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上市:13年砥砺,风光无限

    随着组建14年的搜狗宣布将启动赴美IPO,即将到不惑之年的王小川再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

  

  

  随着组建14年的搜狗宣布将启动赴美IPO,即将到不惑之年的王小川再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

  互联网圈内常有“南有张小龙,北有王小川”的说法,不过相比于1969年出生的张小龙,1978年出生、尚且不满4岁的王小川倒是当得起“少帅”这个称谓。

  与张小龙不同的是,1996年张小龙便靠Foxmail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不大的中国互联网圈的明星程序员,而此时的王小川刚刚带着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金牌的光环保送到清华大学。

  在那个互联网到处都是处女地的时代,这批怀揣计算机理想的年轻人,做出人生选择的容错率被大大拉高,而王小川则选择了曾经一度是中国最大校园交友网站的ChinaRen,并随着ChinaRen被搜狐收购而进入搜狐,继而有了后来搜狗的故事。

  21年电影《大腕》中曾有一段幽默的台词,“他们搜狐,俺们搜狗,各搜各的”。而在23年,擅长营销的张朝阳便真的借势把“搜狗”品牌做了出来,目标则直指当时羽翼尚未丰满的百度,扛起搜狗这杆大旗的人则是刚刚硕士毕业,正式加入搜狐的王小川。

  在张朝阳眼里,搜狗是“战略级产品”,而作为搜狐孵化的诸多项目中的一个,搜狗成立之初的前几年不可谓不坎坷。成立之初只有12个兼职员工,立志打败百度,但百度却在搜狗成立两年之后上市,并在PC时代逐步坐稳中文搜索的头把交椅。

  王小川的搜狗并没有在那段互联网历史中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记录,媒体人林军在其横贯中国互联网1995-29年的《沸腾十五年》一书中,23年那一章中提到了诸多或如今功成名就,或后来偃旗息鼓的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但却漏下了王小川和他的搜狗。

  与傅盛“在这个战场机会不大就转战其他战场”的理念不同,王小川更愿意在原有的地方不停地改进,在他看来,“拒绝一条新的道路,留在原处其实才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路”。于是就有了王小川接纳马占凯用搜索引擎做输入法这一产品设想的故事,而当时的马占凯还只是太原一家国企的机械设计工程师。

  输入法一直都是一个展现中国式创新思维的产品,因为只有在文字系统与拉丁文体系完全不同的东亚国家,用户才会因为无法直接使用“QWERTY键盘”,而借助第三方输入法产品进行转化。输入法尽管只是一个工具,但却是刚需。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搜狗输入法无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都成为了仅次于微信、QQ量级的产品,在PC端甚至已经超过QQ。搜狗输入法这一流量入口的诞生,也让王小川后来的“三级火箭战略”成为了可能。

  如果将历史再往后推1年,人们总结这一波互联网史时,恐怕再也不会忘记搜狗与王小川,以及由他提出的“三级火箭战略”,它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或许早已超过了被周鸿祎奉为圭臬的“免费”理论这一舶来品,即便是周鸿祎最辉煌的成就——36搜索闪击百度,也是基于三级火箭的模型。

  以工具(输入法)带动浏览器,再以浏览器的导航页作为搜索的入口,这一战略让搜狗在PC端搜索引擎的竞争中快速上升到第二位,打破了原本只能依靠作为门户网站的搜狐导流的尴尬局面。

  但三级火箭依然有着它的问题,那就是每一级之间巨大的流量转化损失,让搜狗即便是在输入法端几乎实现了垄断地位,在搜索引擎上也只能能实现1-2%的市场份额。

  茨威格在其名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曾写道,“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而王小川则一直在等待着属于他的那个时刻到来,隐忍、蛰伏,甚至在阿里、腾讯、36、这些互联网巨头之间辗转腾挪。

  移动互联网则给了王小川这样的机会,一方面背靠腾讯生态,搜狗不仅仅是在流量端得到了腾讯的支持,而且能够不断占据更多优质且独家的搜索内容源,例如微信公众号内容。

  214年8月,搜狗正式上线十周年,腾讯宣布将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数据独家开放给搜狗,搜狗则推出“微信搜索”。在发布会上,王小川不无感慨地说“这是搜狗第一次能够做对手做不到的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承载着用户社交关系的微信正在成为最大的信息孤岛,而搜狗正在努力成为连接这个孤岛与外界的那一座唯一的桥梁。

  王小川曾这样预测搜索引擎的终局,“未来只有一半的搜索发起在浏览器搜索框中,另一半的流量在浏览器之外。而且,有时一个问题,机器回答不了。这时搜索就不是找答案,而是转而去找能回答这个问题且您能相信的人。”,时至今日,王小川坚信“搜索的未来就是问答” 。

  与此同时,216年,整个搜索行业均受到了医疗搜索的波及,百度名利双双受损的背后,相反搜狗却扛起了大旗,做出了明医搜索,聚合权威的知识、医疗、学术网站,让用户明明白白看医生。

  据CTR报告显示,217年第二季度,搜狗搜索以33.5%的全终端总覆盖规模占比位列第二;同时,在全终端的流量份额达到了16.9%,稳居市场第二。

  移动带来的格局重构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搜狗赋予了更大的故事,这也让其在资本市场眼中变得更加“性感”。在年初接受采访时,王小川还曾表示并不急于上市,但“最终还是要交作业的”,而资本市场似乎也表现得格外欢迎这位成绩优异的学生,于是IPO成为了顺势而为的事情。

  真实的故事,有时候反而精彩得连小说都写不出来。而对于搜狗而言,厚积薄发这个形容词或许再合适不过。王小川曾用六个字总结过他的经验,“不要看得太远”,于是俺们看到的他和他的搜狗很少喊大的口号,而是按照着自己的节奏和战略一步步从PC互联网走到移动互联网,并在向着人工智能继续前行着。

  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王小川也显得比对手更加谨慎,尽管亮相综艺节目为搜狗的AI机器人站台,也同样把AI看做搜狗接下来重要的机会,但王小川的人工智能之路依然都是围绕着搜狗已有的业务——搜狗将搜索升级到问答系统,将输入法升级到对话系统,再通过翻译技术,让华语世界与全世界连接。让搜狗的产品继续帮助网民表达和获取信息更简单。

  故事有很多,但王小川有着自己的技术信仰。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茨威格的这句话放在王小川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微信公众号/techread)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搜狗上市:13年砥砺,风光无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73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6日 下午8:47
下一篇 2020年4月6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朱敏:俺享受创业中的痛苦与欢乐

          美国加州高速公路两旁,精致典雅的别墅群林立,那曾是初到美国读博士的朱敏的梦想之一。不过当他第一次创业成功,有钱买下这里别墅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无心思去享受这样的别墅,而是…

    2020年5月18日
  • 让创业者脱颖而出的四个诀窍

          赫尼科夫和维勒提供了令创业者脱颖而出的四个诀窍。    1、满足需要的素质    “俺们寻找具有天赋的人,”赫尼科夫说道。这意味着他们要应能够对…

    2020年4月8日
  • 创业者,请放弃您的梦想

          一个融资顾问,在看过无数希望融资的项目之后,就会逐渐在内心站在投资人角度,确定自己更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冷漠近乎残忍的态度去面对那些迫切需要融资的创业者,从卖方心态逐渐朝…

    2020年5月24日
  • 史玉柱:巨额财富背后的那个俺

          重新崛起的史玉柱像个谜团,让人疑窦顿生的原因在于他身上背负的诸多矛盾体:他曾经的“中国首负”与如今的保健品“首富”、网游…

    2020年5月24日
  • 您知道农村的年轻人为什么穷吗

        今年过年回家,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以往那些小伙伴们都没法愉快地玩耍了。他们看我目光都不一样了,他们说哇,程大老板程总回来了,你现在是富豪我们高攀不起啊,想粘粘程总的光,等等诸如此类,或者就是远远看到装作没看到,可能是觉得自己自卑。

    2020年3月26日
  • 创业怎么弯道超车呢

    您还能在中国创业么? 在一次讲课中,一位年轻人站起来问我:“当前的环境投机风气盛行,税负又重,没人愿意做实业,中国还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国度吗?”我跟他讲:我在希腊旅行时,上班时间见不…

    2020年4月7日
  • 放弃20万年薪网络创业的血泪经历

          从意气奋发到难过得几欲放弃,从苦苦煎熬到挣扎站立,从不断的彷徨、曙光、挫败再到曙光再现,俺没有退路一路走来,中间结识了很多朋友也看清了很多道理,而这些或许是俺最大的收获…

    2020年4月30日
  • 姚劲波:创业永远要做未来的事情,不要嫌早

        今天,投投想和你分享一篇姚劲波先生总结自己创业多年来的心得感受。用58到家CEO陈小华的话说,老姚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投投在做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整个人都陷进去了,因为本文包含了太多姚劲波先生在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独门心法:

    2020年6月26日
  • 给首次创业者的十条叮嘱

          昨天挺巧,一连遇到好几个年轻的创业者问俺第一次创业要注意的事项,所以,晚上俺对着镜子问自己:假如再一次去创业,您会怎么干?    1、做比想像更重要。    创业需要有…

    2020年6月14日
  • 如何选择创业项目

      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

    202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