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葡语词典上起跳

    2014年7月中旬,金砖国家第六次峰会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王伊立,里约州立大学四年级的一位中国女孩,被邀请担任大会同声传译员。作为大会最年轻同声传译员,她与搭档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表现出色,赢得大会主办方高度赞扬。

  

  

  214年7月中旬,金砖国家第六次峰会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王伊立,里约州立大学四年级的一位中国女孩,被邀请担任大会同声传译员。作为大会最年轻同声传译员,她与搭档分工协作,默契配合,表现出色,赢得大会主办方高度赞扬。

  众所周知,在翻译行业里,同声传译员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一天薪水相当于一个白领一月的收入。同声传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仅有2多人,俺国大约3人左右,至于国际上流行的在经贸、科技、政法等各个领域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同声传译人才,则是一片空白。同声传译之所以人才少,是因为门槛太高。以俺国同声传译员入职为例,有资格加入“同传”学习的首要条件,是通过高级翻译资格考试,然后加试“同传”,通过后才算入门。实际上,能通过初级翻译资格考试,就相当于专业八级,通过率一般不超过1%,能通过高级翻译资格则更是凤毛麟角。在此基础上,再选拔同声传译员,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之难,年仅24岁的王伊立却能将同声传译工作干得十分出色,的确令人叹服。其实,如果把时光倒回去8年,那时的王伊立还只是一个对葡萄牙语一窍不通的中国小女孩,可以说,她是从一部葡语词典上起跳后,经过多年磨炼,才取得如今成就的。

  16岁那年,王伊立离开爸爸,离开石家庄,背着行囊,独自搭乘飞机,投奔远在巴西里约的妈妈,进入当地一所天主教学校就读高中。从那时起,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她开始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学习葡萄牙语是她必须面临的最大难关,尽管在国内她英语很棒,但是,葡语中几十种动词变位、阴阳性、句型等要比英语难得多。初来乍到,作为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她根本无法与别人交流,简直就是个“小哑巴”。

  对此,王伊立有过委屈,也有过自卑,曾一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哪儿都不去。妈妈是企业老总,也是个女强人。见女儿情绪低落,她便以一种不容质疑的语气对女儿说:“您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您自己,还代表中国!”这句话让王伊立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她重新振作起来,“绝不做孬种”的想法成为一种精神支撑。

  为了攻克语言关,王伊立把全部业余时间都花在一部葡语词典上,每天坚持“狂啃”词典5个小时以上。那是一种绝对枯燥的生活,但是,她没有丝毫懈怠。所幸语言学习的某些规律是相通的,由于英语底子扎实,对学习葡语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在“啃”词典的同时,王伊立借鉴英语学习的一些小窍门,触类旁通,很快,葡语水平有了显着提升,尽管当时她还不能流利地去说,但是已经可以比较顺畅地去写了,在入学不久的考试中,她甚至还拿到了一个高分。这给了她巨大信心,葡语学习也渐入佳境,三年高中读完,她的葡语表达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王伊立真正走上葡语翻译之路,则是在大学期间。大三时,有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出访里约,东道主举行友谊比赛,需要一个既懂中文,又懂葡语的人提供翻译服务。那时,王伊立已经是里约州立大学的学霸级人物,颇有名气,所以赛事主办方很快就联系到她,聘她担任翻译。那一次,王伊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再加上她出众的容貌和落落大方的气质,给赛事主办方留下了极深印象。

  这次成功“首秀”为王伊立打开了进入翻译殿堂的大门,此后一个又一个翻译邀请接踵而至,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巴西教育部、农业部、税务局,里约州政府、市政府,以及与中国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巴西企业、高校都聘请她做过翻译。在巴西翻译界,王伊立已然是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明星。(www.lizhijuzi.cn)而这一切,都为她最终走上金砖国家第六次峰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一部葡语词典上起跳,王伊立完成了从葡语“小哑巴”到顶级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员的巨大飞跃。为什么会如此呢?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王伊立是这么回答的,她说:“俺经常拿王蒙的一句诗来鼓励自己:在生活中俺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俺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俺不会丢脸。”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从一本葡语词典上起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85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3日 下午3:55
下一篇 2020年4月23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 励志小故事:优秀与平庸的差别

    励志感悟:因为态度的不同,同样的工作会干出不一样的效果;而干同样工作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做事的时候,多动些脑筋,多用些智慧,就少跑些冤枉路。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一家店…

    2020年10月5日
  • 读励志故事《狼和鹿》:人生路上需要“狼”

         这是我今天听“同课异构课”时知道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020年10月5日
  • 别让故事只是故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29日
  •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020年10月12日
  • 经典励志小故事:保持梦想

          有一个小男孩,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奖给他本世界地图,他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很不幸,轮到他为家人烧洗澡水,他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

    2020年10月12日
  • 考生陈明星创造复读奇迹

    去年高考只考了241分的陈明星,在襄樊五中高三(6)班复读一年后,今年一下子考了630分。听说陈明星在短时间内成绩提高了近400分,周围的人羡慕不已。去年高考时,陈明星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的成绩分别是52分、22分、92分、75分,而今年的成绩则提高到了119分、126分、131分、254分。
    陈明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很有思想。”陈明星的爸爸这样评价儿子。
    行百里路,思考路怎么走
    陈明星今年19岁,高中就读于华师一附中。“他小时候成绩很好,可上高中后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再加上高三时心态不稳定,所以去年高考没考好。”陈明星的爸爸说,当时陈明星非常郁闷,跟家人说准备步行南下,要在路上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在徒步过程中,可以体验沿途老百姓的艰难生活,也可磨练他的意志、考验他的耐力。”陈明星的爷爷说。陈明星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同意,于是,他只身带了500元钱从武汉出发了。
    在这期间,陈明星每天走四五十公里,晚上就住在五元一晚的小旅馆里,饿了就随便买点吃的。当时,陈明星也没带手机,沿路碰到网吧就进去把路上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保存在电子邮箱里,并通过电子邮件给父母报平安。
    一个星期后,陈明星到达湖南岳阳,行程二百多公里。此时他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整个人被晒得脱了一层皮,也瘦了很多。但他考虑好了,复读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父母给陈明星寄了点车费,他返回了武汉。
    复读期间,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陈明星的爷爷告诉记者,“我老家是枣阳的,平时回老家时了解到襄樊四中、五中的教学质量也很高,一点都不比武汉差”,所以一家人就让陈明星到襄樊复读。
     “襄樊五中的老师确确实实在育人。”陈明星的爷爷和父母都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去年9月,陈明星转到了襄樊五中高三(6)班。当时他的成绩在班里比较差,但老师们一点都没嫌弃这个外地生,而把他与普通学生一样对待。去年高考,陈明星的理科综合只考了75分,化学成绩很差。襄樊五中奥赛班一位姓帅的化学老师得知陈明星的情况后,利用寒假休息时间无偿给他补了四次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陈明星今年高考的理科综合考了254分。
    谈及成功的秘诀,陈明星的爷爷认为,孙子除了遇到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也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意识到自己在高中时因迷恋网络游戏落下了课后,陈明星每天中午都要挤点时间看看书,每晚在下自习后总要“加班”一个小时。
    转到襄樊五中后,陈明星的考试成绩突飞猛进,从300分,到400分,500分,570分,599分,601分,620分……
    成功路上,爷爷功不可没
     “陈明星进步这么大,他的爷爷也出了不少力。”陈明星的姑妈说。
    陈明星的爷爷今年已77岁,早年毕业于华师物理系。受爷爷的影响,陈明星的物理一直学得很好。陈明星转到襄樊五中复读后,爷爷也来到襄樊,与陈明星住在一起,他要拉孙子一把。
    每次放学回家,陈明星都不忘跟爷爷讲讲当天学校发生的事。而爷爷则趁机开导,与孙子交流思想,教育孙子他好好学习。在今年高考陪考时,陈明星的爷爷还开玩笑地说:“这次高考就跟红军四渡赤水一样,是陈明星人生的一次大转折啊!”
    最终,陈明星今年高考考了630分,他填报了南京大学,选择了物理专业。

    2020年10月7日
  • 您将苦难放在什么地方

      在印度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对很不幸的小兄弟。他们的母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们的父亲整日不是吸毒,就是喝得烂醉如泥,根本不管兄弟俩的死活。后来,为了筹集毒资,父亲因偷盗进了监狱。

    2020年10月3日
  • 体制内的完美人生

        一  1997年冬天,齐齐哈尔。  张伟从厂办的小学里放学,顺着那条小路,第几百次走进灰色的大门。

    2020年4月10日
  • 名人励志小故事

          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2020年10月7日
  • 网上掘金的励志故事

    网上掘金的励志故事   故事1:从业余爱好开始   “我以前根本没有想过我会在网上开个小店的。”刘华一边为记者倒水一边很自然地说。去年从山西大学毕业的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网上的小老…

    2022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