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天气越来越冷了。突然好想家,好怀念一家人围炉而坐、暖烘烘的画面。曾经稀松平常的日子,回想起来是那么简单而又安心。

正如张昌华说的那句话:“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决定再看一遍范立欣导演的电影《归途列车》,越来越喜欢看一些纪实的影片,记忆里或许永远挥之不去那一抹背井离乡的惆怅。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异乡的孤独感随着窗台的夜风阵阵袭来。虽然已是第五个年头,可我仍然无法依靠自己的理念去看待这个熟悉的地方。

若一个地方没有亲人,再是有了家资,大概也不能算作归属吧。

《归途列车》是由范立欣执导,张昌华、陈素琴、张丽琴主演的一个纪录片,讲述了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挣钱支持子女的学业来到广州打工,但女儿丽琴最终选择退学离家的故事。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我承认,看着看着,我就又被剧情带入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部没有明星阵容的“小众”片子,其实在国际上拿了不少的大奖,那些清晰而真实的镜头,引起了很多务工者和异乡漂泊人儿的共鸣。

有句话说:他乡容纳不了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于是有了乡愁,有了牵挂……

若非为了饭碗,我想我也一定不会离开我的家乡。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剧中,女孩张丽琴不喜欢她的父母,甚至在青春叛逆的时期非常抵触,因为父母在她姐弟俩还很小就出门打工了,长时间在外面,她记恨他们从小没能陪她长大,还总是要求她努力读书。

可她的成绩并不好,她因此感到无比的厌烦,于是在十七岁那年,她决定像村里一些女孩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像任何一个女孩一样,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想要漂亮的衣服,一部新手机就能雀跃到如获至宝。

而她的父母张昌华、陈素琴,都因为自己没有学多少文化知识,默契地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想着自己吃点苦,给孩子们提供经济支持,让孩子们多学点文化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好好读书”是社会底层人群对于摆脱现状的一个朴素的梦想。

他们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导致对“读书”有一种神圣的信仰,这种被崇高化了的学习似乎可以成为改变一切的可能,而这种可能也恰恰是他们唯一可以构想和触摸得到的。

这样卑微的希望,任何人都不忍心戳穿,它是始终要留存在心中的一抔净土。而女儿丽琴却坚定的扼杀掉张昌华夫妻俩的希望,辍学、离家、打工,走上了与夫妻二人相同的道路。所以,丽琴辍学来到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服装加工厂上班,此举令张昌华、陈素琴夫妻俩非常失望和痛心。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同出自寻常百姓人家,所以影片中的一幕幕是那么的熟悉。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跟张昌华他们家一样,生活在穷乡僻壤的贫苦农民,把青春壮年都献给了社会,只为自己子女的命运能够得到一些改变。

他们每天所想所做,都不过是最简单的生存,以及孩子的将来…昏黄的灯光下,是简陋的居室和疲惫的身影……他们不怕穷、苦,他们最怕的,是白忙乎,是眼睁睁看着一代代新的“穷二代”重新走上他们的老路。

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轮回着亲情与生计之间的矛盾,却无计可施。

01 亲子关系破裂

2008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张昌华夫妇与女儿丽琴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回家,一家人终于在老家团聚。

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春节,正处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因为一句脱口而出的“老子”,让父亲忍无可忍。而丽琴挨了父亲的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己去闯荡和赚钱的决心。

对于疲于奔命的张昌华夫妇来说,他们或许并不懂得什么叫“亲子关系”,他们只知道你们是我的骨肉,我爱你们胜过爱世间一切,我们努力挣钱给你们“好好读书”,你们将来就能过得比我们好。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就是这样一种至简至真又朴实无华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豪华的都市,用简单的劳动换取着微薄的薪水,却甘之如饴。

所以这忍无可忍的冲突,瞬间突破了父母忍耐的底线,让父母对她的“美好未来”彻底死了心。

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父母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为出发点外出打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怨恨。

孩子尚不能理解生活的残酷,稚嫩的他们最想要的,始终是来自父母的陪伴。

但对于父母来说,“拿起砖无法抱你,放下砖无法养你”

何其为难。

02 生活依旧艰难

在经历了女儿丽琴的事情之后,张昌华夫妇觉察到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他们不能让儿子阳阳也重蹈覆辙。

但是,如果一起都回到那个穷乡僻壤,经济收入上可能没有保障。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再加上,这么多年一直在工厂,已经熟悉了这种机械的劳动,生疏了农业生产;自己的身体条件,难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传统的小规模农耕自给自足,只够一家人最基本的生存,而阳阳要“读书”,将来还需要很多的钱;家乡的工作机会有限,薪资待遇水平低;作为熟练个人,自己留守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做熟悉的工种,更得心应手,收入也能高一点;重新找工作,年龄和学历(知识水平)门槛是硬伤。

这不也是我们的乡亲们外出打工无法回家的难题所在吗?

残酷的现实,是无形的屏障,让他们望而却步。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所以,09年的春节,张昌华把陈素琴送上火车,自己留在了广州。陈素琴回老家陪伴和照顾儿子“读书”,张昌华继续打工。

03 看得见的归途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依旧深陷其中,但我庆幸有这样的影片将它挖掘出来。无力改变,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遥远的以后,希望这并不是它最终的结局。

庆幸的是,这些因为家庭底子薄,或者地域条件差,等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勤奋却艰难的群体,被范立欣导演这样的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在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的山乡面貌已不同往日,经济条件也好转起来了。

除了在衣、食、住、行、求学、就医各方面保障,还扶持村镇大力发展产业,同时建设大量的“扶贫车间”,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

有消息称,随着寒冬来临,已经有一批农民工开始提前返乡。其中,有部分人说,这次回来,不打算再走了。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归途列车观后感(来路亦是归途,归途亦是来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11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上午5:06
下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上午5:58

相关推荐

  • 第一书记观后感,从观《第一书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本剧富有年代感,真实的还原了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一心为民,攻坚脱贫的决心。用中央电视台的央视新闻以及多个电视新闻报道证实了沈书记的光荣事迹。剧中开头沈书记在大城市里工作稳定,家庭和睦…

    2024年5月2日
  • 立冬演讲稿400字左右(立冬锻炼正当时的演讲)

    同学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西城乡东湖幼儿园传来孩子们诵读“二十四节气”的朗朗声。在“立冬”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

    2024年3月2日
  • 西游记读后感汇总6篇(读后感悟颇深)

    (一)读《西游记》有感 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因为年龄的增长,我对西游记有了不同的看法。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着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

    2024年4月29日
  •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砥砺前行向未来

    通过观看爱鸟护鸟的好少年池宇铮同学; 乡村小小宣传员李月空同学,热爱本民族文化,爱家乡,喜欢跳水鼓舞,热心帮扶村里的帮扶对象; 躺在病床上自学计算机技术,阳光勇敢乐观自信,力战病魔…

    2024年6月27日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给予我奋进力量)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

    2024年4月5日
  •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

    2024年7月10日
  • 觉醒年代观后感(走进历史,感知时代)

    一百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一百年后,一部展现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过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恰逢其时。观看后大家心潮澎湃,…

    2024年8月8日
  • 石榴籽一家亲观后感,争做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9月25日晚,大谢集小学组织师生收看由共青团中央推出的“石榴籽一家亲,同心喜迎二十大”主题团课、队课。 本次活动由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徐春妮…

    2024年5月15日
  • 宝葫芦的秘密(儿童故事欣赏)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宝葫芦吗?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吗?上小学高年级的王葆从小在奶奶的故事中长大,奶奶常给他讲起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你的所有愿望就都能实现。”所以,王葆一遇到困难就…

    2024年8月1日
  • 小猫杜威读后感(人世间最温暖的猫)

    并不是很多人有如下这般经历:在疲惫不堪的工作后、瑟瑟冬夜里,或是难挨的精神苦痛时,身旁总有一位这样的朋友默默地支持着你——它不会说话,但懂得倾听;它有生命,但没有人类的阴郁狡诈。若…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