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说起《增广贤文》,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了。这是一本古代的奇书,里面有大量句子流传在民间,经久不衰,甚至现在还是很多人的“处世哲学”。

相比《菜根谭》、《小窗幽记》、《闲情偶寄》那些偏向“伟光正”的格言类古籍,《增广贤文》显得更加现实,显得更加冷峻,有时候甚至完全撕去了温情的外衣,直指利益的根本,使人不只是“茅塞顿开”,甚至有“细思极恐”之感。

那么《增广贤文》值得阅读吗?我的观点是值得一读,但未必要按照《增广贤文》的说法来一一遵守。毕竟,《增广贤文》是古人的世界观,未必符合现实,所以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看古典名著的读书人。今天就和朋友们聊聊《增广贤文》的读后感:“要知晓世故,也要保持善良之心”。喜欢读书的朋友们记得关注我哦。

《增广贤文》不像《菜根谭》那样,没有对全书做“修身”、“应酬”等门类的划分,而更像是一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只不过,《增广贤文》所注重的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而非文字上的生动华丽了。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增广贤文》,大概便是《红楼梦》中那副大名鼎鼎的对联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增广贤文》所要谈的是社会人情,所针对的是乃是古代那种“人情社会”或者说“人情江湖”,故而相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加犀利而尖锐。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比如,《增广贤文》说:“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不吃嗟来之食,那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但前一句“廉官可酌贪泉水”,就有些与传统违背了。

以儒家传统而言,古人所接受的教育乃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为什么这里强调好官也可以与贪官同流合污呢?显然,这观点受到了道家那种“和光同尘”的思想,重心在于保护自身。

《增广贤文》认为,在古代那种贪官横行的环境下,“廉官”没必要太过撇清自己,不然就会陷入孤立和遍地是敌的难堪中。这是一种消极的自保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是落后思想,却说出了一部分古代官员的心声。

而且“廉官可酌贪泉水”,依旧强调“廉官”,可见《增广贤文》并非看不见“廉”与“贪”谁善谁恶谁美谁丑。只是,它更在乎“廉官”的生存环境,更倾向于“穷则独善其身”的避世理念。

这种理念,显然不会被心怀国家百姓的正人君子所接受,不会是中华文化积极进取,不惮于荆棘苦难的主流。但这种观点,确实也在过去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再比如,《增广贤文》对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有着犀利而深刻的认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世上的父母大概都一样,对于子女总是说不出的宠爱乃至于溺爱。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父母真的是为子女做牛做马,从孩子出生到孩子结婚,从带孩子到带孩子的孩子,一辈子劳劳碌碌,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

而子女呢,虽然多数都懂得感恩,但对于父母的感情,终究没有对他们的子女的感情深。换句话说,世上有不少不孝的子女,却很少见到狠心的爹娘,正是“虎毒不食儿”之意。

正是因为看到世人为子女太过操劳,做牛做马而不肯有一日休息,《增广贤文》强调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做父母的,要注意自己多享受一下,没必要为子女存着钱,不然到头来自己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收获。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显然,这也是《增广贤文》比较世故的一面,比较“自私”的一面。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父母为子女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所谓“母慈子孝”,古代社会一向推崇所谓“贤妻良母”,而想要得到“良母”的评价,便需要父母付出许多东西,这正是《增广贤文》所不认同的。

当然,《增广贤文》也有许多比较正面的信息,比如“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再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再比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此外,《增广贤文》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观点。比如,《增广贤文》前一秒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是强调金钱没用,做人要仁义为先。后一秒又说:“贫居闹世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又是强调金钱第一,做人还是要赚钱为大。

显然,《增广贤文》并非是一个人的观点,也并非一时的观点,更多是根据现实情况而随机应变,故而态度便有不同的差异。

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

所以,我们现代人在阅读《增广贤文》的时候,也要有所抉择,既要知道社会的一些人情世故,也要保持一颗善良心。说白了,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了,毕竟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的。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增广贤文读后感,品百味人生,悟处世之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75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0日 下午10:08
下一篇 2024年6月11日 上午2:09

相关推荐

  • 飘读后感(精选3篇)

    《飘》读后感1   《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实践 为背景的爱情小说,小说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以“乱世佳人”斯佳丽…

    2024年3月31日
  • 贝多芬传读后感(在音乐的世界里,所向披靡)

    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成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也如愿他父亲对他的期待。不过他此时受到的音乐教育是凌乱没计划的。17岁左右到维也纳跟从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莫扎特曾预言:…

    2024年6月1日
  • 我渴望长大作文400字四年级(小学优秀作文范文)

    小树渴望变成参天大树,小鱼渴望能够飞翔。而我,渴望长大。 有一次周末,我去上美术班。回家后,我看见一大桶脏衣服,想起妈妈加班忙,就决定帮妈妈洗衣服。我先把洗衣粉拿出来,小心倒进水桶…

    2024年1月23日
  • 小桔灯读后感600字优秀精彩范文

    自从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橘灯》这篇文章,我便激动万分,深深被感动了。这篇文章反映了战争期间一位小姑娘在遭受家庭变故时的镇定、勇敢、乐观和善良。 小姑娘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遭…

    2023年12月9日
  •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800字《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有一种情怀,永不磨灭,那就是爱国;有一种梦想,永不埋没,那就是复兴;有一种关系,永不分割,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国。走出电影院,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我和我的祖国》,一部讲述平凡的人在…

    2023年12月16日
  • 瓦尔登湖读后感(人越清醒,就会越简单)

    “在这一个夏天的下午,当我坐在窗口,鹰在我的林中空地盘旋,野鸽子在疾飞,三三两两地飞入我的眼帘,或者不安地栖息在我屋后的白皮松枝头,向着天空发出一个呼声;一只鱼鹰在水面上啄出一个酒…

    2024年4月12日
  • 伤逝读后感(别高估爱情,别轻贱自己)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手中唯一一部有关爱情的小说,创作于五四运动时期,讲述了特殊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在封建势力的牢笼中,男女主人公打破传统,勇敢追求爱情,最终又败于生活,落的一“…

    2024年4月18日
  • 刘备的身份,为什么说是中山靖王之后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刘备以皇叔自居,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为的是匡扶汉室等等。而中山靖王是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的亲儿子,正经八百的刘邦之后,刘备为什么没有顺杆爬把刘邦这面…

    2024年7月9日
  • 凿壁偷光的意思,凿壁偷光是出自谁的苦学故事

    凿壁偷光,从字面意思看来,自然就是带着家伙,把人家墙壁凿开,采用“三光政策”,把里面的东西偷光了。 这个字义解释,简单直白,基本上概括了现代社会的精神,仿佛有点不讲武德。 不过在古…

    2024年7月9日
  • 刘备简介,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会认为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拥有皇室血脉,拥有皇叔的身份,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上的刘备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用现代话来说像个黑道大哥,低调沉稳讲义气有魅力…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