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人: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

    今天的文章来自后台一位读者的提问: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当时面试进入这家公司很不容易,这家公司在行业内也蛮有名的。我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里,老大和同事人都不错,每天也有开始教我一些东西。公司定期会有培训,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特别多。我渐渐觉得压力很大,分配给我的工作我都尽量认真做好,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总是不得要领,总犯低级错误。看到周围跟我同时期进来的人已经开始能够做一些小项目了,我还是原地踏步。我有时候觉得好急,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太笨了?

  

  

  今天的文章来自后台一位读者的提问:

  俺刚参加工作不久。当时面试进入这家公司很不容易,这家公司在行业内也蛮有名的。俺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里,老大和同事人都不错,每天也有开始教俺一些东西。公司定期会有培训,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特别多。俺渐渐觉得压力很大,分配给俺的工作俺都尽量认真做好,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总是不得要领,总犯低级错误。看到周围跟俺同时期进来的人已经开始能够做一些小项目了,俺还是原地踏步。俺有时候觉得好急,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俺是不是太笨了?

  首先俺想说,您一心想把事情做好的这份心很值得赞赏。比起俺见过的很多跟您差不多年龄却已经开始每天想着怎么在工作上偷懒混日子的人强多了。

  其次,俺猜您可能还没有掌握这份工作的要领,或者说,还没有熟悉您真正的岗位职责。

  俺说的岗位职责可不仅仅是招聘面试上写的那一段“岗位要求”的文字。

  先说个身边的例子。俺有个朋友,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助理。她的老板是一个典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初进入这家杂志公司的时候,她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个情景很像电影《穿Prada的恶魔》里的剧情。有一次老板的女儿过生日,安排她去订一个生日蛋糕,她顺手订了一个巧克力口味的。结果好巧不巧老板的女儿什么口味都能吃,唯独不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她在订蛋糕之前并没有询问过口味的喜好,更不要说蛋糕尺寸的大小,蜡烛要几根,是否要加特殊的食材等等。最后的结果是蛋糕已经订好,生日Party也已经准备就绪,木已成舟只能“顺”水推舟。

  那家公司在招聘面试上写的岗位职责,可绝不会写“帮老板订生日蛋糕”这种事情,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而她犯的错误其实很多职场新人都容易犯:做事会按照自己以往的风格习惯来,而不是适应职场上的“新习惯”。俺猜提问的这位读者,您在每天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常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想把事情做好没错,但是在做好之前有个大前提,叫“先把事情做对”。刚开始工作的头一两年,更多是需要熟悉自己的岗位,公司和同事之间的规则。这个规则有人情世故,有职能划分,有效果评定,有奖惩规章,还有公司文化等等。在完全掌握这些规则之前,尽量先让自己把事情做“对”,做到六七十分,再去想怎么做到九十分一百分甚至一百二十分。

  一步登天青云直上的人有,但这就跟摸彩票一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可模仿性很小。况且,人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也远远超过您的想象。

  虽然俺不知道您具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是怎样的困惑,但有一些“习惯”俺觉得越早养成会越好。

  1.把您过去不好的习惯全部清零

  都说初入社会的新人是一张白纸,这个说法俺觉得有待商权。如果说工作经验,确实是一张白纸;但是在为人处事上,就绝不是白纸了。许多在读书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对以后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有些不好的习惯,越早戒掉越好。

  比如说,以前都是家长父母围着自己转,做事很少求过人。但在工作中,大家更多的还是凭实力说话,您过去的这些“优势”很可能在您入职的第一天就荡然无存。当您问旁边同事一个简单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对方鸟都不鸟您,这种落差带来的挫败感很可能让您觉得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格格不入。

  比如说,以前您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年年都是奖学金小能手。但是在实际工作上,您却发现连一份简单的Excel表做了十遍都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您很可能会觉得是老板看您不爽,故意给您找茬儿。

  再比如说,老是给您安排一些打杂的工作。就俺所在的广告公司而言,很多刚来没多久的实习生新人,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订一张机票,贴组里成员报销的发票,订一间会议室,发一封会议邀请通知,给到公司的客户买1杯星巴克的外卖等等。这个时候您很可能觉得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觉得自己大好的才华和抱负都被埋没了。

  这些都是俺曾经遇过或者听到过的故事,俺自己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是现在回头再来看,当时如果早点避免以上这些想法俺应该会成长地更快。

  除非您有出类拔萃的本领,能够解决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别人围着您转才说的过去;

  一份Excel表格背后的学问大的很,它的用途,查看它的人群,背后的目的和用途,您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这可不只是纠结这一栏的数字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用红色还是紫色;

  如果连一份打杂的事情都做不好,没有人敢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您。很多您现在仰望的大咖牛人,最初很可能都是从一份前台的工作开始做起;

  把姿态放低一点,才会有人愿意教您。多学会一点隐忍,才会有厚积薄发的可能。无论在学校多么厉害,刚工作的时候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一起工作,尤其是新人。

  2.养成多问问题的习惯,并且一定要记下来

  很多时候没人有义务主动去教您,但这不代表您就可以每天躺尸一样坐在位置上无所事事。

  新人可能觉得自己问的问题很白痴而不好意思去问,比如“这个发票应该怎么贴?”,“这个文件应该怎么保存?”,“这台打印机应该怎么用?”。

  但比起那些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而造成工作中更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俺曾看见其他组的新人在公司重要会议上因为不知道怎么用打印机扫描文件而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您还是越早弄清楚越好。

  大多数职场中的同事,都是很友善的。只要您不是摆着一张“俺是女王””俺是明星”的傲娇扑克脸,客气地去请教,大家都是愿意教您的。

  这时候俺强烈建议您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对方说的答案记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口头的话语往往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当时说的东西很可能过一阵再想起来跟没说一样。拿一只笔按一二三点记下来,等对方说完之后再重新确认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2.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这么做避免了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再去询问对方。虽然大家都很友善,但同一个问题没有人喜欢一直回答。

  俺刚开始工作那阵,在办公桌上一直有一个小本子,每次做错事情都会记下来,做错的原因,以后怎么避免,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处理等等。这本子俺用了两年。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做到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加分。

  3.察言观色不是世故,而是情商

  职场中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对于新人来说,懂得观察和分析对方的言语,揣摩背后的情绪变化,是最先应该学会的。

  俺的一位同事,最近想招一个新人。面试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有“热情”。面试完毕后不断在微信上询问俺同事觉得他怎么样,并且一再表示非常仰慕这家公司,希望能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里。

  首先,他的诚意确实很足,任何公司都希望能有充满活力的新人加入。

  但是,招聘并不是今天面试明天就能确定的。任何招过人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有用人部门的评估,应聘者的筛选和对比,向更上级的汇报等等。那些大的公司,招聘流程走一两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段时间,能够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同时可以寻求其他的面试机会,多方对比。而不是隔三差五每天都在微信上“骚扰”招聘人。特别是在俺同事已经三番五次明确表示“请耐心等待,公司流程会比较久一点”的时候,还一如既往地发大段的信息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希望以此打动招聘人。

  对不起,这样打动不了任何人,只会让人觉得厌烦。

  如果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做不到,您连把一件事情“做对”的机会都没有。

  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包括:

  1.对对方回复文字的情绪判断,如果每次都是简短的几个字回复,很有可能对方在忙。如果有比较复杂的事情要说,可以约个时间再聊,而不是噼里啪啦一段文字或者语音发过去。

  2.当发现对方讲话的语气和平时有差别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很多人讲话都会有特定的习惯,比如喜欢使用某些语气助词,喜欢使用某些标点符号甚至表情。当您发现有一天突然对方和您沟通的话术里这些习惯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一定要留心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和您有没有关系,都不要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说话。注意措辞,就事论事,不要妄加猜测和臆断。

  3.不要随意打断正在讲话的人。即使您突然灵光一闪,即使您不同意对方的上一句话,也请等对方全部讲完再一一回复。这是基本礼貌。

  4.当对方的答复和您所期望的回答背道而驰时,不要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对方。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去探究对方拒绝您的原因,而不是纠结“您为什么拒绝俺”或者“求求您答应俺吧”。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从原因入手,从下至上逐条分析,找到反驳或者突破的点,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

  以上三点是俺个人经验的一些分享。虽然不能帮助您马上变成耀眼的新人明星,但起码能够帮助您少走很多弯路。还是那句话,只有把事情先做对了,您才有机会把事情做好。

  踏实是最快的成功方法。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致新人: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7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9日 上午12:08
下一篇 2020年7月29日 上午4:12

相关推荐

  • 与其为结果着急,不如踏实解决问题

        1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出来工作,第一份兼职是营销,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酒店。

    2020年4月24日
  • 跳槽谨防三大误区

           年后是跳槽高峰期,身边很多职业人都有跳槽的想法。现实情况是,有人跳了,越跳越好的有,越跳越差的却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跳槽前是迷茫的,跳槽后更是迷茫,连再次改变的信心都没有了。当问及这些跳槽者跳槽原因时,大多称:不满意薪酬待遇、缺乏发展空间、缺乏工作兴趣、难以接受工作环境或企业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有问题等原因,原以为跳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对职场的了解不足而缺乏慎重考虑,陷入了跳槽的误区,导致自己越跳越迷茫。

    2020年8月14日
  • 职场:学会低头才能出头

          一个虚心、谦让、低调的员工,一个懂得“低头”的员工,在职场上“出头”是必然的。    一些职场新人总是带着强悍的个性进入…

    2020年10月26日
  • 职场励志:把自己变成水

          “今天您看见俺还在这家公司,那是因为俺曾经遇见一位智者,他在俺最彷徨的时候,告诉俺一个职场真理——在职场中,要把自己变成水,可以被装…

    2020年8月23日
  • 人在职场必看语录

          有一些东西,被俺称为日子毒药,像面试前突然被勾破的丝袜,浪漫晚餐时哽在喉咙里的硬牛肉,和男朋友同车时气味不好的出租司机,跳舞时突然脱落的扣子,进公司的早上就被老板训斥,…

    2020年10月27日
  • 职场最受欢迎的十大技能

    一、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天,我们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那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迅速作出有效决断的人行情将持续升温,在商业经营、管理咨询、公共管理、科学、医药和工程领域需求量骤增。
    二、专业技能
            现在,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通讯、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大量能够对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
    三、沟通能力
            所有的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雇员如何相处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全体职员能否团结协作。因此,人力资源经理、人事部门官员和管理决策部门必须尽量了解职员的需求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予以满足。
    四、计算机编程技能
            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满足某个公司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五、信息管理能力
            信息是信息时代经济系统的基础,掌握信息管理能力在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必须的。系统分析员、信息技术员、数据库管理员以及通信工程师等掌握信息管理能力的人才将会非常吃香。
    六、理财能力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都必须仔细审核自己的投资计划以保证舒适的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

    2020年8月25日
  • 华为徐工的十二条忠告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2020年8月19日
  • 俺用24次离职,换来6条血一样的教训

        我是2014年毕业的。  毕业之后,以为年轻,有的是任性资本,也有的是发展可能,结果频繁跳槽,稍有不顺就辞职。

    2020年4月8日
  • 人在职场中把握好这十个度

          一、求职心气有个“度”    每个人的学历、经历大致决定了职业方向,每个人的能力、经验决定了职位层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又决定了工作地域。所以,…

    2020年7月22日
  • 能力重要还是文凭学历重要?

      其实,能力和文凭学历都重要,能力重要,这个基本是不用质疑的,不用多说,下面重点讲一下为什么文凭学历很重要。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