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说起《增广贤文》,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了。这是一本古代的奇书,里面有大量句子流传在民间,经久不衰,甚至现在还是很多人的“处世哲学”。

相比《菜根谭》、《小窗幽记》、《闲情偶寄》那些偏向“伟光正”的格言类古籍,《增广贤文》显得更加现实,显得更加冷峻,有时候甚至完全撕去了温情的外衣,直指利益的根本,使人不只是“茅塞顿开”,甚至有“细思极恐”之感。

那么《增广贤文》值得阅读吗?我的观点是值得一读,但未必要按照《增广贤文》的说法来一一遵守。毕竟,《增广贤文》是古人的世界观,未必符合现实,所以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看古典名著的读书人。今天就和朋友们聊聊《增广贤文》的读后感:“要知晓世故,也要保持善良之心”。喜欢读书的朋友们记得关注我哦。

《增广贤文》不像《菜根谭》那样,没有对全书做“修身”、“应酬”等门类的划分,而更像是一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只不过,《增广贤文》所注重的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而非文字上的生动华丽了。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增广贤文》,大概便是《红楼梦》中那副大名鼎鼎的对联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增广贤文》所要谈的是社会人情,所针对的是乃是古代那种“人情社会”或者说“人情江湖”,故而相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加犀利而尖锐。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比如,《增广贤文》说:“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不吃嗟来之食,那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但前一句“廉官可酌贪泉水”,就有些与传统违背了。

以儒家传统而言,古人所接受的教育乃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为什么这里强调好官也可以与贪官同流合污呢?显然,这观点受到了道家那种“和光同尘”的思想,重心在于保护自身。

《增广贤文》认为,在古代那种贪官横行的环境下,“廉官”没必要太过撇清自己,不然就会陷入孤立和遍地是敌的难堪中。这是一种消极的自保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是落后思想,却说出了一部分古代官员的心声。

而且“廉官可酌贪泉水”,依旧强调“廉官”,可见《增广贤文》并非看不见“廉”与“贪”谁善谁恶谁美谁丑。只是,它更在乎“廉官”的生存环境,更倾向于“穷则独善其身”的避世理念。

这种理念,显然不会被心怀国家百姓的正人君子所接受,不会是中华文化积极进取,不惮于荆棘苦难的主流。但这种观点,确实也在过去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再比如,《增广贤文》对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有着犀利而深刻的认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世上的父母大概都一样,对于子女总是说不出的宠爱乃至于溺爱。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父母真的是为子女做牛做马,从孩子出生到孩子结婚,从带孩子到带孩子的孩子,一辈子劳劳碌碌,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

而子女呢,虽然多数都懂得感恩,但对于父母的感情,终究没有对他们的子女的感情深。换句话说,世上有不少不孝的子女,却很少见到狠心的爹娘,正是“虎毒不食儿”之意。

正是因为看到世人为子女太过操劳,做牛做马而不肯有一日休息,《增广贤文》强调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做父母的,要注意自己多享受一下,没必要为子女存着钱,不然到头来自己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收获。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显然,这也是《增广贤文》比较世故的一面,比较“自私”的一面。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父母为子女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所谓“母慈子孝”,古代社会一向推崇所谓“贤妻良母”,而想要得到“良母”的评价,便需要父母付出许多东西,这正是《增广贤文》所不认同的。

当然,《增广贤文》也有许多比较正面的信息,比如“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再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再比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此外,《增广贤文》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观点。比如,《增广贤文》前一秒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是强调金钱没用,做人要仁义为先。后一秒又说:“贫居闹世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又是强调金钱第一,做人还是要赚钱为大。

显然,《增广贤文》并非是一个人的观点,也并非一时的观点,更多是根据现实情况而随机应变,故而态度便有不同的差异。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所以,我们现代人在阅读《增广贤文》的时候,也要有所抉择,既要知道社会的一些人情世故,也要保持一颗善良心。说白了,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了,毕竟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的。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75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0日 下午10:08
下一篇 2024年6月11日 上午2:09

相关推荐

  • 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坚持党对工作的领导)

    近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内容感触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文章的第一句,就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指出,各个领…

    2024年8月19日
  • 辉煌中国观后感600字,共创美好梦

    《辉煌中国》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一共有六集,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和《开放中国》。它一步一步的…

    2024年5月9日
  • 空城计读后感,诸葛亮是个失败的英雄

    说起《空城计》可谓妇孺皆知,我从小学读到如今而立之年,同样的文字,却仿佛读出不一样的故事,其中的思想变化,真应了那句禅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诸葛亮的《…

    2024年6月10日
  • 青衫取醉小说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最近书荒,无意中看到了一本非常神奇的小说。 这是一本散发着奇怪魔性的书,我们明明知道它就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是却依然忍俊不禁地想看下去,更为神奇的是事后仔细想想竟然发现说的还…

    2023年11月13日
  • 读后感1500字《人间失格》读后感

       “三张照片,三篇手记”,书不厚,若投入,三小时足矣!    电影版的《人间失格》我是很早就看过的,依稀记得是大二,只记得画面阴郁,似乎讲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沦落生活,伪装,不羁…

    2023年12月20日
  •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1000字,你在为自己工作

      第1章“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让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态度,既要保持乐观,又要面对现实,并重新为自己这样定义:我是自己人生的CEO。工作既是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之一,而我们除了和家…

    2023年12月2日
  •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

    2024年7月10日
  • 失落的一角(值得一读再读的一本好书)

    最近在书店读到了一本用简单线条描绘的绘本——《失落的一角》,故事简短却充满哲思,富有禅意……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1974年《爱心树》的出版轰动文…

    2024年8月1日
  • 唐太宗李世民观后感(陪伴80后整个童年的连续剧)

    大概每一位80后都记得,当年这部万人空巷,结合了两岸三地优秀演员演绎的一代帝王传奇《唐太宗李世民》。 这部剧于1994年由陕西卫视首播,短短54集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跌宕起伏的一生,…

    2024年5月11日
  • 三国演义的作者详细介绍

    再次研读三国演义这部书,做到每段文字,每个关键字都琢磨琢磨。这里先看看作者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202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