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被称为圣雄,又被一些人亲切地称为“巴布”,意为父亲,英国的丘吉尔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这位传奇的人物从未担当国家的任何官职,却被尊为印度的国父,被认为是近神的人。观看这部影片,我不仅能深切地感受他那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也能看到他在印度独立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从甘地被刺杀开始倒叙。1893年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被火车上的英国人认出是印度阿三。尽管甘地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残忍地扔下了火车。从此甘地亲眼目睹了其同胞所受的种种欺辱,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到底。

首先,他和当地同为印度人的商人决定先要反抗不公平的法律。于是他们开始了烧毁大英帝国发放的通行证。在第一次的演讲活动中,甘地就确定了他一生的运动方式“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在烧通行证的时候,甘地遭到了毒打,但他仍然不停地将通行证放进烈火中。甘地的“非暴力”斗争主要用来对抗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他在南非带头烧毁良民证,拒绝打指纹,在印度公然对抗英政府的食盐公卖私自制私盐。在三八朗地区被捕后,被法庭喝令离开三八朗,甘地不自辩,不服从,直言自己是知法犯法,甘愿坐牢。后来在冲击达拉撒纳食盐厂行动中,他的追随者们一排一排走上前直面守卫警察的大棒,一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滚下田埂。一排倒下了,妇女接应包扎,下一排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毫不反抗,悲壮的迎接着血的洗礼。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好像就是用自我牺牲的行动反衬统治者压迫者的残暴丑陋,用高尚对比卑贱,让对方自行醒悟从而幡然悔改。这在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看来是极为荒诞的,是不可思议的,在同为亚洲的我国也是无法理解的。从电影的描述中分析,这种与人的本能反应完全逆向的斗争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其实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媒体的自由报道;二是英国政府要面子。面对这样一个崇尚“文明”讲道理的政府,你若比他还文明,还人道,且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搞得他下不了台,那斗争的目的便达到了。这或许也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当问到,面对纳粹政府之类的集权专政,“非暴力不合作”也是最好的斗争方法吗?甘地的回答是贯穿全片的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以前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了解的时候,我表示很不理解,觉得这真是脑残行为,认为很愚蠢,可能与我常接受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等有关。但我的这种想法,在看到影片中甘地第二次绝食的时候发生了改变,这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建立了国家,分别代表着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利益,甘地的关于无论教派、信仰的人们都是兄弟的想法破灭了。在印巴边界,是浩浩荡荡相向而行的人群,人们背井离乡,分别到各自的教派国家寻找庇护,他们痛苦地遭遇转化为彼此的愤恨,各地爆发了严重的宗教仇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指责对方是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冲突逐渐升级,南亚各地相继爆发了暴乱,大批教徒在骚乱中被杀。甘地要求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制止骚乱,但无济于事,他毅然搬进了骚乱最为严重的加尔各答市,住进了一家穆斯林人家中,开始了绝食。可是一些头脑过热的印度教徒已经难以理解他们的圣雄此举的良苦用心了,他们认为甘地是在帮助穆斯林对付印度教徒,一些极端的人甚至高喊“甘地滚出加尔各大”“杀死甘地”,甘地毫无惧色,绝食在一天天的持续着,他的健康迅速的恶化,这一次,甘地坚定的表示,只要各地不停止这种兄弟相互残杀的事情,他便绝食直到死亡。虚弱的甘地坚持这他的思想,尽自己最后一份气力来换取南亚的和谐安宁,加尔各大的曾经愤怒的人们听到了甘地因为他们的仇恨而奄奄一息的消息,纷纷放下了刀剑,来到甘地的住处表达悔意,也有人并不能理解甘地的做法,但无法拒绝他们最为尊敬的“巴布”为他们做出的牺牲。电影中,一个满眼怒火的印度教徒冲上甘地躺着的屋顶平台,将一张饼狠狠地扔在甘地身上,对他喊道:“吃吧,吃,我就要下地狱了,可也不想背负杀你的罪名!他们杀了我的儿子,而我将一个穆斯林小男孩摔死在墙上”,甘地用微弱地声音对他说:“我知道不入地狱的方法,找一个父母都死了的一样高的穆斯林小男孩,好好把他抚养大,而且要将他教导成穆斯林”,这个曾经因为仇恨而迷失的印度教徒,听到这儿,满眼泪水,跪在甘地的榻前亲吻甘地的脚,就这样圣雄再一次用他的顽固感化了数亿民众,人们纷纷从无谓的仇恨中清醒过来,刚刚摆脱殖民命运的印巴两国因为圣雄而免于陷入无休的仇杀暴乱。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先前觉得不可理解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的。其实所谓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谐,我希望这会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84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4日 上午7:37
下一篇 2024年5月4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 水浒传读后感,经典名著阅读心得

    我读过很多遍《水浒传》,可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唯一不变的,还是为那些英雄们最后的结局而惋惜。 而《水浒传》主要讲的就是宋江带领一众英雄好汉在梁山泊成就一番威风事迹,最后为国效力…

    2024年5月24日
  • 上学路上观后感(我看到了一个自信、阳光的女孩)

    《上学路上》是一部老电影,由方刚亮执导的2004年上映,由吴旭、杨树林、艾丽娅主演,该影片先后在金鸡奖、华表奖等多个影节中获得大奖,是一部励志、扣人心弦和爱的教育等多元素集一体的引…

    2024年5月14日
  • 闪闪红星观后感600字(中国崛起的征程)

    《闪闪的红星》这一大型历史剧,向人们演绎了中国人民从衰败走向胜利的全部历程,也成功的向人们展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至尚的先进性!整句全程共四幕,共计120分钟,每一慕都向我们展示了中…

    2023年12月15日
  • 肖复兴作品《都市走笔》读后感:目光所及皆可文章

    这窄幅小书,塞入口袋,随时可翻,读起来畅快淋漓。 “鞋跟开始越来越高,裙子开始越穿越短“,我来加一句,上衣越穿越薄、越穿越透。还有一段,“到大礼堂的发言是旁人帮助写的稿子不说,而且…

    2024年1月29日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给人奋进的启迪)

    她就像是我生活里的指明灯,引领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奋进。她就像是一艘小船,带着无数的人们一次次到达那知识的美好彼岸。她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次次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她就是海伦凯…

    2024年3月15日
  • 地雷战观后感,革命时期的战斗故事

    假期里,我观看了《地雷战》这部电影。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反复地观看这部电影。电影里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影片中的一幕…

    2024年5月12日
  •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详细导游词,详细路线)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

    2024年2月7日
  • 时间简史读后感(精选3篇)

    《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1   由于暑假里韩老师让我们再看一本数学故事书,所以上个星期天,我就硬拉着爸爸到上海书城给我买书。我想:一直都十分热爱数学,而且又很喜欢看书的爸爸,一定能为…

    2024年4月4日
  • 倾城之恋读后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大家闺秀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白流苏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公子唐少爷…

    2024年6月17日
  •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精选3篇)

    《 野性的呼唤 》读后感精选范文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了一些名著,那下面就说一下《野性的呼唤》吧。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杰克·伦敦。    主要内容是:淘金时代,一条狗的命运是…

    202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