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观后感(舍身炸碉堡 热血铸丰碑)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430万人,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解放区人民军队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没有海军和空军,装备基本上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仅有少量火炮。力量悬殊的两军对决,结果似乎应该没有悬念。蒋介石声称“一定能速战速决”,然而3年后他却败退台湾。这样的结局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谜。电影《董存瑞》就是其中一把解谜的钥匙。解放战争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很多,但为大众熟知的却并不多,能出现董存瑞这样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很大程度上或许要归功于这部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来自解放区的文艺骨干进入电影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过去很少接触电影,是电影的门外汉。但是由于他们有着长期革命战争的经历,往往出手不凡,很快就脱颖而出。《董存瑞》的导演郭维就是其中之一。

郭维曾在抗日根据地长期从事戏剧工作,当过剧社社长、省文工团团长。进入电影界后,在史东山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中担任副导演,其后导演了《智取华山》。《智取华山》是郭维第一次独立执导,当时胶片奇缺,影片只有60分钟时长。60分钟的样片送到中央电影局,多数人不看好,史东山却认为拍得不错。后来,中宣部电影处的领导予以肯定,让郭维把影片时长加长。影片公映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还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争取自由斗争奖”。郭维由此得到了导演《董存瑞》的机会。

电影《董存瑞》讲的是真人真事。真人真事在电影创作中往往是一道难题。因为英雄事迹在看报道、听报告时特别让人感动,但一搬上银幕却没那么动人了。可是,新中国电影刚起步时拍摄的《董存瑞》却是依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典范。

人们很容易把英雄想象得与众不同。但电影一开始,小名四虎子的董存瑞还是个大孩子,稚气未脱,开朗机灵。参军固然是为了抗日打鬼子,但也包含着他追求风光体面的成分。当兵后本想露一手,结果却屡屡陷入狼狈的境地。这样的一个董存瑞无须仰视,观众容易接受,感到可爱可亲可信。

影片情节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观众的情绪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影片通过董存瑞与不同人物产生矛盾冲突的一系列事件,刻画了董存瑞性格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少年四虎子蜕变为英雄董存瑞的整个过程,塑造了围绕着董存瑞的英雄群像,描写了董存瑞之所以能成为董存瑞的环境。

影片贯穿一个“争”字。董存瑞不是静候命运安排的被动角色:年龄不够却争着当兵,他找连长和王平书记“泡蘑菇”;与膀大腰圆的牛玉和摔跤,本来毫无胜算,输了两局后却扳回一局;当兵后争子弹,以为新兵老兵不平等;打仗争立功,结果落了末名;没入党就争着交党费,迫不及待想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敌军进攻友邻阵地,他抗命出击夺得胜利;后来争当爆破队长,视死如归炸暗堡……这一系列情节,表现出董存瑞“不简单”的鲜明个性:执拗、泼辣、机灵,有血性、不服输、敢担当、有肚量。这样有血有肉、真实活泼的人物,怎能不受到观众喜爱呢?

冲突是情节之神。在这部敌我矛盾异常尖锐的战争片中,最激烈的冲突却设置在董存瑞与战友王海山之间。王海山与董存瑞一直不太对付,爆破队长人选集中在他俩之间。在董存瑞占了优势后,王海山两次抛出杀手锏,挑董存瑞的毛病,使竞争气氛白热化。董存瑞当选后不计前嫌,挑选王海山担任支援组长。两个战友含泪相拥在一起,长期的芥蒂得到化解。

激烈的冲突使人诧异,战友之间的矛盾能达到如此尖锐的程度吗?其实,编剧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如果说王海山一开始对董存瑞是冷嘲热讽,但在阻止董存瑞主动出击时已是好心相劝。争当爆破队长,争的是什么,说到底是有生命危险的艰巨任务。可是,他们争得那么认真,寸步不让,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责任感和深挚的战友情!没有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贪生怕死、悲悲切切,有的只是为人民杀敌立功、建立新中国的壮志豪情。这样的军队,一定无敌于天下。

这场戏有声有色,一波三折,紧张时使人透不过气,轻轻一点又柳暗花明。手法自然洗练,节奏如兔起鹘落,可谓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剧本扎实,对话幽默。郭维启用脸上有酒窝、说话有点稚气的张良扮演董存瑞,挖掘了具有崭新表演风格的新人。其他演员人各有貌,性格各异,演得真实生动。

一开始,影片拍摄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拉着导火索的场景,郭维觉得场面有点儿闷,经过思索,让张良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情绪、时间刚刚好。董存瑞坚定刚毅的神情,高举炸药包的动作和响亮的口号,感动了无数观众,成为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奋不顾身的典型形象。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晚年的郭维曾交给我一个油印的《董存瑞》创作手记,详细讲述了其中一段戏,有3万多字。他说,当年一个同志跟他讲,“看了这个我都知道怎么导戏了”。也就是说,在摄影机开动之前,创作者已经对影片每场戏怎么拍,达到了胸有成竹的地步。

电影《董存瑞》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董存瑞的英雄形象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董存瑞观后感(舍身炸碉堡 热血铸丰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85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午9:35
下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午11:32

相关推荐

  • 爱国主义电影党的女儿观后感400字

     前不久,我观看了电影《党的女儿》,透过光影,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驱,感受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   电影…

    2024年2月21日
  • 乔布斯传读后感1000字,改变世界的乔布斯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意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

    2024年5月18日
  • 工匠精神读后感(精选5篇)

    《工匠精神》读后感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布衣;无论企业高管,还是普通职员,相信读完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均会有所得,有所感悟。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

    2024年6月17日
  • 读《女生贾梅全传》有感,女生贾梅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快乐的世界,自由的世界,美丽的世界……但是,你可知道,有一个中国中学生,她的世界是多彩的,快乐的。这个中学生的名字叫贾梅,她是深受中国孩子欢迎的儿童文学家…

    2024年7月5日
  • 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学生实习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学生实习工作个人心得体会三篇范文1   在大二期间的每个星期二下午是到临床实习的时间。在见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更深的接触到临床的各种护理操作,也知道了做一名护士需要具备熟练的护理…

    2024年9月2日
  • 实践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志愿者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5篇)【篇一】   很高兴能够在那里,以一个志愿者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这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感想。   首先要说是,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本次:新疆首届麦…

    2024年8月26日
  • 麦克白读后感(野心与良知的黑色寓言)

    《麦克白》(1606)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郁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

    2024年6月8日
  • 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祥子的悲剧人生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

    2023年11月28日
  • 宇宙无敌水哥小说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最近北方的天气也愈加炎热起来,燥热的空气,炙热的阳光加上炎热到爆的空气,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慵懒起来。 这样的日子,无数的人只想懒洋洋地躺在家中,一杯冰水,一块凉凉的西瓜,一本适合消磨…

    2024年2月1日
  • 觉醒年代观后感(走进历史,感知时代)

    一百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一百年后,一部展现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过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恰逢其时。观看后大家心潮澎湃,…

    202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