他们屹立在风雪中,巍然不动,是一幅抗争的历史,是一出让人潸然泪下的戏剧。这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里突破传统的束缚,无数革命先驱从这里走上历史的舞台。
    再识北大,已是一年后的春季,当人生走到面临择业还是考研这条分岔路口时。我把先前的感性认识化作理性的审视,通过综合平衡和考虑,我发现北大竟是如此适合我,自己也竟是如此适合北大。
    然而,读过高中的学生都知道,通往北大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考研辅导班有位老师说,花上三年时间考上北大是值得的。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它不仅表明了对北大的追求,还代表了一种叫着“执着”的意志。那是一种顽强的,无坚不摧的精神!只要坚持,水滴能石穿;只要坚持,绳锯能木断;只要坚持,铁磨能成针。
    原来,考研的目的不在于“研”而在于“考”,难怪他说“大学要是没考研那么大学也是不完整的,即便是考上了研究生也是可以不读的!考研是主动的,积极地,是人生以来第一次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是第一次完全自我的掌握自己的去向”。
    很喜欢一句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何必在乎目的地,而是在乎看风景的心情。是的,过程才是人生的全部,过程才是追求的幸福。
    而我现在完全投入到这种过程中,享受这种过程,即便偶尔出现的烦恼和忧愁都可以看着是自己成长的轨迹。
    每日重复同样的过程却从来不觉得单调,每日面对同样的问题却从不感觉枯燥,每日与书笔为伴,每日和椅桌为友。闲暇时刻,当当日任务已经完成,还可以看看喜剧,憧憬一下美好未来,当幻想到将来的幸福场景时,心里会忍俊不禁。那种惬意,那种舒心,是心里彻底的放松与满足,是人间最好的精神食粮!
    我喜欢这种过程,为了理想而不断奋进的过程,为了目标而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就像追求一个女孩,有点青涩爱情的味道,有点催人进取的动力,他会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而不择手段,他会为了远大抱负而全然不顾,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这就是对理想的向往。
    我喜欢这种过程,一切红尘和琐嚣都可以抛置脑后,摆脱庸俗的杞人忧天,摆脱所谓的庸人自扰,就像虔诚的教徒为了寻找永恒的菩提而吃斋念佛,六根清净。这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这是对锲而不舍的完美诠释。
    我喜欢这种过程,他对人的磨练不仅在于成败得失,更在于一旦养成这种品质便会终生受益,坚忍不拔,傲视群雄,无所畏惧。
    不管能不能考上北大,我已经变得异常强大,就像智者“钓胜于鱼”,我更应该“考胜于研”,任何功名利禄,都是徒有虚名,都是过眼云烟,都是虚幻的泡影,都是飘渺的蜃楼,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幸福才是我认为的世上最大的幸福!
    我想去北大,更是看重了其能带给我的精神和思想的彻底的解放,更是其能带给我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彻底的满足。
    无怨无悔,死而后已!
    趁年轻,拼了! 

    2020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