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陪着无数人走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

让悲观者继续前进,无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

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汲取不同的能量。

多年前,看这本书,看到的是激动人心的越狱桥段,如今重温此书,才悟出了书的深意。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01

“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间的每一种事物之中。”

谁也料想不到,那个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银行家,竟然会被指控为杀掉妻子的冷血杀手。

尽管证据不足,安迪仍蒙冤入狱,肖申克监狱的故事,由此拉开帷幕。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入狱的第一晚,是最难熬的。

出乎意料的是,在新入狱的狱友整晚哭喊冤枉时,安迪不发一声。

事实上,这个喜欢地质学的银行家,当晚就找到了可以令自己暂时忘记痛苦的事情。

从瑞德那里买来鹤嘴锄后,每个难熬的夜晚,他都用雕刻打发时光。

这个爱好,不仅让他不至于沉沦黑暗无所事事,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开始。

一天,他百无聊赖在墙上刻字,却意外发现墙上的混凝土有脱落的迹象。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毕业于缅因大学商学院的安迪,不仅有着出色的金融学知识,还因为兴趣辅修了地质学和建筑学。

肖申克监狱建于三十年代,那时候混凝土技术还不过关,几十年的风雨早已腐蚀了墙体。

略一思考,他意识到也许可以挖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隧道。

于是,靠着那个鹤嘴锄,他每天晚上悄无声息地挖着通道,第二天再把挖出来的泥土藏在裤腿里,带到操场上。

在监狱工作的时候,他一边劳动,一边观察着监狱的构造。

其他囚犯只能看到囚牢、操场,狱警和狱卒;安迪看到的则是地下的通风管道、下水道和紧急通道。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是他认知世界的蓝图。

安迪之所以能绝处逢生,找到通往自由大门的道路,离不开他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超乎常人的认知力。

生活的一切难题,书中自有答案。

对于每个人来说,所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是在为未来埋下一颗彩蛋,它会在人生的某一刻成为惊喜的馈赠,帮我们横渡万丈迷津。

02

书中,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有两处。

一次,在修葺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哈德利抱怨,说自己获得了哥哥的遗赠,但需要缴纳一大笔税款。

冒着被射杀的风险,他壮着胆子告诉哈德利:

“每个人一生中可以馈赠配偶一次礼物,金额最高可达六万元,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知晓安迪银行家身份的哈德利,放松了警惕,欣然接受了安迪的帮助。

安迪第一次用专业技能,为狱友们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的福利。

那一刻,他们在屋顶沐浴着阳光,获得了片刻的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第二次,典狱长诺顿突然查房。

望着海报后面的隧道,安迪拿起藏着鹤嘴锄的《圣经》装模作样读了起来。

典狱长接过安迪手中的圣经问道:“你最喜欢哪一章?”

安迪略加思考之后,用书中一句经文回答:“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一家之主。”

一句话,夸得典狱长心花怒放。

监狱长旋即说出这段经文的出处,并表示自己更喜欢“我是世上光芒之源,跟随我就不会步入黑暗,而能得到生命光辉”这句话。

安迪说:“约瑟福音第8章第12节。”

监狱长向安迪投来欣赏的眼光,然后把圣经还给了安迪。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因为喜欢阅读,熟读《圣经》,安迪救了自己。

经过两次试炼,安迪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典狱长把他从洗衣房调到图书馆工作,让他帮忙洗黑钱;

狱警们开始找安迪报税理财,监狱的图书馆也成了所有狱警的“避税天堂”。

他的才能对监狱掌权者有用,狱警帮他解决了一直侵犯他的变态“三姐妹”。

他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监狱里也活得像个体面的自由人。

同样置身监狱,有人苟延残喘,有人被狱警活活打死,而安迪凭借读过书,获得了监狱里最难得的东西——尊重。

肖申克监狱,未尝不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安迪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朴素且扎心的“潜规则”:

这社会本就不公平,你有多有用,就有多特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参差,取决彼此的能力水平。

不读书的人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被生活逼到最逼仄的角落。

读书的人,更有机会打破阶层的禁锢,拾阶而上,成为让人尊敬的人上人。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03

在肖申克监狱,有人向往高墙外的星辰大海,有人安于墙内的平淡与秩序。

图书管理员布鲁斯显然属于后者。

服刑50年后,接到假释通知的他,却故意制造了一次犯罪,企图继续留在监狱。

但伎俩被识破的他,还是被迫离开了。

然而多年来的与世隔绝,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无所适从。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让他惊慌失措;高耸入云的建筑,让他倍感窒息。

出狱后的他被分配在超市工作,然而他衰老迟缓的行动,总是被顾客投诉指责,生活在高压状态之下,他甚至连觉都睡不安稳。

在监狱里,他是个有教养的体面人;在社会中,他是个落魄的“多余人”。

每天活在恐惧之中的布鲁斯,一年后选择了自杀。

书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

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这种“体制化”如一把刀,斩断人与社会的联系;又如一副麻药,麻木着每个人的心智。

在监狱里被体制化的人比比皆是。

而安迪却时刻警醒自己,即便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他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他连续六年,每周坚持给州政府写信,请求拨款为肖申克监狱图书馆添置图书。

在安迪的不懈努力下,州里最终决定给肖申克监狱每年800美元的补助,安迪用它来买了各种种类的旧书和唱片等。

原本狭窄破旧的图书馆,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大的监狱图书馆。

几乎任何领域的书籍资料,安迪都能想方设法弄到。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27年与世隔绝的日子里,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迪靠着图书馆里的海量资源,始终和时代保持同频。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

尽管身体被囚禁,安迪的灵魂始终是自由的。

因为通过阅读,他能不断学习新的事物,尽可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而不至于被体制化慢慢杀死。

书犹良药,可以医愚;书如巨尺,可以丈量世界。

也许我们身囚于三尺之地,但仍能通过读书,去感受外部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

04

影片的结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通过凿了19年的地道,成功逃出生天,在太平洋的小岛上安度余生。

肖申克监狱,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安迪却以知识为钥匙,叩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他精通金融知识,能帮所有狱警避税理财,所以他在监狱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他能把《圣经》倒背如流,所以典狱长第一次查房时,没有发现他藏在《圣经》的那把鹤嘴锄;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他在监狱图书馆研究地质和气象学,所以他能挖通墙壁,爬出500码的地下管道;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他懂得户籍政策,所以能利用帮典狱长洗钱的机会,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身份,为越狱后的生活做准备。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

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又自然。

每一个不起眼的知识和技能,都在冥冥之中帮助他叩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佛典里有一句话:“功不唐捐”,用在安迪身上恰好合适。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

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在你看不见的方向,你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终有一天,它们会长出一片森林。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唯有自救,方能得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34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日 上午6:56
下一篇 2024年4月2日 上午7:42

相关推荐

  • 草房子读后感500字(精选优秀范文)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曹文轩写的书,叫《草房子》。他讲述的是在我姥姥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桑桑是个敢想敢做的小男孩,他甚至比…

    2024年3月17日
  • 红岩读后感800字(缅怀历史,致敬先烈)

    我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回望解放时期的硝烟,翻开那一部《红岩》; 我站在2021年的中国,回望历史留下的车轮辙印,展开那一部《红岩》所描绘的画面; 我站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回望…

    2024年5月22日
  • 鸡毛信观后感,儿童团长海娃的故事

    昨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后,爸爸和妈妈一起陪我观看了电影——《鸡毛信》。 《鸡毛信》影片中 ,揣着信的海娃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遇见了鬼子。“信该放哪儿呢”海娃左思右想,望着绵羊群顿时心生…

    2024年5月6日
  • 睡美人故事600字读后感,换个视角读《睡美人》

    《睡美人》是《听,是谁在开音乐会》里其中的一本,这套书共有八本,都是很经典的故事,很多我们小时候都曾经读过。最早小时候读的只是那种简单的小小本,里面基本上都是文字,偶尔会有一、两个…

    2024年3月21日
  • 百年孤独读后感(真正读懂了人生)

    《百年孤独》读后感,读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保留阅读时的神秘感,我既没有看书的简介,也没有了解作者。起初读来确实晦涩,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已经大致了解了这本书的主题。 内容上有两条明线…

    2024年4月22日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孩子的内心世界奇妙而美好

    爱丽丝!请你接受这小小的故事。 用你温柔的小手, 把它藏在交织着童年梦幻的神秘王国里头, 像流浪者从遥远的地方采摘回来的凋谢的花球。 ——刘易斯·卡罗尔 当小朋友让你讲故事的时候,…

    2024年7月20日
  • 狼王梦主要内容,《狼王梦》讲的是什么

    这几天读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除了作者的文笔惊艳到我,小说的主角紫岚(母狼)面对理想的执着也震惊了我。 面对一次次挫折失败从未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过。面对一次次灭顶般的伤痛,…

    2024年7月30日
  • 西游记书评(世人但凡读之,皆可有所感触)

    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西游记》在中国广为流传,流传了几百年,深受各个年代,不同年龄段人的喜爱,就文学来说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神话娱乐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被后人称为四…

    2024年5月18日
  • 三重门读后感(对生活的感悟,对世俗的透彻)

    知道《三重门》这篇小说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韩寒带着《三重门》横空出世,成就“韩寒现象”。因为和韩寒是同为80后,他在社会争议最强烈的时期,我们还都在课堂上为着高考而埋头…

    2024年5月26日
  • 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湄公河行动》改编自真实案件。2011年发生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的中国商船遇袭案——湄公河惨案,演员们用高超的演技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振奋人心,热血沸腾的缉毒行动。 影视里为女朋友报仇的…

    202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