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的真实面目

    商界大佬从来不乏励志故事傍身,但那些你可能早已腻歪的戏剧化桥段,才不是这个群体的真实面目。职场鸡汤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味麻醉剂,他们最接近内心的想法,永远只会在以下三个场合才会披露出来,那就是:

  

  

  商界大佬从来不乏励志故事傍身,但那些您可能早已腻歪的戏剧化桥段,才不是这个群体的真实面目。职场鸡汤对于您来说,只是一味麻醉剂,他们最接近内心的想法,永远只会在以下三个场合才会披露出来,那就是:

  开会,开会,开会。

  不过,在近距离观察他们如何在开会时手舞足蹈之前,先暂时忘掉那些畅销书以及教科书上的开会议事原则吧,这套紧密的舶来标准,大部分时候在他们那里无效,少部分时候被用来证明下属这样做是无效的。

  他们在开会时,狷狂、谦卑、偏执、无力、冗长而匆匆忙忙,偶尔还会被下属认为是专业主义的撒旦。但他们有他们的理由,中国式的和个人式的理由。事实上,如果他们的会不这么开,他们在中国商界的地位,很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样子。这才是为什么,俺们提醒您一定要看清他们开会时一举一动的原因。

  黄光裕习惯晚上开会,他的工作常态是中午上班,天亮下班,公司的会议与汇报都围绕着这个周期转。有的员工汇报,得等他一夜,第二天上班还得打卡。

  媒体报道说,“黄光裕太狂躁了,开会时甚至有人吓得腿发抖”,“有时俺们在会议室开会,黄光裕就用摄像头听和看着俺们开。所以,俺们开会时压力特别大”。

  马云也是一个喜欢连夜开会的人。刚创业时,马云有了什么点子,一通电话,十分钟后就在家开会。在马云夫人的回忆文章中,她要半夜下厨做夜宵,他们的儿子也成了连夜开会的“牺牲品”。那时,马云家里一挤就是三十多号人开会,满屋子烟雾缭绕像个毒气室,儿子被关在房里不能出来。

  “吃饭的时候跟俺们一起吃工作餐,这样一来,儿子就长得越来越像他爸爸,瘦骨嶙峋,像根火柴棍支起一个大脑袋。”

  也因为疏于沟通,马云的儿子后来染上网瘾,马云夫人不得不辞职回家全职照顾。这就是马云坚持不投资网游的个人化原因。不过往回追溯,如果没有连夜开会,可能这场着名的家庭挫折就不会发生。

  从《毛泽东选集》中寻找企业管理方法的柳传志,其治下的联想集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逢1——2多人的大型活动,必定开场全场唱《联想之歌》,结束齐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项规则在24年被打破。当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开会时就多了一些外国面孔,“老外唱得怪怪的”,柳传志说。

  同时被打破的开会规矩是迟到罚站。柳传志说:“静默地看他站一分钟,有点儿像默哀一样,其实是挺难受的一件事情。第一次罚站的这个人,订了这个制度,被罚的这个人是俺的一个老领导,是原来计算所科技处的一个老处长,他撞到枪口上了,所以罚他站的时候,您想他站了一身汗,俺在这儿坐着一身汗,后来俺跟他说:“老吴今天晚上俺到您们家去,给您站一分钟,您非得在这儿站一分钟不可……”柳传志也被罚过,一次是因为被关在电梯里,那时没有手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认罚。24年以后,这项开会制度也取消了。

  而公认脾气不好的任正非,开会之前反倒会调节一下气氛:鼓动大家讲笑话。多家媒体引述华为前工程师李剑波回忆,每次高层开会,任正非都会在开会之前说,今天谁先讲一个笑话?

  暴风骤雨还有后面。

  一开会,许多您想不到的事就来了。

  比如,俞敏洪口才好,但新东方高层一开会,很多时候都说不上话。新东方高层开会大家各持己见,甚至拿“骂”他来取得统一意见时,俞敏洪都不怕,但一面对老太太也就是俞敏洪的母亲,他就束手无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俞敏洪的母亲在新东方身居高位。

  媒体报道说,老太太的口才比俞敏洪好上1倍,内容从拿执照到办餐饮店,地点从新东方的传达室到俞敏洪的办公室,对象从CEO王强到各级员工,最后总结:“您们就知道在上面瞎折腾,搞什么股份制,一套一套大道理俺不懂,但下面的事情关心过没有?您们根本不懂管理!”

  要是被俞敏洪逼急了,老太太一句话砸过来:“俺现在不是您俞敏洪的母亲,俺是新东方的母亲!”要是俞敏洪还敢说话,老太太就会喊出来:“老虎(俞敏洪的小名),您不要俺,俺自己住老年公寓去,反正您不要俺了!”

  俞敏洪只好乖乖不出声了。

  再比如,陌陌科技CEO唐岩根本不关心开会的事。在网易工作时,每次开会别人做几十页PPT汇报,他用四个字概括:粉饰太平。他从网易总编辑的位置离开,也有这样的考虑。唐岩理解的总编生活就是:“中午上班,秘书把房间打开,茶泡上,开启空调,然后就是盖章。开会有什么意思?”

  他顶多就是开会时打开投影仪大声提意见:“这儿照片太多了,不行。”

  这种“开会无用派”的成员还包括史玉柱。媒体披露他基本只跟研发团队开会,而且他希望研发部门对他的依赖再降低一些。

  至于雷军,更是直接说:“从不开会决策。”他的理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迭代是以星期来计算的,速度和节奏完全不一样。别说开会,连决策都不发邮件,都在手机上解决。在创业初期,他们也开会,雷军主要说的三句话是“这个点很好”、“速度碉堡了”、“后盖太有金属感了”。

  一个颇为戏剧性的细节是,有一次小米公司搬家,雷军不知道搬家之后的地址,还会专门打电话去问,这就更别谈去公司开会了。

  相对来说,这些互联网新贵们,正在改变中国商界的开会风气。传统行业事实存在着偏执决策,黄光裕就可以因为下属开会的一个不同意见,把人赶出会场,但在互联网企业,任何人都可以打断李彦宏的讲话,李彦宏也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听取介绍,实在忍不住了才会发问。

  不过这些商业新生代也有自己的会议规则:某次例会,主讲人讲完后大家都在鼓掌,但李彦宏说了一句,“没有结论”。他讨论什么都需要您有结论,而不只是过程。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商界大佬的真实面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1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5日 上午7:39
下一篇 2020年4月5日 上午8:11

相关推荐

  • 励志人物: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

      后面的17篇文章分别介绍这17为励志人物的财富故事,看他们怎样挖掘他们的提一桶金,来开启他们的财富人生。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成功要素,为我们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2020年6月10日
  • 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

          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    “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

    2020年5月10日
  • 张亚勤:识谱才能唱更多歌

          有一本名为《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的书里这样介绍他: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

    2020年5月12日
  • 失聪女孩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博士:生活的挑战都是命运的馈赠

        今年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录取名单中,一个名叫江梦南的26岁女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2020年3月29日
  • 励志人物:周成建的第一桶金

          周成建    年龄:44年    创业时间:1982年创立服装纽扣厂    第一桶金:衣服加工    钱不是目标,不是结果,也不是消费品,而是成就事业的工具。    周…

    2020年6月12日
  • 歌手朴树成长史:北大教授的孩子不考大学

      朴树要开演唱会了。前几天,他妻子收到一条短信,要她的银行账号。  “我们也不知道票多少钱,就想给她打五千块钱过去,买两张应该够了吧?”76岁的北京大学退休教授濮祖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怕儿子生气,不敢直接问他。

    2020年4月17日
  • 励志人物:江南春的第一桶金

          江南春    年龄:36岁    创业时间:1994年创立永怡传播    第一桶金:广告销售    最终您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

    2020年6月12日
  • 那些高考落榜的名人们,如何逆袭人生?

      其实,一次成绩甚至几年的求学经历,并不足以决定人生。看看名人们的高考故事吧,或许能获取新的能量!

    2020年4月8日
  • 王宝强:青春励志向前进

    “傻根”、“阿炳”、“许三多”,一个曾经的群众演员,却在近两年迅速成为了中国最当红的演艺明星之一,这其间付出的甘苦只有他自己清楚。刚完成电视剧《烈火男儿》拍摄的王宝强,带着自传《向…

    2020年6月18日
  • 途牛网CEO于敦德,有一种青春叫永不放弃

        80后、上市公司CEO、不善言辞是于敦德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25岁,创办途牛旅游网;30岁,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今年33岁,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他说:“人生从来没有捷径,追求梦想需要有一股子敢拼敢闯的牛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