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作文1000字,(高考满分范文)

在浩浩汤汤的华夏大地上,横亘着一泓游龙。长城,以历史沧桑感和雄奇、阳刚、悲壮的审美特征,辗转于岁月的车轮间,承担了一个进述者的身份,从容地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娓娓道来。

当斑斓的色彩演变为苍青的深沉,它淡褪了流逝的岁月;当坚硬的土石演变为绵亘的路途,它沉淀了瞬变的叹息;当平滑的墙垒演变为凹凸的印迹,它浸濡了零殇的考验。当这一切一切都成为过去,当历史不再留有伤痛,时间不再负担使命,记忆不再承受责任,长城,或许会进入一种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

记得十岁那年去北京,首次见到长城的激动,就将小小的一颗心塞得满满的。那巍峨的高山,苍劲的松柏,气势磅礴的一座座堡垒,都像与生俱来的,深深地烙进我的脑海里。或许,我的长城情结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长大了,再想想,只觉得长城不仅仅是在气势上征服了我,更是在精神上,在思想上,给了我一次巨大的情感冲击,让我从孩提时幼稚、愚昧的空间中走出来,去感受更为广阔、神奇的疆域。

追溯中国的长城史,最早该是在战国时期吧。嬴政这位雄韬伟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早将眼界放到了千年以后——筑长城,巩固边防。“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苦役的归宿似乎总是灭亡。我们听到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悲恸,听到了小吏奴役劳工的鞭笞声,更听到了秦王朝摇摇欲坠的断裂声。然而秦始皇终究是伟大的,将秦、赵、魏三国的长城连成一片,开创了中国修缮长城的先河。

无论哪一个朝代,巩固边防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晁错曾上书汉武帝,大意就是让他管理好长城边事,首先使外夷不敢入侵,才能治国平天下;北魏的高闾也曾奏谏过统治者,大意也是如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人武将早已认清长城的重要性。此时的长城,不仅表现为坚固的防御工具,更深一步地说,是人们那颗希望安定、太平的心的寄托。

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清代。众所周知,清是满族人创立的——也就是前面说的“外夷”。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满人就是越过长城,浩浩荡荡地打败汉族并夺得了天下的。这对于那时的统治者就有一疑问:长城,长城也不过如此,看我大清,还不是轻而易举就攻了进来。这在康熙对蔡元建议修筑长城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康熙,他主张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这就是最坚固屏障了,何必劳民伤财,大兴徭役?看来,我们的这位皇帝还是蛮有人道精神的。可他当时到底是“人道”还是“自傲”,谁人说的清楚?正是由于这样,可以这样说:直到现在人们对于修长城的利弊问题,仍存在激烈的争论。前不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他是站在康熙一派的,起初是很震惊,尔后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像秋雨先生这样的文人墨客,对“人道”的理解应是不肤浅的,或许也就看得很淡。这些,在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书中都可以看出。

然而,我要说的是,我对余先生的看法还是略有微词的。

长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力量的象征。修长城虽然艰难,但到底修起来了,而且修得大气,修得酣畅淋漓,修得让世人叹为观止。这代表什么?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毋庸置疑!我们可以想见,当初那几吨重的巨石是怎样通过两个脆弱的肩膀扛上去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使两块青石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做成这件事也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在人类文明尚未完全开化的古代。中国人民以超乎寻常的坚毅和智慧,用累累的白骨筑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与其说中国的文明开始于黄帝时期,不如说其开始于这里。因为,一个民族文明的真正开端,在于一个民族精神人格真正建立之时。而此时的中国人,已在苛役的折磨下砥砺出了真正光辉的人格,锻造了堂堂正正的民族意识。中国的民族精神正在于此,中华民族的可爱也正在于此。

其次,长城是一座促进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桥梁。正是长城的存在,我国北面极少患事。即便有,中国也是占着上风的;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俯瞰环境,疆域一扩再扩,而这些民族看到中国制度如此先进,中国物产如此丰富,都丝毫不后悔当初的称臣,反而乐于被这样一个国家领导着。而这一切,最初,只是因为长城的气势让睹其真容的人怎敢睥睨!这样一来,长城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了,这是一个有关国与国,族与族的大问题,在今天,可称作是国家大事了——外交关系。由此看来,那时的长城地位,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外交部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超越了某些物质性的东西的。当然,也有民族依旧轻视长城的,但它们的下场,只能由历史去记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长城更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文化,本应是一种提醒和思索。正是由于长城的存在,我们才会去思索一些更深沉的话题。这些话题不只是关于长城本身的。因为,我们在长城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朝代的更迭,疆域的损益,都可以在长城身上找到例证。长城,更应该是一种思索的积淀。正是我们在它身上看到了太多兴衰,那么,我们该怎样才不致于重蹈覆辙?该怎样才能让北方的这座堡垒始终如一,岿然不动?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思索。因此,长城也就成就了文化,文化也就成全了长城。我们不能让文化生态系统荒芜了才去拯救,而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的使命。有人说得好,一个国家最怕的不是失去疆土,不是战乱不堪,亦不是奸人当道,而是文化。只要文化不流失,这个国家就永远不会灭亡。只有当文化真正西去时,也就是这个民族气数已尽时。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工具,也是最犀利的武器。

现在很为长城感到悲哀了,因为今日的长城,其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语矣。现在的它,已经“沦”为人们游览的景地。昨日的古道,今日只看得见满眼的照相机和指手划脚。我们似乎已失去了对远古文化虔诚的尊敬了。

不知道这是长城的悲哀,还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当代人,真要好好反省反省了。

文化,我们都已经抓不住这个词了,不是吗?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关于长城的作文1000字,(高考满分范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1925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5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3年12月5日 上午10:27

相关推荐

  •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在慰蓝的天空下成长》

    偶然的一次郊游,对大自然的亲吻,高高的山冈上,慰蓝的天空下,山是那样的青,天是那么的蓝。当我努力地爬上山顶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的开阔,忘我的大喊一声,我来了!大自然的精华,使我忘记了…

    2023年11月14日
  • 人的一生作文600字《人生路漫漫,从未忘求知》

    小时候,《十万个为什么》是很多孩子枕边的常备读物。为了应付他们层出不穷的问题,长辈们往往不得不搪塞了事。 时光荏苒,曾经的好奇孩童逐渐成长,日趋稳重,他们不再喜欢发问,而是更看重结…

    2023年12月14日
  • 最美的行囊作文800字《你是我最美的行囊》

    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会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根叶相连,血浓于水”,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改变,但骨肉亲情是改变不了的。 亲情,你是我最美的行囊 不管我们的父母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2023年12月20日
  • 美好生活作文1000字(高中满分抒情散文,带点评)

    歌唱生活、歌唱人生 “嗒、嗒、嗒……”音乐声闪入我的耳帘,击碎了我的梦,我不情愿地挑起眼皮,在黑暗中摸索着,拍地一声抓起了那个东西—闹钟,一把挥到眼前,盯着…

    2023年10月31日
  • 和谐作文1000字《爱护动物,同建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动物与人类本就是一体的,不可与动物为敌。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采,许多动物伙伴,免得流离失所有的,甚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让我们不禁扼腕叹息,叹息于那些,…

    2023年11月9日
  • 窗外的作文600字《窗外依旧美好》

    静好岁月缓缓流淌,徜徉在清浅流年的光影里,阳光轻吻着脸颊,微风抚过青春里明媚的忧伤。这样简单明净的日子里,我努力追寻着生命中的那抹温暖,努力地想要从生命的窗口里,望见那最美的一片风…

    2023年12月14日
  • 以微笑为话题的作文2篇高考满分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 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也刷着“生活在别处”的字样。我曾经长久地喜欢这些闪光的句子,它们无不阐述着一个道理:生活需要乐观,需要微笑。 悲观者…

    2023年11月15日
  • 铭记作文800字《那份铭记,勒石刻碑》

    一个民族如果忘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总得铭记一些东西,深入血脉,深入骨髓,消退不了,淡忘不了。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在沈阳抗…

    2023年12月18日
  • 写学校一棵树600字《校园里的一棵树》

    岁月如梭,时光却似箭,见到这一话题讨论,我感觉我有无数的话想说,一股脑地想涌上来。 想到在临近高考考试之时,我的复习武器便是校园里的那棵树吧。 在我高中三年,就是那棵树,可以真的算…

    2023年12月23日
  • 旧书作文800字《读旧书,提素养》

    枕边的这本《宋词三百首》称得上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旧书,可是,对我来说,这本旧书的魅力绝对不亚于任何新书。 诗词曲赋,独爱宋词。因为唐诗偏向于大气,汉赋侧重于堆砌,元曲倾向于惨淡,唯有…

    202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