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做给俞敏洪看看

  
  
  “一个要网上卖猪肉,一个是要做电影。两个想法都……其妙无比。”徐小平一扫晚睡的疲惫,开始兴奋起来,身子靠到椅背上,不时发出响亮的笑声。他前一天见投资者,一共见了三个,当场就拍板两个,并且两个项目让他兴奋如此。
  
  眼前的徐小平看不出任何变化,似乎还是在新东方做签证咨询的那个徐老师,容易兴奋和激动,谈理想和志向。但他已经不再谈出国、签证、职业规划,而是谈创业和投资。
  
  这样的徐小平放到整个投资圈,都是个异数。没有独立创业的背景,出身离目前最火爆的创业行业万里之遥,他还公然宣称自己缺少投资理性。可也就是这个人,在211年年初,宣布成立了“真格”基金,要在未来十年投出四五十家上市公司。
  
  被俞敏洪召唤回国,和王强、俞敏洪并称“三驾马车”,支撑起新东方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个人也达到事业的高峰,但随之他们像共患难不共富贵的夫妻一样,分崩离析。徐小平在随后几年做了很多事:演讲、写书、投资拍电影和话剧……投资和这些一样,只是寻求让突然失去重心的自己重新充实起来的一种方式。现在,55岁的他大张旗鼓地宣布成立投资基金,看起来要将天使投资当成自己最终职业选择?
  
  答案不是这样。
  
  从盲投到动“真格”
  
  在他谈定两个项目的同一天,他还见了第三个人。“俺一直拖着不见,感觉就不靠谱。”他说。可是最终耐不住对方的执着,见了面,“俺还没听半小时,脑袋就冰凉,”脑袋温度高低,是徐小平决定投钱的重要和唯一标准。“别的投资人听到这里会立马很客气地终止谈话,俺没办法。”在接下来一个半小时里,徐小平教这个创业者如何回答问题,如何把自己的商业战略讲清楚,甚至还答应对方帮助引荐其他投资人,谈话一直到凌晨四点才结束。
  
  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这也算不上什么离谱的行为。其实,他离谱的事还很多。几个月前,他和雷军等人一起投资了电子书“多看”,徐小平担任董事长。今年2月,多看召开新品上市发布会。作为董事长,他是看了雷军的微博才得知这一消息,“雷军说产品还不够完善,否则发布会就要请俺出席。据说很轰动。”说这话时,是甩手掌柜的那种惬意和开心。
  
  也有的投资项目已经改变方向,并且新模式都有雏形之后他才得知的。他也曾主动关心过项目。有一次他想起一个几十万美金的投资项目都将近一年半了还毫无音讯,就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结果对方的项目很艰难。通完电话后,徐小平很难过,觉得这样是给了创业者太大压力。自此,管的少,就成了徐小平投资的重要原则之一。
  
  “管的少,投的快,投的松”是徐小平自俺总结的投资三大特点。只要谈的徐小平头脑发热,很多项目都会立刻拍板。头脑发热是他的投资圣条。徐小平再度仰天大笑:徐小平的大脑是什么?是非凡的大脑。俺就是能感染别人的人,如果别人能让俺头晕,在精神层面都打动俺,他的思维、语言肯定不可多得。是个人才,值得投。
  
  在这个圈子里,不熟不投几乎是铁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更有苛刻者如雷军,要求必须是熟悉行业内的熟人,或熟人引荐的项目。这些大佬,在他们各自的行业早有了修道成仙的地位,判断项目的前景对他们算不得难事,甚至可以通过所投资项目连点成线,形成规模宏大的帝国版图,这是他们熟悉的商业游戏。徐小平公开表达过欣赏雷军,但他又明确说自己不会变成一个雷军式的投资者,“俺学音乐出身,俺是靠直觉活着的人。”
  
  另辟蹊径一定要经历痛苦。再有“非凡大脑”的徐小平,也有经历投资学徒期。过去五年,他投了大小四十多个项目,尤其是刚刚涉足投资时,来找他的项目几乎他都做了投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留给他的后遗症是,他谈论自己做天使投资成绩时,使用回报率而不是成功率,“最重要的是有个代表作”。(励志句子  www.lizhijuzi.cn)这几年,他都在偷偷看太太的脸色,而太太,大概黑脸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每到春节,立誓不再做投资也成了他的保留节目。但过完春节,他又耐不住寂寞偷偷试水。毕竟没有一个成功项目,他也不好对外宣称是个天使投资人。
  
  这也能解释徐小平突然开始高调的原因了,现在他的投资名单上有兰亭集势、世纪佳缘、赛龙……“今年已经有项目拿到三轮融资,有项目会上市,以后每年可能俺都会有项目上市。只要上市俺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回报,俺作为天使投资的第二人生阶段已经成功了。”他说。他有那种文人对形式感的热衷。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他总会用某种形式对一个时段作别,大多是写书。过去一年,他又着手写另一本书。
  
  在211年初成立真格基金也有此意味。
  
  这只基金的成立,一方面意味着徐小平过去五年学徒性质的天使投资有了完美句点。同时他想脱身了。“俺正在找一个创业投资合伙人,找了三次了,对方还没有同意。合伙人是仅次于找对象的大事。”他不肯透露姓名的这个人,是投资界的老手,是他多年的朋友,他能确信即使自己不插手日常事物之后,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依然是徐小平式的。
  
  尽管还保留着盲投风格,但他有了更好的挑选种子的方法。21年1月,他到斯坦福等美国名校进行“中国创业故事和天使投资机会”的系列演讲,邀请留学生回国创业,通过提交计划书可获得真格基金的投资,还有百名有意向的学生将回国参加他在今年5月举办的“留学生创业论坛”。
  
  事实上,不管项目和商业模式,只投人,是徐小平在结识雷军、薛蛮子等投资大佬之后更坚定的一个理念,由于完全没有行业背景,他对人的观察和选择反而更纯粹。经历五年学徒期的徐小平,自认在这个阶段还积累了不少投资经验。
  
  在徐小平的预想中,这只基金要用未来十年时间,平均每年投2家公司,每年投5万美元。在十年里,大概创造四五十家上市公司。徐小平说,“俺也能成为伟大的投资家。”
  
  名声、财富以及下一站
  
  如果生命的轨道不分叉,徐小平的人生本来只该有两部分,新东方之前和新东方。他一度认为新东方是他事业的顶点,是珠穆朗玛。但随着新东方发展,和俞敏洪之间的分歧日益严重。“新东方很伟大,但俺们认为以某种方式可以让它更伟大。对俞敏洪,俺有英雄崇拜情结,是带着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崇拜。”26年新东方上市,徐小平全面退出新东方。
  
  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决裂,到今日徐小平提起俞敏洪仍然认定他是“知己、兄弟”。形容俞是“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在恶劣环境中不但生存还能茂盛成长的企业家”,回忆起刚回国他还住在俞敏洪家里,把白天吃饭的剩菜当夜宵,吃完回办公室加班,睡在地板上的那段时光时,他喜悦、畅快。
  
  如果没有离开新东方,他对俞敏洪可能会是单纯的崇拜,也不会想着要超过他。“王强刚回国时开玩笑说,老俞,将来俺们要是超过您怎么办。俺没有这样想过。”但离开新东方,让他对俞敏洪的感情变得复杂。以至于提到建立基金,打造品牌的原因时,他脱口而出:出名,让俞敏洪看看,徐小平还能把另外一件事做漂亮。“如果俺能在商业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上超过他,俺能成为更好的俺,俞敏洪也会为有俺这样的朋友骄傲和自豪。即使不能超过他,只是不断接近他,对他也是鞭策,也能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着他又说,关于做基金得名声的说法,是三分之一的玩笑话。做天使投资,在其中感到欢乐和骄傲,感到充实,但最重要的是得到“他妈的财富”。不像有些人认为金钱只是成功的附属品,财富在徐小平的人生大部分时刻都是重要目标,这大抵是出国的经历形成的观念。如果没有出国,他可能会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安贫乐道,感受财富冲击时就吟诵《陋室铭》。过上端盘子挣钱的艰苦留学生生涯之后,他才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他有记日记的习惯,一次在日记里写道:“原来人生需要专门有段时间用来赚钱”。1994年,徐小平曾经回国创业做一家唱片公司,唱片录制时他已经在憧憬有钱后的生活。即使极度渴望金钱,这个故事的蓝本仍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创业尝试。失败后他只好再度回到加拿大。“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被阉割了商业意识的一群人。任何人都不会拒绝金钱,只是有人拒绝赚钱的过程。”徐小平说。
  
  新东方上市,持有1%股份的徐小平有了金钱成为富翁,满足生活的需求之后,他反而更发现了财富的重要性。“俺给中央音乐学院(徐小平的母校)捐赠了12万,如果俺更有钱,俺可以捐赠1亿2千万。马云、李彦宏他们以后大抵也会做这样的事,但是他们不会想到去捐赠中央音乐学院。”
  
  聚财再散财,这可能是他认为真格基金的最重要作用。所以,创业者“不要以为俺是散财童子,如果要散财俺会做创业集中营,俺散财只会通过慈善的方式。”
  
  当投资一有成效,达到放大财富的目的,他立马就上正轨,寻找合伙人打理,设法脱身。对于投资,他直言,只是一个人生阶段,并没有真正的激情。他曾尝试做过企业家,但失败了,然后碰巧做了投资,却丝毫不期待成为投资家。“只有一件事,会一直持续做下去,您看俺的微博会明白。”徐小平从29年9月开始在新浪开微博,到现在已经发布微博45多条,粉丝168万人。在微博上他关注热点社会事件,关注青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一”。
  
  “如果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新东方时期算一个阶段,到55岁的投资生涯算一个阶段,都很圆满,到7岁之前,还有第三个阶段,它很宏大,俺不清楚是什么,大概和写作有关,一定是有创造性的事情,它在召唤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徐小平:做给俞敏洪看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5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9日 上午3:34
下一篇 2020年6月9日 上午6:02

相关推荐

  • 徐小平:栽种梦想比什么都重要

          投资可以唤醒俺被成功麻痹的神经,被财富窒息的热情。—徐小平    在波士顿接受福布斯专访    无论是八所常春藤盟校的巡回创业演讲,在哈佛举办创业大赛,还是…

    2020年5月18日
  • 张向东:一路朝西

      骑行或创业都是张向东寻找自我的方式,选择去哪里骑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上路,在路上与不同的风景遇见。

    2020年5月6日
  • 强人刘强东: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

          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早期代…

    2020年5月26日
  • 盘点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决定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看看这些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落榜后成功典范&m…

    2020年6月14日
  • 李嘉诚卖花

          1955年6月,李嘉诚的长江胶塑厂独创了塑胶花,这种常青的花不用浇水除草,适应了社会快节奏的要求,投入市场后,大受欢迎。塑胶花像潮水般涌出长江塑胶厂,而利润也像潮水般滚…

    2020年6月8日
  • 丁磊、马化腾:第一代网民的财富故事

          上世纪9年代末,比尔·盖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偶像。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办网易。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这一对同是生于1971年的朋友,是中国…

    2020年5月31日
  • 《财富》201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

      
      1、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67岁
      
      2、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67岁
      
      3、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62岁
      
      4、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60岁
      
      5、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58岁
      
      6、董明珠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总裁57岁
      
      7、张近东  苏宁集团董事长48岁
      
      8、马化腾  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40岁
      
      9、刘德树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59岁
      
      10、徐乐江  宝钢集团董事长52岁
      
      11、万隆  双汇集团董事长71岁
      
      12、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47岁
      
      13、项俊波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54岁
      
      14、王晓初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53岁
      
      15、常振明  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54岁
      
      16、候为贵  中兴通讯董事长69岁
      
      17、曹国伟  新浪网首席执行官46岁
      
      18、周中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59岁
      
      19、宁高宁  中粮集团董事长53岁
      
      20、李彦宏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43岁
      
      21、沈文荣  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65岁
      
      22、魏家福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61岁
      
      23、李书福  吉利集团董事长48岁

    2020年6月17日
  • 奥康集团王振滔:每一次突破式创新背后是敢想敢做的坚持

        【人物名片】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振滔敢想敢做,锐意进取,他用创新思维带领奥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终成“中国鞋王”。

    2020年3月28日
  • 俞敏洪:自比蜗牛坚信奋斗改变命运

          俞敏洪5年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励志大片。    这个当年从江苏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插过秧,开过拖拉机,求学北大任教北大又决然离开北大,从手拎糨糊桶到处贴小广告的个体户…

    2020年6月2日
  • 王树彤:到底是谁抢走了俺的机会?

          “年轻人的机会”是俺从博鳌论坛回来后不断想起的一个话题,记得论坛主办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多年了,机会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如…

    2020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