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二代的来信:俺们的命运哪里还能改变?

  
  
  俺的家乡位于苏皖交界处的高淳县。县城有两所好一点的高中:高淳县中和高淳县二中,这些俺是没有资格进入的(用他们的话说是,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所以俺只能选择进入另一种体制下的学校——中国职业教育。
  
  被鄙视的起点
  
  在俺们家乡,别人问您在哪里上高中,如果说是县中,不管家长或自己都特别有面子;而如果您答职高,立马会体验到什么是鄙视。上了一年职高后,俺自己也明白了,这种鄙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刚进去时俺想好好学习,可进入班级里的第一天,来自高年级同学的恐吓就来了:您给俺小心点!职高的校园里,都是一些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一些提前被老师、家长和自己合伙抛弃了的“问题学生”。
  
  上课,只要闹得不过分,老师绝不会管您;男同学很多在睡觉;女同学在聊天,嗑瓜子;有的同学则直接翘课。下课后,男同学找人去收保护费或者看哪个人不爽去揍他;女孩子边化妆边讨论哪个男生长得帅气,有没有女朋友;还有一些人继续在睡觉,好像所有事都跟他无关。在这里,如果有同学想跟老师说哪个同学欺负他,老师会告诉您随波逐流就好了。
  
  所以,在俺的家乡,职业技术教育被乡亲们简称为—技校(鸡校)。有很多很好的女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堕落的。在俺们那个校园里,有很多女同学怀过孕,打过胎,之后就一步步沉沦直至最后流落到更大的城市去卖淫。学校隔三岔五有人被开除,有些是因为打群架,有些是因为生了孩子,有些是因为打了老师。这种现象,从俺刚来时的不敢想象到渐渐麻木。
  
  高考结束那天,俺们乘着大巴车从高考地点回去。俺知道俺可能考不上大学了,一路上心情很不好。俺望着窗外,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到了俺们家乡的村口,老师喊俺下车。走到门口,俺停了下来,回头望着俺的那些同学,想起过往的痛苦岁月,五味杂陈,只在心里狠狠说了一句:这辈子俺再也不想见到您们了。
  
  一个大专生
  
  高中的这段日子终于结束了,俺仿佛重获自由!随后,俺进入了一所位于苏南发达城市的职业技术学院。
  
  在踏入大学校门时,俺曾经觉得自己到了另外一个环境,那种恍若大学的感觉让俺有种莫名的幸福和激动。然而,这些很快就消失了。
  
  俺想把专业课学得尽量好一点,但条件根本不会满足您。俺们拿到的书很少有跟社会接轨的。学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让您一听到老师上课就感觉反胃。每次实验课都安排得极少,因为人太多而仪器太少。
  
  俺想加入学生会,能学到一点课外知识比如音乐,弹奏什么的。但到了那里才发现,很多像俺这样上大专的都是农村人,俺们所受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任何时间和条件让您培养兴趣爱好。这样的一大群人,成立的所谓社团,无非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磕磕瓜子。就连学生会主席的选择都是内定的。
  
  俺实在不想在学校里虚耗光阴了,选择出去打工,想去做家教,人家只认本科生。想在暑假出去打个工挣点钱贴补自己的生活费,可现实又给俺上了一课。
  
  俺们通过在招募栏里看到的招暑期工信息,7几个同学自费挤在最多只能容纳35人的大巴上,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每个人又都有抑制不住的兴奋。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到了一个工业园,放眼望去只有水泥路和工厂。俺们一个个排队进入厂区,在大大的太阳底下,排成3排站在厂门口,等着工厂的人出来面试。然而,等了许久,太阳稍微不那么强烈一点后,终于有面试官出来跟俺们说:俺们只要2个人,您们这里的人听完下面这段话,如果想留下来的话就站在原地,如果不愿意就请立马滚蛋!
  
  第一,一个月工资5块;第二,住宿是2个人住在一个宿舍,两个人睡一张床,公司只包一顿午餐;第三,一天工作12小时,两班倒;第四,有可能要加班,没有加班费。听完这段话,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很多同学都毫不犹豫,极度气愤跑回了车里,扯着嗓子喊:“把俺们当奴隶啊?”俺和几个同学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咬咬牙,毕竟家里穷。可是进入工厂的第一天就让俺知道了什么是廉价劳动力。
  
  那是一个生产笔记本键盘的不足1人的小电子厂,里面很多是不足2岁的小姑娘,还有童工。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工作强度,每天吃的午饭,宿舍卫生等等还是远远超出了俺的想象!俺忽然间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幸运,没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次经历让俺开始对自俺命运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俺们这群大专生简直就是社会的残次品——要体力没体力,要学历没学历,看到了很多小型的加工厂流水线招收童工和种种的非人待遇,才知道社会根本不是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但是,思考并没有结果,前途一片迷茫,现实仍是得过且过。用很多同学的话说,就是混张文凭。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上网,没完没了的翘课,没完没了的打球,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挥霍一空,好让它尽快过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现实的残酷终于真实地落在了俺们头上。29年毕业正好赶上金融危机!学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很多企业都是给学校面子,说是来招聘,其实是来走走过场,毕业生的简历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垃圾桶里扔;很多女同学哭了,很多男同学在垃圾桶里翻出自己的简历踌躇着,环顾四周没有说一句话。所有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同学脸上都是近乎绝望的表情。回到宿舍,再也没有往日的豪情万丈和欢声笑语,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俺们突然间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于是疯了似的跑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在那人山人海里,俺们仔细观察着每一条信息,但那里跟学校一样,大专生的简历塞满了垃圾桶,更多的是根本就不接俺们的简历。
  
  回到宿舍,收到学校的通知,为了就业率好看,学校竟然跟俺们说:要是没有找到单位,毕业论文就不让您们过。那时候的俺整天想的就是找到一份工作然后赶快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做梦都想!最后,俺统计了一下俺们班的就业率:全班45人,自己找到工作的只有2人,其余的都是家里托关系或者失业的。
  
  穷人的教育,穷人的命
  
  回想起毕业时候找工作的那段时光,到现在,那股悲凉的情绪还萦绕在俺的心头。
  
  在一些地方,职业教育不仅仅成了向很多农村家庭欺骗钱财的手段,而且对于很多学子而言,根本就是浪费青春的一个场所。
  
  所以,每次看到很多媒体上称,现在的大学生还不如大专生好找工作,很多中专生或者大专生工作之后拿的钱比本科生还要高等等,俺真想上去抽那些作者!您去看看新闻,有多少好的、正面的事情跟职业教育有关?真正能有几个学子是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命运的?(励志演讲  www.lizhijuzi.cn)他们不过是被学校卖到企业做廉价劳动力而已。至于很多职业学院举办的什么科技大奖赛之类,就像皇帝的新装,不过是学院的一块遮羞布。
  
  在参加工作后,俺发现大专和高中根本没什么区别。大专生能做的,高中生同样也能做。有很多大专生都是在工厂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训之后,才能马马虎虎上岗。学校的很大一部分职责都转嫁给了企业,这样的职业教育还有什么值得俺们留念?
  
  职校最大的作用成了收留农村人的下一代,让俺们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而沉沦的“收留所”而已。可怜的是,人数庞大的农村家长们(大部分家长都是农民工)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的血汗钱供孩子,还希冀于通过“高等教育”让孩子改变命运。
  
  但俺们的命运哪里还能改变?
  
  说爱情。俺们的爱情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现实告诉您:您必须成功,因为爱情也是需要成本的。车子买不起,房子对于俺们来说那简直是一个梦!
  
  好吧,爱情太奢侈了,俺们谈谈工作。首先说创业。生活在这个时代,您会发现很多能赚钱的行业,不是被垄断就是被一些有钱人捷足先登了。即使您有项目,有方向,可是您会发现,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没有人脉资源简直寸步难行,潜规则在哪行哪业都有,而资金对于一个职业教育出身的农村人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然后再说打工。现在的大学生或者大中专8%的毕业生都是靠中小企业吸纳。可是您看看现在的这些小企业,不是融资困难,就是一些极其低端的小型加工厂,当那些企业主自顾尚且不暇的时候,他们还哪里会有任何精力来改善工人的生存环境?他们中间,有多少是真正能学到点东西?有多少是能双休,能让您住得起码觉得像个宿舍,每个法定节假日公司能让您踏踏实实享受到起码的休息时间,能保证每天的工作只有8小时?这样的企业太少了。
  
  所以,很多时候,没有人再谈什么改变命运,追求的仅仅是生存下去罢了,但对于俺们这个群体而言,这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医疗,俺们家就是因病返贫的,医生居然用糖尿病人的血给俺爸输血。出院的时候,收费单上突然出现个什么伙食费,天呐,俺们农村人都是自己带餐具自己送饭的。
  
  养老,大学期间读过一本书——《中国农民调查》,这本书让俺深刻了解了什么是中国农村。现在想想俺的父母亲把俺拉扯大是多么的不容易。爸爸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治病还有供俺上学,可是俺上完学才知道,俺连自己的生活能不能过得好都不知道,更何况他们的养老?
  
  在很长一段时间,俺一直都相信: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教育都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今天,像俺这样的一个主流教育体制下的畸形儿,被社会、学者、企业、老师、家长所鄙视的职教生,还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和您们一起喝咖啡?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思考着这些问题,唯有一声叹息。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一个农二代的来信:俺们的命运哪里还能改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36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9日 上午11:59
下一篇 2020年5月29日 下午3:53

相关推荐

  • 迷失的骄子

        2012年1月15日,南京的一所高校正在为即将举行的迎新年会进行最后一次彩排。霓虹灯不断地变幻着五颜六色的光,把舞台映照得炫目耀眼,令人眼花缭乱。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乐曲声中,主持人肖劲出场了。他时尚新潮的衣着、帅气俊朗的面容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2020年4月29日
  • 没上过985高校,但仍能过好这一生

        1.  2011年,我以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0分的分数,来到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南方城市。我入学的学校在当地是一个二本学校,可是那时却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省份按照一本分数线招生。

    2020年3月27日
  • 大学里,即使一个人独来独往,也要过得很积极向上

      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除了喜悦外,其实更多的是恐惧。  我对大学生活有很多期待,期待没那么多压力,期待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期待能够一直随心所欲的做想做的事。但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我发了一条说说,“我有严重的开学恐惧症”.我到底是在害怕什么和恐惧什么?其实我害怕和一群人住在一起四年。四年时间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和她们相处得好,你的性格会不会被人不喜欢,你的生活习惯会不会被人看不惯。后来好友说,不用担心,我知道你一定可以解决好的。

    2020年4月23日
  • 您可以恋爱,但别忘了努力

        最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桃子和荔枝是大学室友。她们都是从外地考来帝都的学生。

    2020年3月30日
  • 从二本护理院校到外企年薪20万,俺只做到了这两点(学校篇)

        2009年,以刚刚过二本一的线,来到省会城市的一所二本院校的护理学院就读;

    2020年3月30日
  • 当俺大学毕业,才知道大学

        大学是一座过来就再也还不去的城,你是否想过或问过自己,大学我应该如何度过。我曾经想过,也曾经问过自己,但是好像所有的答案,非要等你真的离去之后,才能得到。

    2020年3月25日
  • 俺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大学生日益贬值、读书无用文凭无用论调高涨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我记得微信朋友圈里有人陈述过,理由一二三的列举了十多条,大概就是能锻炼沟通能力、能积累人脉、能学到知识、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等等。

    2020年4月2日
  • 上了大一才知道的n多事

      1、上了大一才知道,父母说什么做什么真的都是为我们好,而且比我们想得更有远见。相比之下,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成熟,以前跟他们闹别扭是多么愚蠢。

    2020年4月18日
  • 大学生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    以下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沈奇岚女士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看过之后,觉得她写得真的很好。所以引至此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    大学生活还是让您不满意么?…

    2020年6月17日
  • 青年大学生的七个儒雅修为

           一、应该常常以好眼待人,用平和亲切的目光端正视线给到周边的人。特别对于父母老师长辈同学同事尊长更要如此。斜眼、瞟视、冷眼等则不礼貌并令人生厌。

    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