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比您努力的人在一起

    都说要想要进步,一定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圈。  舒适圈之所以舒适,就是因为大家都一样,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个人的水平差不多,自然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如果你稍微有所警觉,想要迈出一步,肯定同伴们就会看你是个另类,有时更会迫不急待地把你又拉回来。

  

  

  都说要想要进步,一定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圈。

  舒适圈之所以舒适,就是因为大家都一样,您好俺好大家好,每个人的水平差不多,自然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如果您稍微有所警觉,想要迈出一步,肯定同伴们就会看您是个另类,有时更会迫不急待地把您又拉回来。

  可能您还想着原来还是朋友最好啊,殊不知,俺们已经离自己的进步越来越远了。

  1、要迈出舒适圈

  以前的同事丽最近和俺通电话,她说不想在老家待了,可能过段时间会来上海继续找工作,让俺帮她留意着需要招人的单位。

  丽比俺小几岁,毕业于北京的一所一本院校,当时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了一两年就被父母叫了回去,她本来学习勤奋、又能吃苦、手脚也麻利,如果继续干,说不定还是很有出息的。

  可那时乖巧听话的她不想父母伤心,就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但回去后,虽说安稳,也在父母身边,可总觉得每天的时间浪费太多。

  她工作轻闲,薪水虽稳定,但若想赚多点也不可能,周围的朋友们一个个天天下班就约她逛街打麻将,她要是去了觉得这么多时间浪费了太可惜,不去吧,朋友们又说她另类。

  最近,看到好多一线城市单位在招聘,她的要求很符合条件,于是就决定来了。

  她说:“她宁可当凤尾,也不想当鸡头”。

  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要到凤凰中去,即使当不了凤头也没关系,岂码环境对于自身进步是很有利的,在鸡群中就是再努力哪怕当上了头也成不了凤凰。

  2、到优秀的人群中去

  在《俺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这本书中,刘媛媛就说:

  “俺喜欢到竞争激烈的地方去,喜欢跟比俺更努力的人在一起并且享受那种压迫感,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如果发现自己总是跟一群令俺觉得舒服的朋友在一起,心里反而要警惕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没有任何一点进步?”

  这也让俺想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以前俺和很多书评写作者在一起就会感觉差他们太多,同样一篇书评,别人写得那么好,自己怎么写的那么差,通过不断地学习、跟进,稍微有点进步了,后来成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签约作者,更是让俺不敢放松、不断精进。

  第一次加入签约作者群时,就被吓了一跳,里面有出过很多书的青年作家,有随便一写就能上人民日报的新生代作者,也有一个月除了工作、讲课还能拿到稿费之王的拼命三郎,俺在这些大咖面前简直就是个小白。

  自己只好每天默默努力,少说多做认真写,向他们多学习。

  3、默默努力学习

  俺以前写的大多都是书评,和平台要求的风格还有些差距,于是俺就想办法多阅读、多找素材、多向那些努力上进的优秀作者学习。

  记得第一次交稿时,内容总监说不行,要修改。

  修改好了交上去,她又说还不行;

  第三稿、第四稿、直到修改了五、六稿,甚至七、八稿才通过。

  那时被虐得很惨,但是回头看自己的文章水平还是有所进步的。

  如果当时不和这些优秀努力的人在一起,都不知道自己的文笔有多烂。

  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和她们在一起学到的知识将是俺人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最近写的一些稿件给编辑审核时,她们都说俺比以前有进步了,甚至有几次都是不用怎么修改,一遍就过稿的。

  如果当时没有这些努力的同行者,又怎么会有俺现在的点滴进步。

  4、和努力者前行

  俺们真正的敌人,是生活的考验,是自己的懒散,并不是说要比周围所有人都强都棒,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而是要向那些比您强比您棒的人学习,找到对付自己人生的最佳状态。

  有句话说得好: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中产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富豪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俺们要多和比自己努力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才能一步步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刘媛媛,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现任媛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她的演讲代表作品有《寒门贵子》、《年轻人改变世界》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要和比您努力的人在一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2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9日 上午11:54
下一篇 2020年3月29日 下午12:45

相关推荐

  • 俺们最在意的人生结局

        腰病复发,我去看中医。排队等待时,身边两位年约八旬的老人,一直在聊天。听谈话内容,推测他们是老同事,已多年未见。两位老人淡淡地聊着,语气舒缓平静。我在一旁听着,倒是很感慨。

    2020年12月12日
  • 年入十万靠努力,年入百万靠能力,年入千万靠什么

        最近发生一件小事,给我很大触动。  公司要做财务规划,我们请了PWC(普华永道)的朋友咨询。M作为资深审计,在普华16年,我说你混迹四大,又那么资深,绝对属于高端稀缺人才呀。她笑着说,哪有,我们很焦虑的,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这么迅猛,好多工作都可以被代替,像我们做标准化流程的,很担心哪天突然失业下岗了。像你们这种搞互联网的,我们根本看不懂,你们才厉害。

    2020年9月26日
  • 哪有什么玻璃心,只是不愿放过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初期都有一颗玻璃心,害怕梦想破灭,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遭到别人诟病,害怕被攻击,害怕这害怕那,在越来越多的害怕中,变得敏感,变得小心翼翼自我约束,变得不能准确正视自己,故而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2020年11月27日
  • 青春校园文章

      1、《栀子花开》  那些青春,已悄然老去;那些梦想,你可曾记得?  青春,只一个很美的词,但又不知道它没在哪里。或许是因为年轻,所以享有青春。或许是因为年轻,才会对所有怀揣幻想。有些时候,曾幻想现实是多么美好,真想一下子融入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一切。校园里的青涩年华,拥有美好的青春时光。我是幸福的,幸福到感受不到现实的残酷。而今,忽然回头,一些斑驳的记忆已支离破碎,再也拼凑不回。在我们的生命中,青春也悄然老去,离我们越拉越远,模糊了我们的实现,忘记了前路的方向。-

    2020年10月29日
  • 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跑得有多快

        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在自己本来有兴趣学的事情上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呢?

    2020年12月17日
  • 别被“万一”吓跑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

    2020年11月11日
  • 离开,就不会回来

        毕业三年,阿泉终于决定辞掉着名搜索网站的JAVA工程师的工作,打包行李离开北京。阿泉从JAVA的助理做到工程师,薪资从实习时的两千,飙涨到两万,他从地下出租室搬到了有阳光的楼房里,但是他依然在这座城市里找不到归属感,他可以花两千块去听一场音乐会,可以和朋友到国贸三期吃一次烛光晚餐,俯瞰不夜城市的灯火,每当此时,他心里总是充满忧伤,这座城市没有一盏灯是为他而亮。

    2020年11月29日
  • 像少平一样去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

        工作日里,你匆忙地奔走,你说没有工夫看书学习、思考未来;周末,太阳已经舔着楼顶,你慢慢睁开惺忪的双眼,你说好不容易有时间,任性去休息才是硬道理。慢慢地,习惯成自然,你越来越把生活过得潦潦草草,甚至不屑跟自己掰扯理想。你说,随遇而安,没什么不好;你说,是你的东西就会来,不是你的强求也不得。即使你知道,自己并不幸福。

    2020年12月11日
  •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我非常喜欢一部喜剧电影,叫《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也译作《土拨鼠之日》。由Bill Murray主演的菲尔(Phil)是个气象播报员,每天除了在摄像机前给观众做风趣幽默的天气预报外,每年的2月2日他还要到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小镇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这是他第四次报道这场节日,实际上他对这一节日嗤之以鼻,并对自己的工作心生厌倦。当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报道后,便急着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却遭遇一场暴风雪,使得他不得不继续留在这个小镇上。

    2020年12月3日
  • 假如命运亏待了您

        姑姑和人合伙开了一间美容院,在她四十一岁这年。这是她第N次创业了。自从三十岁那年她和姑父双双下岗以后,姑姑卖过服装、开过饭馆、推销过化妆品,甚至还远走贵州开过洗脚城,结果无一例外以亏本告终。人们都说,奸商奸商,无奸不商,像姑姑这么善良老实的人,做生意怎么赚得到钱?连她本人也不忘自嘲说:“我这个人,天生就不是块做生意的料。”

    202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