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俺以为”,真是害人不浅

    “我觉得(我)太学生思维了”。有个学员给我微信留言。  她刚留学回来,加入了一个集团公司做HR。

  

  

  “俺觉得(俺)太学生思维了”。有个学员给俺微信留言。

  她刚留学回来,加入了一个集团公司做HR。

  周末她负责安排团队到东莞素拓,她原以为素拓后,大家各回各家,不用安排聚餐,结果老板临时说结束后要一起吃饭。

  刚好遇上周末,素拓基地的酒店,都被预定完了。

  领导也要去,很尴尬,不得不重新安排。

  而造成这尴尬后果的,就是她理所当然的——“俺以为”。

  您内心想的,未必是别人内心想的,为何不问问?

  2

  前几天,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俺提前和运营的同事确认了,要修改好微课上的文案再推送课程。

  然而,俺看到第二天推送的依然是没有改的。

  俺很生气。

  她回复俺说:

  “俺昨天第一次编辑课程,以为手机上修改不了。”

  “俺以为”不能,所以没去做。

  您内心想的,未必是事实,为何不去试试?

  3

  每个职场新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过很多的“俺以为”,俺也不例外。

  当年在为一家上市公司做咨询项目。

  那是一个几百万的项目,董事长和总裁对项目都非常重视,每周都要在公司中高管会议上汇报项目的进展。

  由于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非常严格,每周俺都需要先把周报先发给他们对接的一个HR小伙,然后他在公司电脑里投影出来。

  有一次,俺站在会议台前,面对二十多个中高管,一下懵逼了——那小伙子把PPT发错了。老板很生气,劈头盖脸把HRD(人力资源总监)骂了一顿。

  HRD受了气,下来把俺骂了一顿——自己讲的材料自己上台前不确认好。

  那一刻俺觉得很冤,明明是他们HR同事材料准备错了,能怪俺吗?

  然而,静下心来,俺也在反思,为什么俺不提前确认了呢?因为俺以为他会按照俺发的材料准备。

  好奇害死猫,俺以为害死人。

  从那以后,让俺深刻明白:俺以为的,未必是别人所想的,也未必是事实。

  4

  “俺以为”害人不浅。

  “俺以为”他知道,所以没通知,因此错漏重要的事;

  “俺以为”有多困难,然后故步自封,不敢尝试;

  “俺以为”他不喜欢俺,所以默默地暗恋,错过了一段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俺认为”,但千万不要轻易“俺以为”。

  “俺以为”是在活在自俺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想法和方式去做事,简单粗暴地套在别人身上,但很多时候却并不受用。

  “俺以为”犯了两个思维的错误,“俺以为”往往都是误认为。

  (1)先入为主

  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给到别人,套在别人身上。“您以为您也是这样想的”,“俺以为您知道”。

  (2)思维惰性

  懒得想,懒得试,理所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以为自己懂了、会了,以为就是这样,或者没研究就以为:这个不能、这个不会。

  “俺以为”尤其在处理“是否/能否”等封闭问题上不能有。

  对于“YesorNo”的判断题,只能二选一,对于当前情况一定要得到确定的信息(MakeSure)。

  会不会

  能不能

  去不去

  知不知道

  明不明白

  ……

  没有似是而非,没有模棱两可,没有“俺以为”。面对这些问题,俺们一定要追究和确认。

  5

  上周去一家外资公司做高管访谈,他跟俺谈到一次事故。

  有一次在安装设备的时候,起重机的钢丝突然脱落,几千斤的设备猛地掉下了,差点砸到人。一旦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虽然是位居高层,他依然每次他都要亲自去检查绳索是否扎实。

  其实,是否用心地去确认(MakeSure)一个事,取决于您是否看重或在乎它,所以,归根到底都是态度的问题。

  创业之后带团队,让俺更加深刻的知道:老板,非常喜欢听到的就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您跟老板说:“俺以为……”

  这是极度轻浮的做法。

  摆脱“俺以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换位思考

  “俺以为”是从自俺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是世界,尝试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Ta知道吗?Ta会吗?

  Ta会怎么想?Ta会怎么做?

  不确定就问问。

  (2)向前一步

  就像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Sandberg在《Leanin》中传递的Leanin精神一样,再向前一步,直到确认:

  在沟通的时候,不要理所当然,不确定的跟对方在确认一下;

  在做事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不确定的主动尝试一下,不要让思维限制了行动。

  “俺以为”,往往是误以为。

  不要把您的世界,强加给别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职场中的“俺以为”,真是害人不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62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上午6:07
下一篇 2020年4月21日 上午7:29

相关推荐

  • 优秀员工的10个好习惯,第一个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优秀员工是一个单位必不可缺的重要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除了智商、工作能力之外,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潜能,在单位脱颖而出。快来看看以下这些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习惯,你有几个?

    2020年4月1日
  • 来自谷歌招聘专家的八个求职秘诀

      嘘!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吗?实际上,我可以与你分享从一位谷歌(GOOGLE)招聘人员听到的八种求职秘密吗?你可以从一位见过几千份简历,负责这家互联网巨头的招聘人员那里,挖到内部资料。

    2020年10月28日
  • 您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一个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给我留言,每个字都能听得到委屈,“姐姐,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得特别用心,特别努力,可还是得不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大家总是排挤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听别人说,社会上什么人都有,坏人特别多,现在总算见识到了。姐姐,你刚毕业那时候也是这样吗?”

    2020年7月28日
  • 不怕事难干,就怕心不专

        1  每到周五工作结束,坐在回家的汽车上,我就会计划周末要干什么,几点起床,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写文,计划得可谓是非常完美,简直无懈可击。

    2020年3月29日
  • 跳槽谨防三大误区

           年后是跳槽高峰期,身边很多职业人都有跳槽的想法。现实情况是,有人跳了,越跳越好的有,越跳越差的却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跳槽前是迷茫的,跳槽后更是迷茫,连再次改变的信心都没有了。当问及这些跳槽者跳槽原因时,大多称:不满意薪酬待遇、缺乏发展空间、缺乏工作兴趣、难以接受工作环境或企业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有问题等原因,原以为跳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对职场的了解不足而缺乏慎重考虑,陷入了跳槽的误区,导致自己越跳越迷茫。

    2020年8月14日
  • 如果您正在讨厌工作,请好好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您正在讨厌工作,讨厌上班,正在为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相关而烦恼时,请好好阅读这篇文章,道理很简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常常会碰到一些觉得工作苦闷的人。特别是那…

    2020年10月14日
  • 写给应届生的5个面试建议

        面试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到底怎么回答?  很多应届生在面试前,总会上网查看各种指导面试的经验谈(比如你现在就在做这种事),或者直接查看往年面试这家公司同学的面经。

    2020年3月24日
  • 理想与现实,写给奋斗路上的俺们

        引子:销售的心理障碍  带销售团队以来,经常会遇到无法跨越销售心理障碍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愿与人套近乎话家常,不愿察言观色旁敲侧击,不愿使用各类销售逼定技巧,越是临近成交越是心存愧疚,弄的自己特别别扭,好像自己销售出去的东西货不真价不实,骗了客户似的。结果自然是,人与人的感觉是相互的,销售员越发这么觉得,客户越发不信任,最终导致客户信心不足,或狮子大开口,或另作他选。

    2020年9月14日
  • 中专生给大学生的十个忠告

           先谈谈本人的经历,本人15岁开始打工。刚开始是半工读,利用暑期假日等做临促和兼职模特。半年后索性休学做起全职促销员。04年来到深圳,从刚开始的月薪1600元,到现在的月薪三万元。今年买了套一居室,办完这件大事下来,我突然感觉自己24岁的人生遇到了瓶颈,职场也出现了疲态。找朋友谈心后,决定买一些书回来充电,找到重新出发的目标。也将自己的一些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2020年8月14日
  • 职场励志:职业生涯规划“8步走”战略

       1、确定志向。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2020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