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如何写好作文_小学生写作指导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实施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五、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小学一年级如何写好作文_小学生写作指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174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8日 下午9:18
下一篇 2023年11月8日 下午10:26

相关推荐

  •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三个方法

    大自然物换星移、雨雪云雾,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人们生活的一些环境。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一种美使人们触景生情,或赞扬、或感叹,并想用语言文字将这美景及瞬间的感情记录下来,这便是写景作…

    2023年10月27日
  • 写景作文公式结构带例文(写景的作文框架怎么写)

    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不胜收,家乡四季的景色也令人陶醉。这些景物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也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当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定景作文时,却又无从下笔,满肚子的话不知从哪…

    2023年12月1日
  • 记叙文写作技巧:如何使记叙文生动感人

    (1)积累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

    2024年10月13日
  • 议论文训练议例的方法:例证法

    例证法是议论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之一。在运用例子证明观点时,一定要对所举事例围绕论点进行分析议论,这就是议例。根据评议事例的水平,可以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是对事例的简要议…

    2025年1月3日
  • 怎样写好作文_作文经验

    怎样写好作文_作文经验 一、多读 是指要不断大量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多阅读各种书籍的知识收取,阅读越多,内容越广对我们的写作提高的能力就越大。多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立意选取材料…

    2023年12月22日
  • 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_如何写好记叙文

    记叙文开头写作技巧_如何写好记叙文 1、悬念式开头 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以&l…

    2024年8月24日
  • 如何写作,看看我的写作秘笈

    如何写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起了这个名字,我就尝试着写一下。 这都是我自己的写作心得,我只是从一般的逻辑思维来说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总结和感受,你用上用不上,要看你的情况。 1…

    2023年10月5日
  • 高中生写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

    高中生写写景散文的四大技巧 在写景散文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筑一篇优秀的散文。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清代学者王夫之说:“…

    2024年4月20日
  • 如何起作文题目?_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作文,标题也很重要,以下是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如何起作文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今天教大家一种超冷门的起高分作文标题的方法:回目式标题。没听说过?没关系,看完这篇…

    2024年8月4日
  • 在高考作文中不要犯的6个错误_高考作文指导

    一、忌逆情背理 有些论据单独来看并没有什麽不妥,甚至认为是很恰当的,但是细致推敲却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与读者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抵触,难以产生道义上的力量。这种论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