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长跑:资质与成就的关联

“资质好的人成就越大”,没有人会认同这个命题,因为它忽略了取得成就的其他因素——个人的主动性。人生是一场长跑,犹如龟兔比赛,结局是可能逆转的。

是不是一个人,天生越聪明,他就能取得越高的成就?

我只想记录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人,从认识他到现在,我所看到的变化。

认识潘大概2年不到的时间。最开始认识的时候,他并不是很起眼的,虽然长得很高,但穿着很普通。他不太擅长言辞,每到公众发言的时候总是只能说一句两句。他不太有幽默感,大家插科打诨的时候他也不太能插进话去。他好像不太关心娱乐八卦,小道消息。我们所说的上至拉登奥巴马,下到大小S,他好像都没怎么听说过。

我所接触的这群人里面,有一些非常耀眼和出众,虽然年龄都不大,但思维非常活跃,眼界又开阔,加上自己手上有些事业,因此“明星”式人物非常多。因此潘只能算非常中等人才。

但他确实是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常在家里跟暖手谈起他,说起他这些年的变化。

有一次,我们在谈非诚勿扰最火的,安田那集,他没看过。他问我们怎么查,又问安田那两个字怎么写,我看见他仔细记录在手机上。这不是第一次了,我看到他能越来越多地融入大家的话题,知道所有我们知道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因为他“留心”了。

他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日常会话中会留心记笔记,然后回家做功课的人。

他的幽默感也有很大的增加。以前他是不会说笑话的,偶尔说下,也觉得很僵,大家只能哈哈打圆场。但他一点都不气馁,每次都坚持说点无聊小笑话。终于功力渐长了——现在他已经经常会变成话题的中心了。

他是很少数,主动培养自己幽默感的人。要知道幽默感在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作用,是无限的。

再说一些小事:

1、他每次参加活动时,无论是朋友还是工作人员,都会坚持送别人上车。如果别人没有自己开车,他会帮人家叫好车,然后送上车。然后再让司机开来自己那辆S6。

2、每次大家晚上一起吃饭,他都会提前买好单,几乎没有一次,有他在场的时候,我看到是别人买的单(这一点当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吃饭的这些人来说,这些都是小钱,但能做到如此周到,他也是我认识的唯一的人)。

3、他每天6:3起床,锻炼,然后看书。虽然公司规模不小,但应酬也绝不抽烟喝酒。他每次聚会完毕都会发短信问候大家。

4、每次会议如果有他的发言,他一定事先写好稿子,然后提前几天准备。(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我经常会在前一天晚上被他拖到2点以后,帮他准备他的稿子,怎么讲合适,什么语调比较好。如果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等等。

5、他永远都是准时的,如果是大型会议和活动,永远提早3分钟以上到达会场(很多次,比工作人员还早)。

6、每次会议他都会跟他那个副总一起,把所有人的名片换好。他会统计出席的人员,包括重量级的嘉宾,精确到个位数。

7、他如果出差到某地,一定邀请当地的朋友一聚,然后还会打电话给不在的朋友。我就曾经有几次,被他从北京、美国等等地方的电话打过来,然后跟在场的十几二十个人一一说话。

8、他是非常执着的记事本控,每天记录重要事项,每天反省当日工作(实际上,我是从认识他开始,才重视记事本的功用的)等等等等太多例子。

哦,忘记说了,他是85年的。

说实在话,我对这个人的好感,也很大程度来自于暖手同学。暖手说他有“帝王之相”。也就是说,他有统帅的气度和胸襟。

他真的不算是聪明的,资质只能算是平平。但我认识他一来,眼见着他一步一步地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所有的小事上。

开始的时候,吃饭买单,送人上车这种事,我只觉得他虚伪。可人家几十次都反复执行这个标准,最后剩下的只有敬佩。

现在我不能说潘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未来的光彩夺目,是可以预见的。

我不是一个精英主义的信奉者。虽然不谦虚地说,我自己不能算是非常笨的人。但是我从来不迷信什么名校啊,成绩单啊,或者IQ指数啊。

我相信1小时天才理论,我相信凡事都靠自己的努力。

潘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说可以反复练习的一些技能,例如英语,IT技术等等。就连“幽默感”“人际关系维护”“战略决策”这类软性技巧,一样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总结来提高的。

豆瓣上比较多的是文艺青年们,兴趣爱好广泛,言辞犀利,每个观点都能跳出来说个一二三四的。说实在话,我也是这种人,从小自持有些小聪明,从来都不肯好好地下死功夫。

但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到的。昨天看《营销战》,以历史上的战争来影射现在的商战。实际上,战争中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兵力的数量优势”。但是很多人会迷恋于“以少数挑战多数而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很多人也迷信,“以非常少的时间精力投入,来达到非常好的水准”。

这些都不是王道。

潘是我的一面镜子,我从他身上,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我自己的缺点。

这也是我写这篇日记的目的。

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么说。实际上,幼时太过聪明的人,年长时发展都未必好。因为你太依赖一种优势,样样都称心如意,哪还有闲工夫去发展其它的优点。

倒是天资比较差的人,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发展出一点长项,内心仍然不安,还是继续努力,优势越来越多。

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

励志句子大全-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人生是一场长跑:资质与成就的关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21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8日 下午3:11
下一篇 2020年11月8日 下午6:10

相关推荐

  • 老罗: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老罗说:俺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懒惰的、容易放弃的、坚持不下去的,没有毅力的。所有人都这样,您不必自卑,因为俺们从基因上就是被设计成这样的。您不用为此感到难过,俺们都是受这…

    2020年11月4日
  • 所有人都在努力,不是只有您受尽委屈

        如果你觉得生活容易,那么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那份不容易。  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2020年9月26日
  • 为什么低调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一朋友本科毕业就在美国直接念到博士,读完后回国开始创业,前一阵拿到天使轮融资,但这一切我都是通过朋友的朋友才知道。

    2020年9月25日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俺们没有看到到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

    2020年10月5日
  • 成功可以复制

      成功是能够复制的,而一般的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去“复制”,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能够复制的,正因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神经系统,只但是咱们每个人的神经系统使用程度不一样而已,如果要更快的成功,就要复制成功人士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这样就能够帮忙咱们更快的迈向成功!

    2020年10月15日
  • 那些永远不去尝试的人,是绝不会失败的

        M同学在一次学期末总结大会上的一段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我突然发现其实我挺厉害的,只是少了些尝试的勇气。之前的演讲比赛,还有ppt 展示,我都没有什么信心去做,后来才发现有些事当你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事畏手畏脚,是因为我们更多时候都在想,万一不行呢。可是,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万一能行呢。原来别人能能唱的歌我也能学会,演讲比赛我也拿到不错的名次,虽然舞蹈有些僵硬我还是能在迎新晚会上亮相。其实,我们都很棒,只是,有时候缺少了勇气去证明自己。”突然就想到培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勇敢的去尝试,你会发现很多别人能做到的事,其实你也可以,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2020年12月16日
  • 爱默生:相信自己

          俺们今天应该确凿地说出今天的想法,明天则应确凿地说出明天的意见,即使它与今日之见截然相悖。    相信您自己的思想,相信您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

    2020年10月11日
  • 坚持30年,啥事儿都成了

      感觉身边的人,大都很迷茫。  钱也不少,但依旧为钱发愁;房子不止一套,依然谈起房子满腹怨言;孩子也上了不错的学校,但对教育依旧是不断吐槽。

    2020年9月25日
  • 所有的艰难,都只是为了去山顶而必经的上坡路

      读大学时,有个舍友每天垂头丧气,你稍微对他表现一下关心,他就说自己陷入了情绪的低谷,人生的低谷,学业的低谷。一开始你会很认真地把他口中的低谷当回事,可后来你突然发现他可能只是把“低谷”,“瓶颈”“郁闷”“心情不好”等,都当成了语气组词来使用。

    2020年12月12日
  • 梦想有价

          每一位作家的事业都开始于一个梦想,一个幻想,一个在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现的目标。“俺想写一部小说。”“俺想出版诗集。”&ld…

    2020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