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得到的人生哲理

今天礼拜天,闲来无事,又拿出那本我买了许久的书来看,《于丹(论语 )心得》看这本书会给人很多的启示,可能很多人对她很陌生,很多人很喜欢,也有很多人听说过不是很了解。

我第一次听说于丹这个人,还是在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仔细看到她的时候是在很多年前一次电视上,香港明珠台,讲得很好,就是长得太寒酸了点,不过那并不影响什么?因为我已经喜欢上了她。她写的那些成了我闲暇无事之时的必看书,看到了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注解,深感自己的浅薄。这可能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佛家有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小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 这样又走了二十里,实在是忍不住 了, 就问老和尚说:“师傅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淡淡的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啊?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什么叫“仁者无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是就小了.

就好像我一样以前没事的时候老是喜欢写些关于情感方面的话题很多朋友就说我写得太伤感叫我少写点,哈哈现在我听从他们的话让我慢慢的来改变我的方式,我听从朋友话也是因为他们自然有他们的见解吧。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闲聊,我一个同事就说到于丹。

有人说《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而她的《于丹论语心得》却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古代与当今的边缘,谁说不是呢,她用白话诠释了经典同时又以经典诠释了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于丹的“天地人之道”就让我领略到了这样一种智慧,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一种感觉一种宽容、一种关爱与了解, 一种“平和”的心态。所以说,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就会看得更加透彻,就会为我们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一如于丹“心灵之道”所言,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她告诫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遗憾时,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现实,承认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把有限的情感与才华,留在最应该用的地方,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就像那位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敌人,说得更为直接点,是用从容战胜了自己,是用坦荡的心境与宽广的胸怀弥补我们先天的缺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很多困惑,论语”为人处世”的三种态度给我们提供了正确方法,用你我的公正,用你我的率直,用你我的耿介,用你我的磊落,用我们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一切。还有就是要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快乐的心阳光般辐射着他人,让身边的人一样快乐着。

于丹所谈的“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 个淡定的起点, 给我们一个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书中有一段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很是经典。袖千天,圣干地, 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很 多的规则和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自己行为的拓展,也如论语中所讲,人“心中有眼中就有”。一天充足的阳光、 二杯热气腾腾的茶,这些表面看来或许毫无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为自己设定的关于理想的那个淡定。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于丹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偏妄,损矣。为人正直,坦荡刚正,顶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射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宽容的朋友,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 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一种宽容来得恒久。更容易让我们从内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 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可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偏辟、善柔、偏妄三种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他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优柔寡断的朋友往往会干扰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而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 往往会让你我付出惨痛的代价。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论语心得》 , 不正是这样一位正直、坦率、 宽容的朋友吗 ?

孔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与借鉴之处,我们从小就应该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历练,我们逐渐地提升自己、有所感悟,这样就走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这个,首先是内在的立,有了成熟的思想,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可以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四十不惑之年,能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你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五十知天命之年,关键在于-个“知”字,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一切。“耳顺”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无怨无悔。

掩卷长思,这就是论语,这就是圣人的智慧,也是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带给我的体会与感悟一道不远人, 道真的不远人。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得到的人生哲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52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5日 下午6:45
下一篇 2024年5月25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

  • 青春之歌读后感1000字优秀精选范文

    清晨,一列平沈通车,从北平向东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飞快地闪了过去。 一个素净、沉郁的少女独坐着,她的行李…

    2023年12月10日
  •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问的是世界,也是人生

    名人的出名在于什么?是在于它的名还是在于它的利,又或者两者都不是。说是纯粹的名或是纯粹的利都显得太苍白。在我看来,做名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长长见识,无非就这样而已。 这本书其中的精…

    2024年5月29日
  • 童年读后感400字(苦难的人间)

    童年是欢乐的,童年是五彩斑斓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值得回忆、珍惜的地方。但读完《童年》后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充满回忆的。 《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

    2024年3月14日
  • 千与千寻观后感(寻找美好的心)

    爱情,是会延续,会散开的。爱是纯真,有灵性的。 这部电影给我出现的是一个充溢爱与天真的童话世界。生活中我们所等待的,所向往的,都会在这里寻觅到。 荻野千寻,一个仁慈、心爱的女孩,在…

    2024年5月2日
  • 唐人街探案3观后感,我给你打满分

    今天看了唐人街探案3,整部电影元素有很多,侦探、喜剧、日本文化、唐街系列故事线、彩蛋。 首先电影整体剧情分两条线发展,一条是秦风、唐仁解开密室杀人事件,另一条是Q组织浮出水面。侦探…

    2024年3月30日
  • 宇宙无敌水哥小说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最近北方的天气也愈加炎热起来,燥热的空气,炙热的阳光加上炎热到爆的空气,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慵懒起来。 这样的日子,无数的人只想懒洋洋地躺在家中,一杯冰水,一块凉凉的西瓜,一本适合消磨…

    2024年2月1日
  • 飞凌小说天庐风云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越来越怀念昔日的时光,过往的点点滴滴都成为记忆中的美好,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作品似乎也成为了美酒,越来越成为我们心中的永恒的经典。 今天我们…

    2023年11月11日
  • 朱允炆简介,朱允炆执政4年的资料

    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之侄,大明的第二位君王,在位4年,年号建文。朱允炆,也许是大明16位帝王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位了。 朱棣的一场“奉天靖难”,消散的不仅仅是朱允…

    2024年6月25日
  • 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

    对于我们不少人而言,都对猫有一种特别喜爱的情感,因为猫咪有多可爱,包括我的叔叔,一听说婶婶威胁他,说把他的猫宰了,就立马飞奔回家。 与此相反,鲁迅对猫就是特别地反感,不但“憎恨”这…

    2024年4月21日
  • 观地球有感的作文1000字,《流浪地球》观后感

    2020年即将进入年终岁尾,小雪节气也已进入了尾声,严寒的天气仍在加深,一点没有减缓一些的味道。济南,这个北方少有的颇有江南韵味的泉水之城,即将进入冰封模式。天气虽冷,人的心却很是…

    202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