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首富李泽钜:财富背后的心理秘笈

  
  
  亚洲首富李嘉诚分家了!这个世界第九大富豪、华人首富,终被爆出分家方案。大儿子李泽钜,正式接班李嘉诚,成为总市值达8521.2亿港元的家族信托(lks unity)掌门人,而李泽钜本人身家,也一跃增至29亿港元,成为华人新首富。二儿子李泽楷,分家后名下资产不到哥哥的1/2,不过李嘉诚表示会全力帮助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而提供的资助金额,将会是李泽楷现有资产的“以倍数计算”。面对两个儿子完全不一样的分配方案,李嘉诚认为,两兄弟在事业和财产上都没有冲突。
  
  消息一出,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高度关注。俗话说的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物价飞涨之时,缺少金钱或财富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毋庸讳言,俺们每个人对财富都是心向往之的,当然多少会令人满足因人而异。对于财富的追求,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从著名的晋商到徽商,到当今的浙商、苏商、闽商、潮汕商团等等,都在不断地实现商业帝国的打造。
  
  当一些人已经拥有大量财富以致富可敌国之时,为什么还在不断地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地追求财富的积累?富人成功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是怎样的驱动力不断地驱使他们对财富的追求?而为什么俺们又常常看到富不过三代?以下俺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财富背后的心理秘笈。
  
  人为什么追求财富?——追求财富,是生存本能与自俺实现之需要
  
  从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满足生理需要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才能从事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特别在社会竞争激烈、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也就愈加激烈。而从弗洛伊德关于生本能与死本能的观点分析,自俺保护是生本能的功能之一,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对于财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那些富豪们在拥有了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以后,还不能满足自身对于财富的欲望,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使财富聚集,有人将这种心理归结于人性的贪婪,在俺看来,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在满足基本的需要之后,需要的层次会有所提高,更多的是出于对诸如社会地位、受到尊重,以及自俺实现需要的满足。
  
  特别是当人生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刻,会有一种高峰体验的经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查一批有相当成就的人士时,发现他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的一种特殊经历,“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马斯洛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体验。这也是有些人用尽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人生体验,如台湾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92岁高龄仍奔波世界各地亲自参加商务活动,可惜的是,在美国出差期间终因心脏衰竭而客死异乡。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富人?——苦难的经历是造就成功的基石
  
  纵观中国第一代富豪们的创业史,大多具有草根创业、野蛮生长的共同特征。自上世纪8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时代背景给予了第一代创业者良好的时代机遇,但是并不代表那个时代的人们都能成功。分析5、6后的成功人士,俺们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是在贫穷的环境中成长,经过岁月的磨练才最终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即使像李嘉诚这样的亚洲首富,也是最初从学徒做起,起点之低与后来的成就之巨所形成的反差,不得不令人震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苦难的童年经历,一方面如果后来的人格发展得到良好地引导会给人以巨大的发展驱动力,另一方面如果控制不当,也会造成人格的颓废,导致自暴自弃甘于平庸的境地。而那些最终成功的人,都是具有坚韧毅力、执着追求的人。他们也成功地将困难的经历化作了巨大的成功、成就的原动力。正是因为经历过苦难,才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机会,并善于捕捉机会。
  
  诚然,中国的第一批富豪中也有众多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自俺膨胀、贪得无厌或不讲规则触犯法律底线者,他们或被卷入时代洪流淘汰出第一梯队,或被法律制裁锒铛入狱。苦难的经历是把双刃剑,是利是弊只有适度把握,善用这种财富才会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家庭教育方式是主导因素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普遍具有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原因固然复杂,且具有多方面的决定因素。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富裕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是主导因素之一。
  
  首先,富二代的生存背景与富一代有显著不同,富一代基本都是白手起家,在创富的过程中有许多磨练自俺的机会,而富二代基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由于富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经受过多的磨难,出于心理补偿作用,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重复自己的老路,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富二代应该经受磨练的机会,也间接剥夺了富二代成长的动力和精神追求。正如俺们所看到的,有些富二代由于精神的空虚,将成长的动力转移为追求不正常的刺激活动,如故意炫富、疯狂飙车等等事件。当然,也有比较好的转移成长动力的方式,比如将这种动力升华为追求艺术的创作,像国外诸多富豪那样进行艺术品的收藏等等。
  
  其次,当人们意识到富不过三代这个问题时,也有主动寻求解决方式,提早做好准备工作的富一代。比如李泽钜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年轻时期就被父亲李嘉诚安排进行许多商业锻炼,因此可以顺利的进行家业传承。在大陆,目前富二代承接上一代家业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诸如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刘永好女儿刘畅、汤臣集团的汤子嘉、汤珈铖等等,都在预备接下上一代的指挥棒。
  
  再次,从总体上看,能够成功承接上一代家业并能发展壮大的还是少数。由于成长的背景与环境的关系,很多富二代形成了心理学中的舒适区难以改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与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心态,很难成功继承和发扬上一代的功业。因为,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有很多负面效应。诸如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对现状充满着一定的满意度,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而已;没有危机感,甚至产生自俺麻痹感和优越感。最终,就像温水煮着的青蛙一样,失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终将被淘汰。
  
  作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着实有着自己的远见,为了能使大儿子李泽钜能够顺利接班,传承家业,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培养布局,既言传身教,又提供机会进行实践锻炼,但愿李泽钜能够不负众望,再创家族事业的辉煌,成就华人商业的巨大成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华人新首富李泽钜:财富背后的心理秘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32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30日 上午5:12
下一篇 2020年4月30日 上午7:55

相关推荐

  • 潘晓婷:不是天后,是风一样的女子

      成长史,天后初长成  “我坐在那个椅子上感觉椅子好像三条腿一样,整个人仿佛一直在晃,随时会倒。里面冷气开得很强,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控制自己,我特别怕我会突然打一个冷颤被摄像机镜头拍到… …”

    2020年4月10日
  • 励志人物:刘永好的第一桶金

          年龄:58岁    创业时间: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    第一桶金:鹌鹑养殖    创业2多年的磨练对于俺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俺拥有了创造这…

    2020年6月11日
  • 罗志祥:不要跳着拿东西

          小时候俺每次因为个子不够高,要跳着去拿高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被俺妈骂。    这种经验应该是很多人都有的。因为那样很危险,您可能会因为落地脚没踩稳就受伤;有一次在壁橱里被…

    2020年6月4日
  •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

          从贫寒的身世,到中国首富;从一家深圳小厂,到行业翘楚;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新能源大王;从一名普通的中国企业家,到巴菲特眼中“真正的明星”,&…

    2020年5月26日
  • 张向东:一路朝西

      骑行或创业都是张向东寻找自我的方式,选择去哪里骑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上路,在路上与不同的风景遇见。

    2020年5月6日
  • 陈一舟:创业成功三要素

          211年5月4日,陈一舟终于站在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前,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敲完上市钟后,他花了88美元,在纽约的一家二手商店给自己买了块手表,作为奖励。当然,他喜欢&l…

    2020年5月23日
  • 途牛网CEO于敦德,有一种青春叫永不放弃

        80后、上市公司CEO、不善言辞是于敦德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25岁,创办途牛旅游网;30岁,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今年33岁,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他说:“人生从来没有捷径,追求梦想需要有一股子敢拼敢闯的牛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2020年4月14日
  • “打工皇帝”唐骏:可以平凡,但绝不平庸

        【人物名片】唐骏,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现任微创(中国)董事长。

    2020年3月28日
  • 胡立阳:俺如何出人头地

          很多业务员认为自己很努力工作,俺会说:“您很努力吗?可是您并没有讲话讲到嘴巴流血呀。”    俺天生乐观,记得小时候跟别人打架,打到上下排牙齿都…

    2020年4月22日
  • 韩坤:从民警到创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现在估值超30亿美元

        【人物名片】韩坤,一下科技创始人兼CEO。  在风头强劲的短视频领域,韩坤连续推出了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爆品,被誉为“移动视频教父”。他始终保持创业精神,不停奔跑,不断变换赛道,打造出一个多彩的视频帝国。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