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踩踏事件读后感(韩国踩踏事件过程和原由)


人,一旦加入到一种群体中,往往会产生一种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以及排外意识的“乌合之众”心理,当这种心理产生时,人就会变得冲动,幼稚,不理性,即使平时温和、理智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到这种群体后,往往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关于韩国踩踏事件读后感(韩国踩踏事件过程和原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悲剧事件

今天,整个世界被一则新闻震惊了,那就是韩国梨泰院昨晚近10万人参加的万圣节派对,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截止今天下午4点半止,已导致153人死亡,82人受伤,另有4000多人失踪。其中还包括4死2伤的中国公民,令人痛心!

一个狂欢夜,153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没了,据说大多数还是20岁左右的女生。对此,韩国总统致令全国致哀。

多么沉痛的教训,这不由得令我想起了2014年12月31日,我国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的那一场踩踏事件,那次事件导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举国上下一片震惊;而其实在当年的9月,云南一小学发生过一次踩踏事件,导致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

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乌合之众心理

那么,为什么相同的悲剧会重复再演?

在这里我要先说一个“群体”的心理概念。即当一个人加入到一个群体,尤其是加入到大量的人群中后,他的智商就会严重降低,很多人聚在一起,往往就会形成一个集体的意见或行为,而在加入之前的自我特性会大大减弱或几乎消失,即所有人的感情和思想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之为群体心理,说到底也就是一种“乌合之众” 的心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聚在一起就有群体心理,而是往往会在一个偶然事件的目标影响下而产生。比如一大群人看世界杯或看演唱会,这都是有一个目标,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就会产生群体心理。所以,往往世界杯或演唱会的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都是因为这种心理原因引起。

悲剧的产生原因

一年一度的万圣节,这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韩国极为重视,也非常流行,尤其今年是韩国政府宣布疫情解封令后的第一个万圣节。因此,万千民众热情高潮,尤其是韩国的年轻人,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年轻人的节日,必须尽情狂欢。

可想而知,当极大多数人受到一个“万圣节”的狂热目标吸引时,群体的心理也就产生了。因此,当四面八方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产生了10万的人流量时,其狂欢的程度有多热烈,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放松,尽情欢乐,甚至包括安保人员。

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吗? No, 不会,他们不会意识到危险,他们认为这是全民狂欢节,眼中只有狂欢,哪里会有危险,有的只是跟着大众一起向前走,个个都非常开心,动作夸张,他们要的是刺激,最好是能引起全民狂欢狂叫的那种,那才叫过瘾。因此,“乌合之众” 心理悄然形成。

此时,当在人流密集前进的潮流中有一个人跌倒时,后面的人也紧跟着跌倒,此时,人群开始出现尖叫与恐慌,而在后面的人事先并不知情,只知道前面传来尖叫,反而觉得很兴奋,甚至变本加厉地推着前面的人走,唯恐错过这种难得的“狂欢”场面,形成一种“墙倒众人推”的可怕局面,据说这次踩踏事件是后面有人故意使劲往前推而引发。

当前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叫,乱成一团的场面引起众人恐慌时,此时,所有人开始由先前的“狂欢”心理马上变成“恐慌”心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所有人开始乱了、慌了。

没有了任何理性,就算明明知道不能踩在他人身上走过,但在那种已经引起恐慌的场合下彻底失去了理智,因而,悲剧就此发生。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说到底,踩踏悲剧事件的发生,往往归因于一种群体的“乌合之众”心理引发,人一旦加入这种群体中,就会变得冲动,幼稚,不理性,即使平时温和、理智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到这种群体后,往往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悲剧的再次发生,留给我们的反而是一种人性的思考。

那么,到底要如何去避免这种危险呢?有很多专家或安全人士给出一些踩踏事件的应对方法,我看那些方法都只能说是一种侥幸心理为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的应对之术。

在倒下的一两百多个人当中,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抱头护颈或想躲在一侧让主流人群通过吗?肯定有人知道,只是你不在现场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那种巨大的人流推力下,想靠那点所谓的踩踏应急知识获取一条性命,谈何容易。

依我看,要真正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最好办法有两个。一、不参与,不密集扎堆,决不去做乌合之众;二、政府干预,当超过一定的人流量时果断采取限流等措施

相信只有这样,才会真正避免以后的悲剧重演。疫情久矣,天下苦矣,而人类再次自相残杀,悲哉!愿以后不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愿天下太平,人民幸福。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关于韩国踩踏事件读后感(韩国踩踏事件过程和原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73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上午5:11
下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上午7:02

相关推荐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让我懂得了爱国)

    我轻轻合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使我难以忘怀,尼摩船长他那爱国的心更是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抹不去。文中写印度王子——尼摩船长因自己的祖国被殖民奴役…

    2024年3月13日
  • 关于自强不息的演讲稿800字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悬崖里的野草鲜花在黑暗中攀岩而上,淤泥里的莲花濯清涟而不妖。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至善的道路在于不停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2023年11月27日
  • 孙晓经典武侠小说英雄志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无论曾经多么的辉煌,终究会有沉寂的一天。 就像七八十年代统领整个文坛的武侠文化,涌现了无数横跨时代的武侠小说名…

    2023年11月2日
  • 艾青诗选读后感1000字(艾青的诗色彩斑斓)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

    2023年12月26日
  • 党员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近段时间,我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和参加组织活动,党内生活,增强了党性修养,更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2024年9月7日
  •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经典童话之一

    圣诞节前夕。 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 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

    2024年8月5日
  • 刘备的身份,为什么说是中山靖王之后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刘备以皇叔自居,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为的是匡扶汉室等等。而中山靖王是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的亲儿子,正经八百的刘邦之后,刘备为什么没有顺杆爬把刘邦这面…

    2024年7月9日
  • 史记读后感1000字,司马迁与《史记》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凝于一纸书卷,从此流传万世。历史是何其幸运,遇上司马迁,从此历史不再空白;我们又是何其幸运,遇上《史记》,从此我们对历史不再迷茫。 《史记》由…

    2024年3月25日
  • 实践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志愿者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5篇)【篇一】   很高兴能够在那里,以一个志愿者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这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感想。   首先要说是,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本次:新疆首届麦…

    2024年8月26日
  • 《白夜行》,读懂了才真正明白了人性

    网上曾有这样一句话: “人是太复杂的一种动物,其复杂程度有时让人类自己也瞠目结舌。” 世间万物,最难懂的是人性,最难猜的是人性,最深不可测的也是人性。 就像东野圭吾笔下的《白夜行》…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