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由蒂姆·波顿执导的奇幻片,这是一部充满了童趣的电影,讲述了名叫威利·旺卡的人拥有世界上最大巧克力工厂,工厂里面没有工人却每天能生产出最好的巧克力并送到世界各地,迫于工厂继承的考虑他邀请了世界上幸运的五个孩子参观他的巧克力工厂,并对参观的获胜者赠予一份奖品,因此五个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十五年无人进出但充满诱惑的旺卡巧克力工厂,为夺得终极大奖而在五个孩子身上发生的神秘探险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作为一部极具有想象力的奇幻电影,在“视听奇观”的制作上导演以其最擅长的制作手段将观众集中在情节与特效上,整部影片为观众构建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艺术的想象与电影手段的结合,让影片在叙事层面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表现意图。“这是导演蒂姆·波顿第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但是让他放弃其黑色荒诞感就像让他放弃他的姓氏一样不可能。”影片与蒂姆·波顿导演其他奇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象》相似的是,他给成年人创造了具有深度寓意的童话故事,在展现令人惊奇的审美效果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披露和对家庭关系的展望。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影片中的巧克力工厂亦或是最终大奖作为特殊符号代表了欲望和利诱。在如期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中四个孩子因为贪念、任性和自大而被一个个地淘汰掉,巧克力工厂里每一件事物都是导演用出奇荒诞的形式所创造的物品,如巧克力河流、糖果草地、软糖山等这些在影片中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与贪念心理的事物也给成人世界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四个“任性”孩子的身上代表了四种不同人性的卑劣,深挖到背后是一个家庭所影响下的结果,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在巧克力工厂那个充满诱惑的天堂里,家长的愚昧观念与教育弊端造就了被淘汰的结果。导演以黑色荒诞元素、直白易懂的电影情节传递了善恶的真谛,即便是金钱可以买来参观巧克力工厂的入场券,但却买不来糖果真正意义上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美味。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相比之下,物质生活不尽如意的查理一家给了查理最强大的精神财富,家庭的温暖和爱促成了查理正确的成长道路,也是让人性在美好中发扬的最好体现。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别人对威利千奇百怪的发明和他的想法表示猜忌与不解,但查理却能在工厂里面找到一些独特的见解。其实,通往这座梦想天堂的关键是拥有一颗和查理一样谦虚体谅的心,这也是美好人性的关键。“孩子就是巧克力,父母就是工厂”这句话很大程度上诠释着父母三观对孩子的影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电影《教父》中有句话:“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了”,的确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需要亲身示范和指导,让孩子指导并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与之相对应的人性中的贪婪、骄傲自大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其所会带来的后果是需要自己承担的。蒂姆·波顿将人性与家庭因素在童话的世界中融入并搬上大银幕中,原来,童话故事真的不是只留给孩子看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电影中除了有五个不同家庭对孩子造就的影响外,威利·旺卡与父亲之间关系的设定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影片中威利的父亲是个对孩子有极高限制性的牙医,从小在父亲的严厉管控下不能享受任何美味糖果因此却促成了威利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而对应的,福柯的父亲是个内科医生,福柯原名是保罗·米歇尔·福柯,但从小也因为与父亲之间僵硬的亲子关系将名字中的保罗去掉了。在影片当中,威利的父亲将儿子当成是“证明自己是优秀牙医”的实验品,他从未将儿子当成是一个有需求有渴望的个体来看待。对威利而言,他以自己的力量对四个极度贪图、任性的孩子实施对应的惩罚。而福柯的著作《规训与权力》一书中权利的深层结构及由此而来的监禁、惩戒过程也在威利父亲对威利的控制以及威利在巧克力工厂中对四个孩子的惩罚得到对应的印证。电影通过影像手段将欲望幻化成糖衣炮弹,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童话世界对于孩子和成人来说都是具有反思意义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旺卡巧克力工厂和查理家为观众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对于影片而言,技术的投入为影片建构了让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巧克力工厂中的童话世界,这也是作为奇幻片最需要在视觉层面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这里所有事物在孩子眼中都是干净美好的存在,是孩子在心中加工着色后的纯粹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也促成了影片的奇幻色彩。但回归到故事本身,这些画面只能存在于孩子的想象当中而在现实中却是荒谬的,工厂中巧克力的生产模式以科技的作为基点但却又出现“反科学”的生产形式。如通过“抽打”奶牛进行奶油处理、利用电视进行巧克力传送,影片将这种对科技的思辨以一种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显然是对科学主义两面性的反思过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奇幻电影,它将善良、谦逊、家庭的爱和与之对应的人性的丑恶,以简单而又具有带有趣味性的方式将道理传递给孩子,同时也是一部值得成人寻味与思考的童话电影。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20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下午5:51

相关推荐

  • 二八定律读后感,成功路上千条路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经过研究分析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说大约占20%;而其余80%的尽…

    2024年5月24日
  •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红色电影激励我成长

    于“本色”中见“红色” ——观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剧照 许多看过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的人告诉我,您应该关注一下丁柳元的表演,她是“催泪剂”,许多泪点都在…

    2024年4月15日
  • 羊皮卷读后感,平凡并非你不努力的借口

      昨天糟糕的情绪,让我陷入了失眠。半夜两点半爬起来看《羊皮卷》。这已经是第三次看了,每次看感悟都不一样。   就像羊皮卷中说的一样:我要⽤全⾝⼼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没有时间去…

    2024年6月16日
  • 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

    年前有人推荐我看《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 就冲这书名,要是在以前,我可能又会傻傻地把这本书当做一本讲钱的书,看到书名就不想看了!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我想既然人家推荐这本书,那我就应该…

    2023年11月22日
  • 焦裕禄观后感400字作文免费复制(焦裕禄的故事观后感)

      《焦裕禄》这部曾获得1991年百花奖最佳影片的电影,主要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1962年被调到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村民除“三害”的一段经历,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

    2024年2月20日
  • 慈母情深读后感1000字(一个消极的时代)

    《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是一篇借写母亲来抹黑社会主义集体时代的文章。写作背景是六七十年代。文章完全抹黑了六七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精神振奋充满激情的年代。全国人民,…

    2023年12月16日
  • 魂断蓝桥观后感,看一次哭一次的电影

    精典影片《魂断蓝桥》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了在战场以外,一个军人的未婚妻的悲惨经历。电影由费雯丽主演,女主角美丽善良楚楚动人,看这部电影为他们的爱情而感动,心疼怜惜女主角,更…

    2024年3月27日
  • 倔强的小红军(革命精神值得信仰)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

    2024年7月11日
  •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永远都不能遗忘的历史)

      这部影片看得我全程都是带着悲愤的心情,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心痛,不知道怎么形容。   影片中讲到1937年12月11日,南京城被围,之后南京沦陷,日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烧、杀、…

    2024年4月25日
  • 求求你表扬我观后感,做好事到底该不该表扬?

    《求求你,表扬我》是黄建新执导,范伟、王志文、陈好等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2005年上映。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幽默的感慨:一句美好的赞扬,能够使他开心上两个月。平心而论,我们谁又不…

    202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