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是我们自己,用“我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是俺们自己,用“俺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1

  前几天,做了一场分享沙龙。

  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俺:“卡西姐,您说,俺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俺觉得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华子的言谈中,俺发现他极度不自信。

  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却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

  老师嘱咐他:“没关系,俺看您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都挺好,直接投就行了。”

  华子摇头:“俺不是专科出身,写出的东西真不行,算了吧。”

  索性连试也没试,这场比赛不了了之,写作也因此被他放弃。

  毕业之后,他去面试。

  对方人事经理问他:“您对自己五年之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

  他怯懦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道:“希望每个月能拿到五千块。”

  如您所想,这场面试以失败告终。华子解释说:“俺一不是名校毕业,二没有家庭背景,能有什么成就啊?那些高官厚禄、功成名就的愿望俺不敢想的。俺妈说俺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飞不出凤凰的。”

  2

  还有一次,他离职。

  通常俺们跳槽,都是为了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华子却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样好的条件。

  那份工作,是一个亲戚介绍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之前的工作好。可从开始工作,到辞职,他却一直在打退堂鼓。

  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才无德,要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岂不是给亲戚丢脸?

  一会儿又想自己真没用,居然基本工作都能出错,白瞎了这么大个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平庸吧。

  本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儿的年纪,却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好青年,处处否定自己。

  这是因为,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他早已在人生的成长中,给自己灌输了谨慎的念头。一旦某件事情超出他的预期,他就会心生胆怯,长久的自卑让他觉得“俺不行”“俺做不到”“俺没办法”,让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努力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很累的;而让自己“不行”,却轻松又容易。

  于是,他把这种暗示,转换成人生的“引导”,将他的奋进、努力、改变全部掩盖,他已给自己盖棺定论,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第一个念头必然是:算了,俺不行。

  3

  其实,从小到大俺们被灌输了太多的“您不行”。于是梦想和期待,一次次被搁浅;努力和追求,一次次被放下。

  十来岁的时候,您想帮母亲做做饭,以尽孝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母亲在旁边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不行,看看您堂叔家的闺女,洗衣做饭蒸馒头包饺子,都在行,咱没福气啊。”

  您还想争辩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至此,您对做饭再无兴趣。

  高二那年,您想考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老师拿起您的试卷摇摇头:“就您这成绩,没指望,您能考上个一本就谢天谢地了,您不行,别浪费时间。”

  您原本想改掉青春期的叛逆,让成绩步入正轨,却突然泄了气。

  大四即将毕业,您对自己说,要去一个5强企业,要一年之内业绩昭著。您日日投送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结果天不遂人愿,依旧成绩平平。室友说:“没用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过吧?普通家庭长大的俺们,改变不了什么。”

  父母也说:“那么多人竞争,您不行的,回老家来找个安稳的工作得了。”

  您看着墙上的日历,忽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于是打开电脑,参与到了室友的游戏中。

  结婚之后,您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您一边重返职场欲争回二十几岁的锋芒,一边研究育儿知识照顾孩子起居学习,终于疲惫不堪。

  丈夫说:“您看那个谁谁谁,做到了华东区总监级别,您这性格不行,能力也不够,不如趁早歇歇吧。”

  公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就挣那么点钱,够干什么的,您不行,做不了女强人,回来带孩子吧。”

  您鼓了很久的勇气,一下子被放空,您看着因为着急回家被高跟鞋磨破的脚,叹息道:俺真的不行,这么累俺受不了。

  于是,您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公司,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一做也许就是几十年。

  4

  究竟是俺们太软弱,还是别人的建议太强势?

  都不是。

  是俺们自己,已经用“俺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生而为人,存于社会,俺们没主见的时候太多了。“不行”这两个字仿佛一个魔咒,在他人的建议中,贯穿于俺们的青春年华,时间一长,连俺们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您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旁人口中的“您不行”,还是自己口中的“俺不行”,是真的不行,还是正好给了您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从刚开始就能神奇地精通于某个领域?有几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不过都是在不断地自俺修复、自俺安慰和积极地自俺暗示中,进行努力的填充罢了。

  而与之对应的堕落,便是消极的自俺暗示。

  您觉得工作强度太大自己做不到,您觉得女神高高在上自己配不起,您觉得自己做出的方案太垃圾,哪怕扔掉也比让客户看到要好。他人一个眉眼暗示您立马就蔫了下来,他人一句负面的评判您转身就想哭。如果您不够自信,就正好落入“不行”的圈套。

  一旦落入这种圈套,一旦过分灌输了“俺不行”的概念和思想,就会加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这非常容易让您在人群中消失,话语权消失,表现欲望消失,表达能力消失,逐渐地让您越来越不起眼,然后更加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

  最后,便真的不行了。

  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啊?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6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1:59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1:59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现在的俺们,连做一件小事都不能坚持?

      许多人很迷茫,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坚持的七种原因,适合困惑中的所有人。

    2020年12月4日
  • 凡是不能杀死您的,最终都会让您更强

          那么多当时您觉得快要要了您的命的事情,那么多您觉得快要撑不过去的境地,都会慢慢的好起来。就算再慢,只要您愿意等,它也愿意成为过去。而那些您暂时不能战胜的,不能克服的,不…

    2020年10月12日
  • 俺的岁月是俺未完成的路

          黑眼睛,用斗志点亮    清冷的寒冬瞬间冰封每个人的心扉,毫无生机的大自然映现着每张僵硬的面孔,自己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游离在每条冷冷清清的街道。而春天的气息来的如此蹒跚,…

    2020年10月19日
  • 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总要等到走完那段路,回头看的时候才会觉得两边的风景跟刚才来时有些不同。那些觉得过不去的,也许只是我们太倔强不愿意改变,也许只是我们习惯了那些不该习惯的习惯,可是那些伤总会慢慢地愈合…

    2020年11月9日
  • 励志文章:人生贵在锲而不舍

      如今已经名闻世界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一般人常说的是“天才来自勤奋”。

    2020年9月28日
  • 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结婚早,有了个小孩。6年前他出来创业,由于业务方向不错,公司发展很快,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关键时候有小风险投资进来,让他的公司继续成长。这三年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他的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绩增长的难以置信。用他的话说,睡觉的时候都在赚钱了,当然他睡觉的时候也不多。

    2020年11月26日
  • 为什么您总是一事无成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坎坷了一辈子的松子喃喃道: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

    2020年9月28日
  • 真正牛逼的,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问: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回答/程浩  以上回答全都弱爆了,还是看看我的吧!

    2020年11月25日
  • 如何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美国着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  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满脸泪痕地回到家里,父亲问其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的同学说我长得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

    2020年10月29日
  • 励志文章:俺也有一个梦想

    俺时常问自己:您有梦想吗? 梦想是前进的指航标,也是发动机,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悲的。当蒋总问现场1多个大学生团队他们有什么梦想时,举手发言的人几乎个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人说他要开…

    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