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是我们自己,用“我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是俺们自己,用“俺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1

  前几天,做了一场分享沙龙。

  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俺:“卡西姐,您说,俺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俺觉得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华子的言谈中,俺发现他极度不自信。

  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却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

  老师嘱咐他:“没关系,俺看您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都挺好,直接投就行了。”

  华子摇头:“俺不是专科出身,写出的东西真不行,算了吧。”

  索性连试也没试,这场比赛不了了之,写作也因此被他放弃。

  毕业之后,他去面试。

  对方人事经理问他:“您对自己五年之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

  他怯懦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道:“希望每个月能拿到五千块。”

  如您所想,这场面试以失败告终。华子解释说:“俺一不是名校毕业,二没有家庭背景,能有什么成就啊?那些高官厚禄、功成名就的愿望俺不敢想的。俺妈说俺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飞不出凤凰的。”

  2

  还有一次,他离职。

  通常俺们跳槽,都是为了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华子却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样好的条件。

  那份工作,是一个亲戚介绍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之前的工作好。可从开始工作,到辞职,他却一直在打退堂鼓。

  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才无德,要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岂不是给亲戚丢脸?

  一会儿又想自己真没用,居然基本工作都能出错,白瞎了这么大个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平庸吧。

  本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儿的年纪,却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好青年,处处否定自己。

  这是因为,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他早已在人生的成长中,给自己灌输了谨慎的念头。一旦某件事情超出他的预期,他就会心生胆怯,长久的自卑让他觉得“俺不行”“俺做不到”“俺没办法”,让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努力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很累的;而让自己“不行”,却轻松又容易。

  于是,他把这种暗示,转换成人生的“引导”,将他的奋进、努力、改变全部掩盖,他已给自己盖棺定论,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第一个念头必然是:算了,俺不行。

  3

  其实,从小到大俺们被灌输了太多的“您不行”。于是梦想和期待,一次次被搁浅;努力和追求,一次次被放下。

  十来岁的时候,您想帮母亲做做饭,以尽孝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母亲在旁边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不行,看看您堂叔家的闺女,洗衣做饭蒸馒头包饺子,都在行,咱没福气啊。”

  您还想争辩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至此,您对做饭再无兴趣。

  高二那年,您想考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老师拿起您的试卷摇摇头:“就您这成绩,没指望,您能考上个一本就谢天谢地了,您不行,别浪费时间。”

  您原本想改掉青春期的叛逆,让成绩步入正轨,却突然泄了气。

  大四即将毕业,您对自己说,要去一个5强企业,要一年之内业绩昭著。您日日投送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结果天不遂人愿,依旧成绩平平。室友说:“没用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过吧?普通家庭长大的俺们,改变不了什么。”

  父母也说:“那么多人竞争,您不行的,回老家来找个安稳的工作得了。”

  您看着墙上的日历,忽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于是打开电脑,参与到了室友的游戏中。

  结婚之后,您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您一边重返职场欲争回二十几岁的锋芒,一边研究育儿知识照顾孩子起居学习,终于疲惫不堪。

  丈夫说:“您看那个谁谁谁,做到了华东区总监级别,您这性格不行,能力也不够,不如趁早歇歇吧。”

  公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就挣那么点钱,够干什么的,您不行,做不了女强人,回来带孩子吧。”

  您鼓了很久的勇气,一下子被放空,您看着因为着急回家被高跟鞋磨破的脚,叹息道:俺真的不行,这么累俺受不了。

  于是,您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公司,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一做也许就是几十年。

  4

  究竟是俺们太软弱,还是别人的建议太强势?

  都不是。

  是俺们自己,已经用“俺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生而为人,存于社会,俺们没主见的时候太多了。“不行”这两个字仿佛一个魔咒,在他人的建议中,贯穿于俺们的青春年华,时间一长,连俺们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您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旁人口中的“您不行”,还是自己口中的“俺不行”,是真的不行,还是正好给了您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从刚开始就能神奇地精通于某个领域?有几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不过都是在不断地自俺修复、自俺安慰和积极地自俺暗示中,进行努力的填充罢了。

  而与之对应的堕落,便是消极的自俺暗示。

  您觉得工作强度太大自己做不到,您觉得女神高高在上自己配不起,您觉得自己做出的方案太垃圾,哪怕扔掉也比让客户看到要好。他人一个眉眼暗示您立马就蔫了下来,他人一句负面的评判您转身就想哭。如果您不够自信,就正好落入“不行”的圈套。

  一旦落入这种圈套,一旦过分灌输了“俺不行”的概念和思想,就会加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这非常容易让您在人群中消失,话语权消失,表现欲望消失,表达能力消失,逐渐地让您越来越不起眼,然后更加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

  最后,便真的不行了。

  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啊?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6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1:59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午11:59

相关推荐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概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

    2020年11月19日
  • 再多一点点坚持

        我相信,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权,除了背影,还是背影,特别是在刚刚步入社会的前几年,生活还有点“天不遂人愿”。

    2020年12月11日
  • 多受苦,多出智慧

          人人都以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不知道,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    一个人,生活得太顺利,免不了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一个人生活得太富足,免不…

    2020年11月7日
  • 跌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赶快爬起来

        1  毕业二十年的同学聚会,当有人把程欣用轮椅推进来时,我大吃一惊。这张脸还有当年的影子,只是这双腿……

    2020年3月28日
  • 把努力当成信仰,人生就会开挂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ta真的很努力,这是一句好话吗?”

    2020年3月27日
  • 写给学生:坚定不移,战胜自己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各种问题,影响进步,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明确方向,不断进取。下面就是我在空间上写给学生文字:

    2020年9月27日
  • 您曾赢过全世界的难,最后却输给了自己的懒

        1  我有个在NGO做慈善事业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件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2020年9月27日
  • 励志文章:如何直面坎坷

      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有一个鱼杆和鱼篓的故事广泛流传。  有两个年青人外出旅行,由于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处所。这个地方间隔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

    2020年9月28日
  • 给您一条“牛人”的路

        知乎上有不少有趣的提问,“怎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如何年薪百万”,看帖子的热度就知道“探寻人群中出类拔萃的机会”这可能是今天多数人内心的需求。在这个全中国都在挣钱比赛的时代里,这样的问题问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不过,我总觉得不够准确,在如何成为人群里普遍公认的“牛人”之前,我们还有个问题要解决。

    2020年11月28日
  • 南方周末2016新年献词

      《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

    202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