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前世今生

传说,姜太公是对联的始祖。说的是姜太公封了诸神之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没有封到神,整日对姜太公唠唠叨叨,争着要神位,总是在告“枕头状”。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导:“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嚕地,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当即跳下床来,高兴地手足舞蹈,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哪晓得,老百姓却对她恨得要命,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裕的地方,也因为有了她的到来而变穷了。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承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议事,并亲笔书下:“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扫慑扫帚星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回避穷神,图个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对联,杜绝穷神来袭。

古时候还有说,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的是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挂在大门上,以后,逐渐将联语写于红纸上,这样对联便从桃符演变而来。有记载说,“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最早的一副符合规格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新年时写在桃符上的。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焕然一新。这种春联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副对联是:“万里东风临故国,满园花朵发新蓉。”那是四十年代末,贴在我启蒙小学草屋的两扇木门上的,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他是我的姑父,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我在他那里上学可以免交学费。在那儿读书的几年里,大门上那副对联一直未换,只是每到过年时,先生用红纸把对文重新书写一遍。这也许是先生的得意之作,这副对联的联意贴切地融入到学堂氛围里,文字里饱含着先生对满园花朵的期盼,寒来暑往,迎新送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联多是:“艰苦朴素勤俭办社,豪迈昂扬人定胜天” 、“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在人们心中传递着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响往。每年正月踏雪拜年,到处萦绕着浓浓的年味,大街小巷着漫天雪花飞舞,映衬着红红的春联,我最喜欢挨家挨户地看春联,看到好的书法和新颖的文字,总要驻足良久,默读数遍。

七十年代,我到单位工作,闲暇时经常练习书法,毛笔字在村里小有名气。每到腊月二十几,村里许多人家总喊我去他们家写春联。热情好客的农民待我如同贵宾,堂屋里烧着旺旺的火盆,泡着茶,还端来花生、瓜子。仅管屋外飘着雪花,但屋里却春意盎然。一家总要写上十几副春联,大门、房门、堂前柱子上、厨房、后门……都要写。这个时期写的春联都以毛主席诗词为主。我用隶书写了一副大对子“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盪风雷激”,这副对子贴在堂前三米多高的柱子上,真的很气派!大门上写“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它地方分别写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画为桥”,这些都是当年过革命化春节时期常写的。腊月里家家都在忙碌,杀猪熬糖做包子,村子里连空气里都迷漫着浓郁的年味。写完对子,我被乡亲们留下来喝杀猪酒,常常带着微醺回家,仅管飘零的生活有太多的苦涩,但却收获了许多快乐,至今难忘那飘逝的青葱岁月和淳朴好客的乡亲。

“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人们赞美改革,讴歌开放,春联也越写越有豪情。“万里山河添异彩,千年历史写新篇。”大街小巷,到处都蓬勃着憧景四个现代化的激情。

近十几年,全国和我市常搞春联比赛,我乐于参与,获奖不少。还参加组织书法家上街写春联送春联活动,红红的春联在寒风里飞舞,即是外面飘着雪花,前来争要春联的人络绎不绝。天虽寒冷,但我们内心很温暖。从心底里感受到开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好一个:“彩灯辞旧岁岁月红火;瑞雪迎新春春光妖娆。”的情景。一副副春联飘向千家万户。又是一年新春到,“羊开三泰,泽及盐城兴鸿业;猴奋千钧,庇佑神州奔小康。”。

由写春联、送春联,我体会到,春联是人和岁月情感的交流,它让人的内心很开阔,也很舒展。也从中见证了人们,对手写春联这种独特文化瑰宝热衷的程度。

(‘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春联的前世今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4764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上午5:24
下一篇 2019年10月23日 上午8:26

相关推荐

  • 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

    2019年10月21日
  • 拜年的由来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

    2019年10月21日
  • 圣诞节的由来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

    2019年10月19日
  •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分,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

    2020年3月24日
  • 什么是“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

    2019年10月22日
  • 万圣节的起源(来由)

    在外国的西方国家,每逢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语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翻译为:万圣节之夜。 关于万圣…

    2020年9月12日
  • 万圣节的由来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2019年10月20日
  • 小寒(Lesser Cold)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寒(Lesser Col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传统上为冬季第五个节气。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85°至3°的一段时间,约14.7日,每年从1月5日(或6日)开始,至1月2日…

    2020年3月16日
  • 记者节的由来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

    2019年10月22日
  •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阳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一般为我国气候最热的时候。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

    2020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