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回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我少吋上学常在书包里藏着点水果,熟洋芋之类的食物,上课嘴馋时偷着吃。有次我扑在课桌上将书盖着嘴吃洋芋,我想只要老师没看见我的嘴,就不知道我吃东西了。此时柳老师突然停止了伟达定律的的解释,讲起了语文课掩耳盗铃的故事,並点评了一番。我正听得津津有味。柳老师却大声说道;今天的砸钟掩耳者就是张小华。你以为把书拦着你嘴我就不知道你吃东西啦?瞬间整个课堂哄堂大笑。羞得我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此班上同学都叫我掩耳盗铃;我很是生气,但又很无奈,怪谁呢?

  这件事在我少年时心灵里留下极其深刻的络印,一辈子忘不了。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砸它都是要响的。我吃东西整个面部动作是客观存在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一目了然。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引申到生活、工作领域中的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的,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个代价是很惨痛的。所以,别自以为是;别自作聪明,更别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掩耳盗铃读后感(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66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4日 上午9:26
下一篇 2024年6月4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 热爱生命读后感(任何不珍惜生命都是在犯罪)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了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因脚受了伤被朋友抛弃的情况下,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鞋子破…

    2024年6月9日
  • 吃书妖小说反正我是超能力者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随着网络文学大潮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纷至沓来,各式流派,各种风潮,乱花渐欲迷人眼! 于是我们这些读者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有无数的佳作被埋没在浪潮之中。它们本能成为经典,它们本该…

    2023年11月4日
  • 流浪猫鲍勃(还会有更多人被它们“治愈”)

      流浪猫鲍勃去世了,享年14岁,引来全球范围内的一片惋惜之声。   它是英国伦敦的一只流浪猫。2007年,伦敦街头音乐人詹姆斯·波文收养了它。当时,波文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挣扎在毒…

    2024年6月19日
  • 琐记读后感(鲁迅反对是守旧和愚昧)

      ​导读   《琐记》是课文里没有采用过的文章,而这篇文章却解开了我一个心中之谜,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反对传统文化,其实这一直是几十年以来读者的误解,在先生的很多文章里都有读者认为,…

    2024年4月22日
  • 被告山杠爷观后感(囚车无情人有情)

    黑格尔说“最深刻的悲剧不是善与恶的冲突,而是善与善的冲突”。生活中我们认为善恶冲突是应该的,善与善的冲突却恰恰是最不应该的。如果遇见,我们又当如何抉择呢?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却又没…

    2024年5月13日
  • 道士塔读后感(无知就是原罪)

    还记得高中课程里,有一段讲莫高窟的课程吗?里面提到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王圆箓。他被很多人称为敦煌石窟的罪人! 是啊,佛教圣地为什么要一个道士去管?先不管这个王圆箓有多大能耐,至少他…

    2024年6月4日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

    2024年8月6日
  •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详细导游词,详细路线)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

    2024年2月7日
  • 电影《搜索》观后感:别让网络暴力毁了这个时代

    网络暴力是什么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

    2023年11月28日
  • 红岩读后感(缅怀历史,致敬先烈)

    我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回望解放时期的硝烟,翻开那一部《红岩》; 我站在2021年的中国,回望历史留下的车轮辙印,展开那一部《红岩》所描绘的画面; 我站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回望…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