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

  
  
  Google是举世公认的杰出企业,公司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有一次,记者问Google的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未来公司的成长瓶颈是什么?施密特不假思索地回答:“俺们能不能够继续找到世界一流的人才。”
  
  对Google来说,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财富”。公司坚信: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二流的人雇佣三流的人;因此,当一个队伍雇佣第一个二流的人的时候,就是它走下坡路的时候。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在Google,每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招聘。
  
  为了招聘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公司强烈鼓励员工推荐自己认识的高手加入;对于这样的高手,公司总是非常热忱非常真诚地接待。当Google最初得知李开复有意加入时,一位资深副总裁立即发邮件给他:“随时打电话给俺,一星期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任何时间都行!”李开复与公司洽谈时,为了李开复的方便,公司特意选择了一个高尔夫球场作为谈话场所。而李开复,后来成了Google的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除了内部员工的推荐,Google还大力从外部选拔人才。为了给每一个应聘者公平的机会,Google设计了一套严格、精密、统一的面试流程。
  
  假设Google一周内收到一万份简历,公司则先对简历做一次筛选,然后合适的应聘者就会得到公司的电话面试。电话面试过关后,公司接着安排正式面试。面试中,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要接受不同部门的面试官面试。每一位面试官都要在面试后填写非常详细的反馈信息,随后还要给应聘者打分。打分时,每一个面试官都必须谨慎、客观而公正,因为他(她)的面试技能也会被打分和评估的……当所有反馈信息都搜集好后,“招聘小组”的成员会审查关于应聘者的所有反馈信息,然后对所有应聘者的分数进行排序,并进行讨论。(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最后,“招聘小组”挑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又被送到公司的“副总裁小组”再一次审查。审查后,公司便向录用人员发出录用通知单,而这样的通知单可能不足百份。接到通知后,应聘者可以决定自己从哪一个月开始工作,公司则会把那些最合适的人分配给最需要他们的部门或项目组。
  
  为了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公司为员工创造了极其优越的条件,让每个人都没有后顾之忧。例如,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决定上下班的时间;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最需要的性能最好的电脑;每个工程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适当的时候变换项目,以便更好地发挥特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与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
  
  正因为此,Google总能发现并得到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互联网之父VintCerf,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爬虫的发明人LouisMonier,中文搜索第一人简立峰……而这些世界一流的人才,为Google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每天十亿次的浏览量;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长率,只用了七年就使得公司的市值达到了一千亿美元;从1998年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推出了五十多个成功的产品……
  
  当今世界,Google可能是一个发展最快也最成功的科技企业;它的成功,可以说是用人的成功也是管理的成功。
  
  说到管理,俺们往往会想到严格的考勤制度、鲜明的赏罚制度、及时的淘汰制度,而这一切,在Google全都看不到。尤其是所谓的“末位淘汰”,Google根本不以为然。Google相信,公司在招聘时采用的面试标准已经非常高了,只要能够通过面试进入公司的员工,一定是出色的人才,没有必要施行末位淘汰。公司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与服务,让他们创造出最好的新产品。
  
  如此看来,Google的成功秘诀大概就是寻找并得到最需要、最合适、最优秀的人才,然后为他们提供最需要、最合适、最完善的服务;换言之,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然后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服务。而那些一流的人,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创造出一流的产品。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一流的人雇佣一流的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64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3日 下午7:53
下一篇 2020年10月3日 下午8:26

相关推荐

  • 失败的路上最拥挤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实在太少。成功的历程的确很艰辛,在心理、心态包括体能上,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淘汰80%。剩下来20%的人在成功道路上,中途因学习不够淘汰一些、恐惧失败淘汰一些、受消极负面影响淘汰一些、体能不支淘汰一些、自以为是中途改道淘汰一些、粮草不足淘汰一些、团队关系危机淘汰一些,又淘汰掉80%。因而,我们会看到,被淘汰的失败者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实际被淘汰的高达96%之多。

    2020年11月25日
  • 人,要努力成为自己的样子

      你或许不善于表达情感和情绪;你或许不能完全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你或许还在为选择结婚对象而烦恼;你或许不太喜欢当前的工作……我们很多时候,痛苦的不是失去什么,也不是得到什么,而是不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样子,在自身发展的路途中迷失,难以抉择!但人终究还是逃不了时间的逼供,你必须要努力成为自己的样子!

    2020年11月28日
  • 那么努力,只为赢过昨天的自己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为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2020年12月13日
  •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当代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做简单的事,认为那些事情过于简单,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又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不仅如此,俺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还发现,其甚至于有点轻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在…

    2020年9月30日
  • 十大经典励志美文

      一、《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2020年9月27日
  • 吃苦的年纪,就别选择安逸

        1  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不论我们想或不想,总有一些让我们羡慕的人与事,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手机或电脑的屏幕里。谁是世界首富,谁入了福布斯排行榜,谁是新上榜的年轻精英,我们一清二楚,而对于他们所吃过的苦,我们则大多不清不楚。

    2020年3月30日
  • 富人混圈子,穷人走亲戚

      富人们喜欢混圈子结交朋友,穷人们喜欢走亲戚拉拢人情。亲戚的纽带是血缘和通婚,人脉的拓展则靠社会交往。

    2020年12月8日
  • 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想做    有个成语叫“心想事成”,只有心先想,才能事成,不想做,不愿做,就不可能成事。做事情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想做,如果不想做,任何缜密的…

    2020年11月7日
  • 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一  我有一个很传奇的室友,他基本不翘课,还能一周打三份工。传奇的地方在于,他其中的一份工作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他从下午四点出门工作,可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回来,有时候甚至可以工作15个小时。在其他空余的时间里,他也会去餐厅打工,我一度怀疑我身边的这个人是不是地球人,因为在我看来地球人是需要一定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的,然而他似乎不用。对于他这样的生活作息,我们一堆朋友基本都保持着一个态度:太拼命了,这简直是在透支青春。

    2020年12月2日
  • 把信带给加西亚

          《把信带给加西亚》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百年前的文章,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翻译出来,印制了亿万份。纽约中央火车站曾将该…

    2020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