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事迹观后感(源自生命的感动)

2013年3月13日下午,学校组织我校全体老师观看了新闻纪实片《张丽莉》,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品味了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后的点点滴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

这部记录片共分四集。第一集《壮举》、第二集《生命》、第三集《成长》、第四集《师魂》。分别讲述了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救学生的壮举;张丽莉重伤后的抢救过程及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社会影响;张丽莉的成长历程;张丽莉崇高师德、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的人生品格,反映了英雄成长的沃土和时代对于一种崇高精神的呼唤与共鸣。

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奉献,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保护伞。

当我从媒体上得知张丽莉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之后,我当时就已经留下了感动的泪花,现在,当我又怀着一颗憧憬感恩的心观看张丽莉老师的纪实系列片《张丽莉》时,我又一次留下了热泪,不同的是、这次不仅仅是感动,更大的是感激,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想说一声:“张老师,你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

当我们呱呱坠地到我们成人工作之前,我们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是我们敬爱的老师,这是一个可爱伟大的群体。我们大部分的求学时光都是在学校里度过,老师、无疑一直使我们的良师益母,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是一个启明灯的角色,老师对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而这点在丽莉老师的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内心被一次次的震撼。我们的80后受到过社会的质疑之后终究挑起了社会的担子,在默默奉献、成为社会的主流。丽莉老师作为一个80后,代表了80后身上的众多优点,无私、坚强、感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生命危急时刻将别人放在第一位,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没有你思考的时间,那是一种本能,那是丽莉老师母性的呼唤。她是一个善良人,就算在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也还是谢谢。是的,就是这句普普通通的谢谢,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感动了全中国!

可能、没有谁能比我们更能体会到丽莉老师的可爱,因为我们也是教师,就在我们的身边也也有着像张丽莉老师一样的模范。当出事后、醒后询问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自己学生的安慰之后,我相信无数在屏幕前面的人也会同我一样默默落泪,悄然悲伤。这、就是师德!

大爱无疆,社会是温暖的、生命还在继续。感动就是感动你感动我感动她,感动别人传递温暖。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有义务去帮助别人。张丽莉老师的这种无私大爱,我不知道感动过多少人,也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我此时此刻感受到,它已经深深的烙印进了我的心里。我要像丽莉老师学习,以她为榜样,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上了一节最真实的一课,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我看完四集新闻纪录片《张丽莉》之后感触很深。我为她的坚强、敬业、乐观所感动。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祝福张丽莉老师早日恢复健康、早日回到爱她的学校中来!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张丽莉老师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致电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张丽莉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对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吉炳轩赞扬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龙江的骄傲,教师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和伟大的时代英雄。是啊,她的确是英雄,让我们永远地记住她吧,记住我们的英雄。

让我们用青春的汗水、实际的行动,传递张丽莉老师的温暖、传递她的爱、传递她的精神。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张丽莉事迹观后感(源自生命的感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9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3:58
下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4:51

相关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

    2024年8月6日
  •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看完简直是人间清醒

    慕名很久大仲马的著作《三个火枪手》,最近才有机会看了一遍。 没读之前一直以为是一部讲述三个火枪手的故事,直到厘清故事脉路的时候,才知道讲述的是关于四位主人公在一起的友谊和历险。 一…

    2024年6月17日
  • 时代广场的蟋蟀(从柴斯特的快乐想开去)

    中世纪的欧洲有句谚语:“城里的空气使人自由”,某种意义上,这句话在今天也不算过时。但是自由的人们有时也会思乡,会有或浓或淡的乡愁,古今中外,不论什么人,甚至是童话里的小动物们,也概…

    2024年5月16日
  • 读后感作文400字《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今天终于完整读完了原著。“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英雄啊!”我赞叹道。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雨来掩护革命干部与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

    2023年12月27日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3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因淘气…

    2024年6月3日
  • 科学发展观报告(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以后,为了使党的高级干部更好地领会和贯彻这一思想,2004年2…

    2024年8月9日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老班长的奉献精神)

      读万倦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小学生,在还不能行万里路时,于是我便选择了读书,常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次,我读到了一篇令人催人泪下的文章,名字叫《金色的鱼钩》。我读后感受良多。…

    2024年4月17日
  • 曾子杀猪读后感600字(曾子杀猪的启示)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

    2023年12月13日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关于在朝鲜战争的故事

    《跨过鸭绿江》是抗美援朝战争记实剧。它真实的再现了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每一个战场和每一次战役的情景。 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毛主席彭德怀司令员的领导下进行的,而我们…

    2024年5月8日
  • 突破口观后感,抓住突破口,更上一层楼

    《 突破口》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晨,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对邓县桑庄寨发起进攻一举击溃了邓县民团武装机动第一团。一九四八年一月上旬,桐柏军区第二十八旅第三分区迅速…

    202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