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上了名牌大学的姑娘

  那时候,我只是个道行尚浅的实习生,很多**法则都是她教会我的,怎么跟同事交际,怎么把工作处理的优秀,同时又留有可以进步的余地。当然也包括一些很现实很残酷的大道理,那段工作的经历一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之前在一家游戏公司做过媒介,俺的直系领导是个对俺特别好的温柔小姐姐。因为俺俩都有写作的爱好,所以有特别多聊的来的共同话题。

  那时候,俺只是个道行尚浅的实习生,很多**法则都是她教会俺的,怎么跟同事交际,怎么把工作处理的优秀,同时又留有可以进步的余地。当然也包括一些很现实很残酷的大道理,那段工作的经历一直给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是北京一所顶尖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阶段在上海读的。毕业后,辗转了很多家公司,做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互联网或是移动端的工作,最后进入了俺在的这家公司,很快混到了一个小高层。

  俺认识她那年,她刚刚二十七岁,在青岛全款买了房,上海付了首付。虽然俺是极不愿意用钱去衡量一个是否成功的,但她在这个年纪取得成就,达到的圈层和高度,确实称得上同龄人中的成功了。

  她经常跟俺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容易,时代的进步让社会分层愈发明显,而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距离又在无限扩大,不像父母那一辈人了,可能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人就是一个村子、一个镇子上的那些,大家都差不多,没有谁多穷也没有谁多富。

  她当时跟俺讲了一个印象特深的话。她说,等您毕业了进入社会了您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再也不是第一名与最后一名也能成为好朋友,月薪两万的人是不会跟月薪两千的人玩到一起去的。

  俺当时若有若无地听进去了,一方面觉得颇有道理,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还没完全进入社会而感到将信将疑。

  后来,俺努力在身边寻找着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例子。也的确发现了,身旁一个特别想嫁入豪门的女孩,家境一般,是个小网红,真的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挤进那个富二代圈子,最终也还是只落了一场空。就连大学里,那个国奖拿到手软,总是系里第一名的人,也基本和那个排在末尾,天天翘课的人,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她说,越爬上顶尖的人越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圈子,这个圈子就像一个大气层,保护着里面的人,隔绝着外面的人。

  优秀的平台,决定了您身边的那个人是花了大半天打完一局王者荣耀然后点了份外卖,还是花了好了大半天看完一场画展然后读了本雨果。

  这位领导从小到大都打上了“优秀”的标签,俺曾经问过她,把优秀当成习惯了的人,难道就没有什么烦恼吗?

  她说当然有了,常常裹挟住她的是,那种被优秀支配着的恐惧。您害怕被同龄人甩在身后,害怕被您身后的人超越,当现实的处境与“优秀”这个标签带给您的惯性形成落差时,会变得恐慌,变得无所适从。

  俺想起她跟俺讲过,她刚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形。简历上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是名牌大学,又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历,那时候她以为自己不管怎么样,身上都自带光环,这个世界不会亏待她。后来,虽然找工作很顺利,收到offer无数,可她依旧不开心。

  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这些工作配不上自己辛苦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付出的那一切。当时,她有个高中同学,读完大专,跑去上海创业,她毕业的时候刚刚好那个朋友创业小有成就。

  她心里更不平衡了,觉得那些所谓的“优秀”标签“名校”光环,到头来一文不值。

  可能旁观的人可能会觉得她矫情戏多,眼高手低,**太强,想要的东西太多。但当俺自己也身处学校与**的交界时,俺发现俺其实是理解她的。

  怎么说呢,不敢用百分之一百来概括,但大多名校出身的人多多少少会恐惧这样的落差。它算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但却存在的那么普遍和普通。

  付出了那么多,考上了一个优秀的大学,在大学里又那么拼命地爬到头部,最后的临门一脚,谁也不希望从高空坠落谷底。

  名校光环会让一些人变得眼高手低,会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不待见他们的模样。

  这是“优秀”的副作用。

  昨天,跟俺大学里玩的特别好的几个朋友去吃了散伙饭。饭后去其中一个朋友新租的房子温居,当俺踏进她的家,看到她家的第一眼,心里面突然波涛汹涌。

  房子虽然逼仄狭小,但却温暖。俺说她终于要进入社会,成为都市丽人了,她摆摆手,说蜗居生活正式开始。

  那一刻,毕业季多愁善感的情绪烘托着,让人脑海里满是畅想。

  俺想,一两年后,那时候的俺二十四五岁了,不年轻也不老,也如同此刻一样,在上海或者北京的某个角落里,拥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栖身之所,努力地想要在这个钢铁森林里扎下自己的根。

  那时候的自己,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可正如您们看到的,俺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年轻人,没有富二代官二代的背景,从小小的地方朝着大城市努力迁移着,大家都很辛苦很疲倦。但包括俺在内的他们,仍旧在努力地向上挤着。

  俺知道现在就算名牌大学毕业,也算不了什么,没办法帮您打保票,包您走到最后一关。但是,俺仍旧在努力地上着学、考着学。

  因为这一切是在俺们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年纪里,为数不多的可以为俺们的命运增添筹码的事情了。

  那些曾经爬上过山顶看过太阳的人,拥有难以理解的倔强。他们或许会爬得更高,或许会摔得更惨。但在他们身上,俺看到未来不是走马观花就盼到的,而是用手创造的。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那个上了名牌大学的姑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2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8月5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4年8月6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的励志文章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的励志文章   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

    2022年11月22日
  • 八一八您在人生低谷有多惨?

      下面是一些网友分享的自己人生低谷故事,小编精挑细选了一些,希望大家喜欢。

    2024年10月29日
  • 迷茫的时候要做些什么,未来才不会后悔?

      在已经流逝的时间里,你都做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你是感到惋惜还是觉得倍感收获?

    2024年8月29日
  • 做一个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

      今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怀孕生孩子了,朋友圈里到处都充斥着产后妈妈抱怨体重不下降,身材不恢复的帖子。作为有过专业健身经验的人,虽然谈不上经验丰富老道,但深知产后的辛苦和母乳喂养虽然会让体重大幅度下降,但要完全恢复产前状态,并能获得一种有型有款的身材还是要靠健身的,无论是在产后3-6个月的时进健身房还是自己天天跳绳跑步爬楼梯。为了防止自己产后偷懒,我已经在健身房预定了产后恢复训练,还请了一个专业教练。我想把这个方法分享个抱怨的朋友,但无一例外总是听到:“带孩子忙死了,哪有时间健身啊。” “就这样吧,反正我给老公生了孩子,他也不能嫌弃我吧。”“有没有不用健身不用辛苦的方法啊,你看我喂奶又不能节食。”在这方面,虽然我暂时没什么发言权,但我想起了王潇,就是豆瓣上很红的潇洒姐的故事。众所周知,潇洒姐在产后第36天启动瘦身减肥运动,用100天时间恢复了产前身材,在网上受到追捧。很多人追捧她瘦身的动作,她日常的饮食,以为这样就可以跟她一样漂亮一样瘦,但很多人忘了她高度的自制与自律精神。同样作为一个产后妈妈,难道她产后不辛苦么?难道她的孩子不是2小时就要喂一次奶么?(www.lz13.cn)难道她家就有10个保姆围着能让她脱开身去健身房么?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我相信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辛苦,忙碌,甚至有着对新生命的烦躁和焦虑。但她跟很多妈妈不一样的是,她想做,并且真的排除万难去做了。今天的她,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已经身材曼妙妆容精致的出任时尚COSMO杂志的新任总编,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的时尚尖端。有很多人羡慕她,说她运气好,说她一定嫁给了好老公,但不管你怎么说她,只要你学不到她对自己的严苛和要求,就永远只能羡慕她。

    2025年5月5日
  • 100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2.您之所以还看不远看不清,那是您站得还不够高。   3.汗水能浇出成功的鲜花,拼搏能赢来胜利的喜悦。   4.当您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

    2024年4月12日
  • 您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

      1  去年的时候,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  他很健谈,擅交际,几番接触下来,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男生,然而进公司几个月之后,他做方案的路子却没什么进步,思维模式有些不符合他年龄的守旧,套模板化过于明显,缺乏创意和新鲜元素。

    2024年5月5日
  • 想努力却又努力不起来,怎么办

      后来我越来越不敢轻易说了,因为越说,发私信问问题的读者就越多,一方面回不过来,另一方面,遭遇一些“无解”的问题,答不上来显得我多low啊……

    2024年8月11日
  • 给青春一个昂贵的梦想励志美文

    给青春一个昂贵的梦想励志美文   “我要超越马云!”在大学毕业的晚会上,当高雷说出自己的这个梦想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痴人说梦。但是,时间仅仅过了4年,当高雷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

    2022年11月19日
  • 上帝告诉您有天堂,但上帝不会拉您进天堂

      很久以前,我从一个超级喜欢游戏的小子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要是游戏,该多好啊!要是头上,也标有等级,并且可以自己确认经验值,还能随心所欲设置能量值,该多好。但是,如果问我自己,人生真的只是场游戏好吗?我觉得不好。

    2024年5月19日
  •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因为一次同时的晚归,我们有机会坐在客厅里喝光他那瓶爱尔兰奶油威士忌,借着月色和酒意,他和我讲起在奥克兰度过的全部青春。

    202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