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压岁钱”从何而来?传说有二:

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二说,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每逢春节,长者往往要给晚辈们压岁钱,而且多用一些连号的新纸币,这个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习俗缘由何在,为什么要用连号的新纸币,恐怕很少有人知晓.

压岁钱由来已久,古称"厌胜钱"、"压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在钱币系列中,它被归为花钱类.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出现压岁钱,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钱的正面多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还有的正面为钱文,背面为祥瑞图案,如"北斗七星"、"龟蛇"、"生肖"等纹饰.唐朝时期,宫廷盛行春节散钱,当时人们把春节这天作为立春日,在宫内相互朝拜.而当时在民间还没有拜年的习俗.宋元以后,春节被定为正月初一,春节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者赐小儿者钱,亦谓之压岁钱."明清时期,长者用红绳串连着压岁钱送与晚辈.民国时期,方孔圆钱基本取消,长辈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作为压岁钱,其寓为"长命百岁",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者喜欢选用连号的新纸钞赐予晚辈,有"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之意,这种送连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到清代,才有儿童庆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至民国,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铜元,以示“长命百岁”,建国后才用纸币,以示祝福.

(‘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压岁钱的来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4759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20日 下午11:58
下一篇 2019年10月21日 上午4:01

相关推荐

  •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

    2019年10月20日
  • 八月八日爸爸节

    爸爸节,即每年8月8号。1945年,为了颂扬、纪念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设立。 简介 爸爸节,即父亲节,每年公历的8月8号,是新中国之前设定的父亲节,…

    2019年10月22日
  •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

    2019年10月20日
  • 万圣节的由来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

    2019年10月20日
  • 什么是寡妇年呢?2007年是寡妇年吗?

    有关寡年的说法有很多很多种,其中,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是,寡年无春,不宜结婚。 所谓寡年,也就是农历当年没有节气“立春”。25年的“立春”正好赶在了农历猴年的岁尾腊月廿四,俗称年前打…

    2020年3月11日
  • 儿童节的由来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

    2019年10月20日
  • 世界人口日的由来以及历年来主题

    1987年7月11日,地球上人口达到5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人口日子,199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就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

    2020年7月8日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九月底(西历1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1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0年3月17日
  • 平安夜

    平安夜(silent Night),又称圣诞夜(Christmas Eve),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会是圣诞节日庆祝节日之一。传统教会的圣诞期在平安夜开始。除…

    2019年10月22日
  • 冬至的起源与传说

    冬至,是我国传统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亚岁”、“冬节”、“长至节”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