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人生 伟大存在)

看了这么些《平凡的世界》从里面我就看到了几个字,不甘心。作为一个人,在心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甘心。作为领导干部的田福军,他不甘心受极左思想的束缚,总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一个有一定的知识和思想的孙少平,他不甘心受区域环境的同化。用他的话说就是无论是痛苦还是苦难他都会承受。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还有田润叶,很勇敢的反抗了。他们不甘心命运的捉弄,最后她还是妥协了。

相信看过鲁迅先生的《伤逝》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感情纠葛,无论你孙悟空多么厉害,最后也很难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到最后都被打败了。田润叶最后对于李向前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怜爱,也就是说同情。说到底她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她还是屈服了妥协了离开了家庭社会她将寸步难行举步维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不是痛恨仕途经济,但是离开了仕途经济他将何以生存呢?到最后他选择了出家,这也许是唯一的出路甚或是最后的出路。

还有一个就是田晓霞,她呢在作者的笔下就只能牺牲了。要不然到最后就没法写下去了,她有有个性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敢爱敢冲。孙家两儿郎,田家两姐妹。两条主线,几尽对比。人从本我到自我的转变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岁月。内心挣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故事是从1975年开始的,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前一年。到1985年结束,这整整十一年。这十一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亿万中国平凡劳动者的变化,才有了国家的巨变。这一时期是我们的第一代领导人去世了,又完成了由第一代领导向第二代领导的转变。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地球离了谁也照转。我时常想着这或许不是人物个人的局限和不幸,应该是时代的局限和不幸。小时候看,只图图个热闹。现在看电视剧我感觉怎么都变了,慢慢的才发现变的是心境。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人是渺小的,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人才能有所作为。有了这个大环境田福军官越当越大才能为更多的人做事,孙少安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田晓霞才能上大学当记者,孙少平才能揽工才能成为煤矿工人等等。谁愿意甘心情愿的一辈子平凡,但是谁又能一辈子不平凡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世界,或许别人很难理解。从上高中青年时代青涩朦胧模糊的交往到后来的成熟稳重,到最后都成为了深厚的友谊。这些或许才是人这一生最大的收获,也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财富。

一个人,识字是多么美好,识字了就可以读书。读书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许在别人眼里还很荒唐。哪怕是有一个人能理解自己,也就甚感欣慰了。灵魂和灵魂的相遇是不期而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最喜欢的金波没有出现,只在田润生的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他不止是仗义,为人有情有义。当兵的时候,在青海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像他能理解孙少平一样,孙少平也能理解他。在那花季的少年,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出发,时而交叉在一起,思想沉淀升华。我们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但是我们离那个年代很近。这个年代过来的人,对于家有一个特别的认识特殊的感情。因为都是从苦难深重的日子熬出来的,哪怕肩上的担子再重也要勇敢的挑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那样沉稳坚毅。这个世界真的很突然,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却又是乌云密布。孙少平因为深深地不甘心来到了大牙湾煤矿,开始了他的苦难之旅。初来时他还是别人瞧不起的农村穷青年,可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他却成了人人羡慕的劳动能手。劳动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让别人看得起你就要比别人能干、比别人多干还要比别人干的好。多年的苦难和随遇而安造就了他的出类拔萃。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都有他那敏感而强烈的自尊心。一方面积极进取向往幸福,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井下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中,少平都能抽时间看书给大家讲故事。《红与黑》,尽管这些高深的意识流形态小说这些矿工不一定能理解。他们喜欢的只是戏曲和听故事,少平就这样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就这样在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充实他人。

就这样他过的很踏实,心里有他亲爱的晓霞。写信看书下井几乎成了他三点一线的生活了。可忽然有一天他从井下出来的时候,他亲爱的晓霞就站在他面前。尽管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俩的两年之约,有些结局是早已注定的,可他们还在全力以赴,用行动来诠释他们炙热的爱情,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站在每个人工作的位置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有强烈感情的。无论是煤矿工人,还是省报记者。在这些苦难的日子中,少平想的不是退缩而是前进。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知识就去学习知识。对人类而言智能是多元的,不是说知识是没用的关键是我们还没学会。上学时是探照灯式的学习他们这一代人没有学到,等年龄稍长就要进行激光式训练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亦或是深度。世界上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和方案。而恰恰少平觉得他们这些年代过来的人所缺的就是这些。我从少平身上总结了四点,就是好奇心、负责心、合作心和乐群心。从这四点就可以看到他健全的人格魅力。

他这一生能走多远,我们就应当看到这一路他与谁同行。晓霞走了,孙少平的世界一下子陷入了昏天黑地。仿佛支撑着他的一根巨大精神支柱被抽走一般。一个人的感情世界犹如牙齿一样,掉了以后就过去了以后即使再补上,也是残缺不全的了也成了假的了。正如鞋适不适合脚一样,只有脚知道。在孙少平看来,大牙湾煤矿适合他,他也是眷恋着这片土地,他喜欢这个黑皮肤大眼睛的黑姑娘。这里有他对苦难深重的回忆,有他对自己和晓霞美好爱情的憧憬,有他最敬爱的师傅埋在这里,也有人等他吃饭等他帮助等他引领。其实,他早已在这片黄土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因为在这里他留下了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这片黄土养育了太多的人。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人生 伟大存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7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8日 上午6:44
下一篇 2024年4月28日 上午7:35

相关推荐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00字(百折不挠的精神)

    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翅膀。最近,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受益匪浅,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一次航海过…

    2023年12月28日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做个充满爱心的人)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人物是:小男孩、一只名叫莫顿的鹅、阿卡和它的雁群。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调皮、对牲畜不知爱护的男孩被小精灵变小后和家鹅莫顿跟着大雁旅行后回到家,因机缘巧合又变…

    2024年4月16日
  • 你好李焕英简介以及主要内容

    《你好,李焕英》播出后一直火爆一时,这是贾玲作为导演和演员最佳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这部作品是关于贾玲的母亲因一场意外去世的,贾玲连妈妈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她突然穿越到了…

    2024年7月11日
  • 七色花故事读后感(看得见的童心童趣)

    “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许下哪七个愿望?” 传说中的七色花? 脑海里一定翻涌出了很多深藏在心底许久的愿望,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多到怎么也数不清的愿望,很认真地罗列出来,排好先后次…

    2024年4月8日
  • 猎人笔记读后感(使我找到阅读的快乐)

    读《猎人笔记》的时候,我一直带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会被称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读着这二十五篇自成起讫的故事,我仿佛置身于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倾听着作者的声音,触摸着作者的灵魂。…

    2024年4月5日
  • 北京折叠的主要内容(《北京折叠》读后感800字)

    《北京折叠》,郝景芳的中篇科幻小说,2016年获得最佳中短篇雨果奖。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48岁,没有结婚的垃圾工,老刀,他带着收养的女儿糖糖生活在遥远的、来的北京,是一个被建在转轴…

    2024年1月8日
  •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以及情节概括

    我喜欢读书,尤其着迷于纸质的经典名著,它带给我丰富神奇的想象空间,还有长久有益的回味。最近连读《老人与海》三遍,赞叹玩味不已。 出海 一个老渔夫,出海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第八十五…

    2024年8月6日
  • 培训心得(时刻铭记从警初心)

    从10月19日开始,我参加了省警院和平凉市公安局组织的督内警衔晋升培训班。这次培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各位老师的讲课内容精辟,紧贴实际,分析透彻,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很有…

    2024年8月30日
  • 白洋淀纪事读后感(重拾纯粹的生活)

    战争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题材,从人类早期的英雄史诗一直到二战,战争题材一直伴随着艺术,主调是战争造成的灾难、对人性的摧残和引起人类的深沉反思。但是有一部作品例外,这就是孙犁的短…

    2024年5月28日
  • 抗美援朝观后感,致最可爱的人

    这几天大家在朋友圈都在晒《长津湖》的观后感,从大家的观影感受以及吴京和四字弟弟两个实力派演员出演来看电影肯定是差不了的,由于时间安排电影至今我还没有观看,但是前不久认真观看了中央电…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