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

对于我们不少人而言,都对猫有一种特别喜爱的情感,因为猫咪有多可爱,包括我的叔叔,一听说婶婶威胁他,说把他的猫宰了,就立马飞奔回家。

与此相反,鲁迅对猫就是特别地反感,不但“憎恨”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有仇”。总之,只要看到猫,出于本能地想要暴揍它一顿。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结合我读过的《偏见的本质》里边提到的一个点——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鲁迅“仇猫”,就是一种偏见。别人的偏见是有害的,但从鲁迅“仇猫”的偏见来看,其实他的偏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偏见能给我们后人的思维带来延伸。

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

在鲁迅《狗猫鼠》这篇杂文,针对人们对他“仇猫”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解释,为什么对猫会有这么大的偏见。

1 鲁迅对猫的偏见

在小说《兔和猫》里边,儿时的鲁迅得知猫把他们家的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吃掉,非常地生气。尽管两只小兔被吃掉以后,兔妈妈再生了一窝出来,其乐融融地生活着,但也无法掩盖猫把兔子吃掉的这个“恶行”。被吃掉的兔子,哪怕被大家遗忘,也是生命啊。因此,儿时的鲁迅看到猫,都不由自主地想要“复仇”,甚至还想拿起氰酸钾,向那只可恶的大黑猫下毒手。

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

如果说,儿时的鲁迅知道了猫残害小生命的这个事实,对猫产生仇恨,这个可以理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生命消逝,都是因为猫而起,而猫仅仅是替罪羊而已。

在《狗猫鼠》里边提到,儿时的鲁迅特别喜欢的小隐鼠,忽然间不见了,然后他的保姆阿长就告诉他:“小隐鼠被猫吃掉了。”这个时候,鲁迅仇猫也说得过去。几年过后,成年后的鲁迅才知道真相,原来小隐鼠并不是被猫吃掉的,而是被阿长不小心踩死的。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猫是被冤枉的。这个时候,鲁迅会改变对猫的看法,会对猫“和解”吗?并没有!

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

《偏见的本质》告诉我们,偏见是由两方面形成的,一是态度,二是信念。其中,改变信念相对简单一点,只要是证据足够,铁定的事实,就不得不承认。鲁迅知道了小隐鼠的死跟猫无关,这个信念他的确是改变了。但是,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却是难于登天。虽然是冤枉了猫,但鲁迅对猫依然持以“仇恨”的态度。

为什么呢?虽然这件事情与猫无关,但是只要是对一件事情有偏见,总会借此找到无数个理由。接着我们来看,鲁迅为“仇猫”的态度,找出哪些理由。

2 偏见,总是有理由的

一直以来,鲁迅对猫都是有仇恨的,纵使知道了小隐鼠的不是被猫吃的,但他也能找到更多其他的理由,说明了猫并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首先,猫特别的吵。虽然鲁迅是一个夜猫子,创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的。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夜深人静时,其他人都睡觉了,鲁迅创作正处于心流的状态,忽然间被“喵-喵”的声音打断了,这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在大白天,也许就有其他声音覆盖着,但在大半夜的时候,这个“喵-喵”的声音就特别地明显。我们站在鲁迅本人的角度,是不是感觉到被打扰了?而且这还不是一次半次,在他住的地方,经常都会有这些猫的出没。所以,迅哥儿能不生气吗?久而久之,只要看到猫,自然就会联想到它使人厌恶的一面。

其次,猫特别会装可怜。虽然鲁迅是仇恨猫,但爱猫人士也有不少吧?当鲁迅被猫激怒以后,拿起棍棒想要狠狠地揍猫一顿时,猫咪们精明得很,都会逃到爱猫人士身边去。这些所谓的爱猫人士就站出来了,说到:“猫咪这么可爱,你又怎么能够欺负它呢?”类似的场景,在《兔和猫》的结尾可以看出来,迅哥儿想要揍猫,他老妈站出来了,说:“迅儿,你又在那里打猫了?……”

最后一点,猫特别擅长折腾。就比如,人们看到老鼠,基本上都会给它一个“痛快地解决”掉。然而,猫就偏偏不这样,并不是马上把老鼠吃掉,而是要慢慢折磨,等到玩腻了,才把它吃下。要是直接来个痛快地解决,猎物们也会输个“心服口服”,而鲁迅之所以恨猫,是因为它“不讲武德”,给对方稍微有点逃脱的希望,然后又抓回来,如此反复折腾几次,直到精疲力尽,才把猎物拿下。

3 从鲁迅的偏见,看现实的“猫”

让我们发散一下思维,把鲁迅对猫的偏见延展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猫”这种物体有没有呢?在那个年代,鲁迅就是借着“猫”来讽刺那些“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的学者和教授,为了推广自己的观点,就会吸引青年们的注意力,如果有人反驳,他们往往就会装疯卖傻,一脸无辜地说到“我没这个意思,是不是你理解错了啊”;对于他们的观点如何落地实践,他们永远都不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永远都要留一手,同时也要留有悬念,一直把你牵制着。

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鲁迅笔下的“猫星人”就显得更加多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不断地刷视频、刷朋友圈?说白了,就是被这些“猫咪”们吸引了注意力了啊。他们是怎么把你的注意力消耗掉的呢?从某个自媒体平台的数据来看,吸引眼球的内容,往往不是教你什么技巧的知识干货,相反,更多都是那些美女卖萌、装可怜的居多。为什么吸引观众眼球这么重要呢?

当今都是“注意力”的年代,赢得注意力是建立私域流量的第一步。吸引不到注意力,私域怎么打造?有了流量以后,也就成了这些“猫星人”的“猎物”了,要不要一次过满足看客们的全部要求,也就是说,收割一波就完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然后面可得“喝西北风”了!因此,每一次的“收割韭菜”,都不能连根拔起;相反,割完韭菜以后,还得给韭菜们继续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以便下一步继续收割。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狗猫鼠读后感(人性的“恶之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60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0:32

相关推荐

  •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作文400字

    看到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截图,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典型的旧社会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男性青壮年形象。 他穿着打扮朴素,微躬的身躯、微曲的双腿、紧紧抓住黄包车的双手,紧盯…

    2023年11月17日
  • 企业培训心得(企业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企业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一)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息万变的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及时作出正确抉择。抉择不及时就会贻误战机,影响事业发展。因此…

    2024年9月2日
  •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关于英子的故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

    2024年5月21日
  • 大学生活感悟(新起点新征程)

    (一)新起点新征程 进入大学,意味着你的人生开启了另一个全新的征程,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刚进大学会有一个适应阶段,这个阶段就在大学的第一年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人际…

    2024年8月15日
  • 团员心得,学习团章心得体会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建设…

    2024年8月15日
  • 羊皮卷读后感,平凡并非你不努力的借口

      昨天糟糕的情绪,让我陷入了失眠。半夜两点半爬起来看《羊皮卷》。这已经是第三次看了,每次看感悟都不一样。   就像羊皮卷中说的一样:我要⽤全⾝⼼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没有时间去…

    2024年6月16日
  • 公司培训心得(精选范文10篇)

      公司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篇1   提高影响力打造高效团队元月14日,在公司五楼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培训课。   “具有影响力的团队,才是最具有生命力、凝聚力、战斗…

    2024年8月16日
  • 少年中国说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你们是初生的太阳,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有一个人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那年是庚…

    2024年7月1日
  • 陈留堂小说不聊斋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类型的文学作品,而精怪类小说虽然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却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水,绵延不绝,经久不息。 从唐传奇到西游记、封神榜,直到聊斋志异,…

    2023年11月7日
  • 小平小道观后感,信念是他人格的基石

    昨天下午去观看了《邓小平小道》,若不是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这部影片应该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但是它出现了,而我观后觉得很触动。 影片讲述的是1969年到1973年,邓小平被下放到江…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