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回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我少吋上学常在书包里藏着点水果,熟洋芋之类的食物,上课嘴馋时偷着吃。有次我扑在课桌上将书盖着嘴吃洋芋,我想只要老师没看见我的嘴,就不知道我吃东西了。此时柳老师突然停止了伟达定律的的解释,讲起了语文课掩耳盗铃的故事,並点评了一番。我正听得津津有味。柳老师却大声说道;今天的砸钟掩耳者就是张小华。你以为把书拦着你嘴我就不知道你吃东西啦?瞬间整个课堂哄堂大笑。羞得我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此班上同学都叫我掩耳盗铃;我很是生气,但又很无奈,怪谁呢?

  这件事在我少年时心灵里留下极其深刻的络印,一辈子忘不了。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砸它都是要响的。我吃东西整个面部动作是客观存在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一目了然。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引申到生活、工作领域中的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的,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个代价是很惨痛的。所以,别自以为是;别自作聪明,更别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66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4日 上午9:26
下一篇 2024年6月4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左右作文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出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虽贫却从未放弃过读书,他平凡、朴实,又接地气,这也许就是他能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作品的原…

    2024年3月8日
  • 电影《怒潮》观后感200字左右

      电影《怒潮》是由一位平江籍老将军亲自策划创作而成,主要讲述了湖南“马日事变”后革命出现低潮,革命队伍历经磨难并爆发了秋收起义最终取得胜利的史实。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农…

    2024年2月11日
  • 桃花源记读后感(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

    前两天,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触颇深。作者通过一个虚构出来的情节寄托他对社会黑暗现实的否定,也反映了人们想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统治,向往安定,静谧祥和的生活。其中令我印象最深…

    2024年4月20日
  • 围城读书笔记(困住我们的不是城,而是自己)

      1.不学无术的主人公方鸿渐,大学毕业后去欧洲留学四年混了三个学校还没拿到学位证书,最后花钱买了个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丈人知道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在报纸上刊登他的博士照,还为…

    2024年8月1日
  • 七色花故事读后感(看得见的童心童趣)

    “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许下哪七个愿望?” 传说中的七色花? 脑海里一定翻涌出了很多深藏在心底许久的愿望,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多到怎么也数不清的愿望,很认真地罗列出来,排好先后次…

    2024年4月8日
  •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优秀作文范文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了回忆时候,…

    2024年1月27日
  •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败在政治腐败上的一场战役

    我一般不会去看国产剧,也许是我看海外剧看得时间长了,口味刁钻了,就看不起国产剧的水平了,但也不是完全不看,刷到好看的我肯定去看,就像现在的这部电影。 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家里看见他们在…

    2024年4月21日
  • 冷暖灾星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

    《冷暖灾星》,一本名字听着不怎么讨喜,现在连单独封面都没有的少儿读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本书。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图书封面,看这风格就知道是很久以前的了。 《冷暖灾星》是著名儿…

    2024年1月6日
  •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000字优秀精彩范文

    每人都拥有属于本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终身中,我们不断在不时追随自我,不时完善自我,生活就是那麼一种进程。我们既承受热切的祝愿,又承受凶恶的诅咒。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

    2023年12月7日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霍姆林斯…

    202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