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一新生的108个忠告

  马上大学就要开学了,如何做好上学准备呢?  准备篇  1、请收起被录取的喜悦,在新的学校,你的优秀需要重新证明。

  

  马上大学就要开学了,如何做好上学准备呢?

  准备篇

  1、请收起被录取的喜悦,在新的学校,您的优秀需要重新证明。

  2、您是去上学,不是搬家,所以不要带太多行李,学校的寝室不大。

  3、出发前请认真查看录取通知书上的入学须知,按要求准备好证件,记得多带一些一寸照片。

  4、如果您准备申请贫困生贷款(或生源地贷款或缓交学费),请提前了解流程,看看能否提前盖好有关证明。

  5、请随身带上您们学校的招办电话,还有您将报到院系的学生处电话,在官网上都可以查到。

  6、出发前请电话咨询学校在火车站或汽车站是否有专人安排统一接待,尽量坐学校专车。

  7、启程前上网通过地图网站了解最近的路线、经过的车站、途中是否需要转车、要转几次车、转车时车票如何购买等等。同时计算出旅程时间,最好能白天到达学校所在地。如果您是晚上到,请通过网络咨询从您下车的地点到您们学校的行车路线和公交班次和距离,这些可以换算成当地打的实际费用(通过百度当地的的士价格乘以您的乘车距离换算)。

  8、办一张银行储蓄卡(尽量选择每个城市都很方便汇款的大银行),大额现金别带在身上(当然现在很多学校会在录取通知书里直接寄来一张银行卡)。

  9、一旦离家,储蓄卡密码就是您的最高机密。凡是用种种理由套取密码的人都不别相信!

  1、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家长等自己到校后再电子转账。

  旅途篇

  11、无论到哪里,现在请记得养成随身带身份证的习惯。

  12、建议您坐硬座去您的学校,假如旅途够长,也是您认识很多有趣同龄朋友的机会(请不要指望在硬座车上有很多艳遇)。

  13、第一次出远门的同学请注意准备一些防止晕车的药,带一些风油精也行。

  14、如果您要转车,不要让别人给您代买车票!一定要去正规售票窗口买票上车,即使车票价格贵一些。记住,第一次出门,安全第一。

  15、下车时请注意提前15分钟清点好自己的行李,不要多更不要少!

  16、当您走出车站时,不建议乘坐热情主动邀请您的“的士”或“咱们”校车。另外不打表的“的士”不要上!

  17、下的士时一定要索取车票,通过车票可以查找到的士车主,万一有东西遗漏,还可以通过小票联系出租车公司找找看。

  18、如果是半夜到达,您不要相信还在车站等您们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说的话。

  19、很多车站外面有很多人举牌接学生,但请看清楚:也许在大标语下面有一行小字,例如“**大学(很大很大)专修学院(很小很小)”,这可不是您要去的地方。

  2、记得带一些零钱在钱包备用,用大额钞票万一遇到换假钞的魔术您就欲哭无泪了。

  21、不要把所有的现金都装在一个口袋里,也别老用眼睛瞟自己装现金的口袋。

  22、如果您带了个背包,那么把您贵重的物品(手机钱包证件)放在前胸位置,这样安全一些。

  23、别扔了您的车票,报销旅途费用的时候还需要。

  报到篇

  24、不反对让家人陪您到校报到,但一个人去更值得提倡的。

  25、安全到校后,记得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26、记得对帮助您报到的老师和学长说声谢谢!

  27、即使家长陪您去学校报到,手续还是自己办为好。

  28、到了学校请第一时间注册缴费,该交给学校的钱交了就安全了。

  29、请注意保管好您的缴费发票,没有发票请记得要收据。

  3、不要忘了告诉班主任、辅导员您和家长的联系方式,也让家长知道班主任辅导员联系方式,因为那是对您自己负责任。

  31、如果您交不起学费,请您在来校前就提前去了解清楚您们当地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学校的学费减免或助学贷款政策,如果不符合条件,您在报到时会很被动。

  寝室篇

  32、费尽心思选一个好位置的寝室和床位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知道,很多学校寝室是年年要搬的,很多老生是根本不住学校寝室的,知道这点,您就明白,现在为争一个好寝室好床位和室友闹矛盾不值得。

  33、别用第一印象给您室友下定论。您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人性格的一面。

  34、养成注意看学校和寝室通告板的习惯,学校很多事情不注意就错过了。别指望老师通知到人,在中国,人太多了。

  35、很多事情别人通知您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您,不要责怪别人,因为那些事您其实应该自己要留心弄清楚。

  36、遇到来寝室上门推销的同学,不管您多么动心,请和外面正规商店对比后再决定,如果您担心错失好机会,您可以留下同学的电话,当场就打一下,如果他们连真实电话都不愿意留,您还想买吗?

  37、请学会和您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室友一起生活,学着和他们成为朋友。有的人是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过大部分时候,您的室友也是这样评价您的。最后这些室友会成为您最难忘的校友。

  38、别嘲笑您同学的缺点,例如口音。马加爵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对同学的不满而爆发的,您想在您的寝室制造一个吗?

  39、请记住,寝室并不是保险箱,贵重物品一定要养成随身携带的习惯,大额现金请务必存在储蓄卡里,也别用生日或手机号码做密码。

  4、不要在寝室里用“热得快”或“电炉子”,真的,很多火灾就是因为它而起。

  41、俺知道您有很多话想和同龄人倾诉,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话题,您的同学也年轻,他们也许不太懂如何保守秘密。

  42、半夜要发短信,请将手机键盘声设置为静音。

  军训篇

  43、多准备几双适合走路的鞋子。

  44、军训伙食可能吃不好,但早饭和午饭一定要吃饱。

  45、不要准备太多零食,否则很多女生想靠军训减肥的目的会起反效果。

  46、军训期间注意防晒补水,准备个大水壶,泡茶喝会比任何饮料都好。

  47、军训激烈训练后不要大量喝白开水,很容易造成肠胃不适。

  48、体质不好的同学,发现身体不舒服,千万别“坚持又坚持”,立即申请病休。

  学业篇

  49、贪恋被窝很温暖,每天睡到自然醒时请反思一下,您心里没有不安吗?

  5、革命靠自觉,大学靠自学。借口多了,连自己也会相信的。

  51、别相信那些读书没有用的说法,真正读懂书的人都是有用的。

  52、俺们不得不承认,大学里更多的时候评价您的能力不仅仅是您的分数,但抓一个高分总是没错的。

  53、在大学里坚持每天做一件相同的事,例如写日记,很能锻炼俺们,试试便知。

  54、您有足够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不信的话,您去坚持做做看。

  55、报到后您的专业在大部分学校都有再更换的机会,如果您对自己的专业确实不满意,可以尽快了解相关政策。如果您还不了解您的专业,别那么着急换专业,您的命运绝不是专业决定的。

  56、别一到学校就到处找哪里有网吧,继续捡起自己高中时养成的上自习的习惯吧,能够约束自己欲望的人才能成功。

  57、电脑是个好东西,但建议不要一开学就买,尽管都是以学习的名义,最后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

  58、如果觉得刚开始上自习很无聊,请多泡一泡图书馆,您会发现图书馆里有很多好宝贝。

  59、当室友邀请您出去耍下子的时候,学会听别人的建议,做自己的决定。

  6、大学里有很多好老师,也有很多一般的老师,当然也有不怎么的老师,但不管怎样您要尊重老师,见了老师打个招呼。

  61、不要逃课,一个学期平均也就3节课,换算下来一节课至少1元的学费+1元的生活费。如果您实在不想上课,最好还是准备一个恰当的理由,省得老师万一点名您会中奖。

  62、上课前给老师擦一下黑板绝对不会有人笑话您。

  63、上完课还有疑问赶紧问,别指望老师会出现在自习室(当然答疑时间例外)。

  64、上课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设置为无声或震动。

  65、当您挂科时,别相信挂科当作是大学生必修课的安慰,赶紧争取下次通过吧。

  66、别相信厕所里写的“四六级包过”的电话。

  67、您会听到很多类型的讲座,请别相信哪些激动人心的机遇。也许这些机遇是真的,但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68、有人邀请您去发财时,想一想您是否遇到做传销的,他们现在的包装可不太容易被识破。

  69、别以为在学生会您能得到您曾经想要的。工作的热情很可能因为您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些事而改变,不妨选择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社团和项目,并坚持参加。

  7、学生会的主席之类的干部,很多是有能力的,您要尊重他们,不要以为学生干部就是靠溜须拍马人情关系爬上去的,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去学习这些。

  生活篇

  71、每天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

  72、生活必需品缺什么再买什么,妈妈再也不能给您当保姆了。

  73、不管买什么生活用品,都请记住货比三家再决定。如果价格特别便宜,也要先考虑下是否可以不买。

  74、别当卡奴。信用卡是个很时髦的东东,如果您没有经济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写给大一新生的108个忠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2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9日 上午1:36
下一篇 2020年5月9日 上午3:39

相关推荐

  • 不要让自己的梦想埋葬在寝室

        时光的脚步匆匆,高考的硝烟已经渐渐的远离我们这些久战大学的大学生们,大学的生活里,我们中的大多数每天都会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甚至于会在上课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才拖着惺忪的睡眼,拿着寝室楼下买的面包早餐,缓缓地推开教室的后门,上课时间,吃完早饭,默默地趴在桌子上又再一次开始与周公的约会。

    2020年4月15日
  • 大学军训日记

      9.15  今天上午在体育馆领了军训服,鞋子比实际尺码大一号,正要准备换的时候,派发衣服的老头说鞋子还是大一号好,军训的时候踢正步把脚踢肿了就穿不下了。听到这个,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20年5月6日
  • 作为专科生的一点心得

      看到前面的一篇讲到“关注专科生”的帖子,我虽然已经毕业两年,但是也想谈谈自己个人的经历和看法。

    2020年4月26日
  • 一个大学毕业生五年规划:走向而立之年

       2010年的钟声已经在大家的期盼下敲响,还依稀的记得大年初一(2月14日)清晨醒来,拉开窗帘,属于2010年的第一缕阳光射入我的双眼,是那么的温暖。转眼间,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世界以百年为界,人生以十年为代。说来也巧,恰逢2010年是自己的本命年,似乎更应该为自己做个总结和规划。

    2020年6月13日
  • 怎样规划您的毕业后的人生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听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
      一个人都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做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哪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2020年6月22日
  • 读了二本,您就不学了吗?

        我出生于中国东部农村,祖上三代没有一个读书人,我是第一个大学生。在这个媒体异常发达,“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我却读了新闻专业,而且还就读于一个中西部很low的二本院校,没有任何硕士点和研究所,在中国高校排名处于后百位。

    2020年4月7日
  • 给毕业生的29条建议

          祝贺您们,大学毕业生们!您们心里肯定在疑惑:一个行为不羁的体育专栏作家能有什么建议?难道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来给俺们讲话吗──兴许是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国家元首、或者至少…

    2020年5月15日
  • 大学军训感言

      说来我们是运气好呢还是不好,本来以前的学长们都是在学校内军训,管得也不怎么严两周很快就过去了,但到我们入校的时候学校的操场整修,学校琮花巨资把我弄到部队里去军训(铜梁77128部队),这下是真的要体验一下军训生活咯…

    2020年5月6日
  • 大三了,一切都不是刚上大一时想象的那样

        刚上大一时,看到校园情侣花前月下甚是羡慕,做梦都想和温柔多情的白雪公主共渡爱河,室友们开“卧谈会”时总爱畅想自己恋爱时的幸福时光:比翼鸟,双飞燕,烛光晚餐,生日派对,啧啧,幸福啊!大三的时候,我有了女友,和女友迈步校园绿阴小道,确实幸福,忽一日,女友宣布分道扬镳,吾爱她已深入骨髓,爱恨交加,难舍难分,独自一人在被窝里垂泪到天明,终于悟出一个真理:爱情,不仅有幸福,还有痛。

    2020年5月3日
  • 大学四年挖好坑,毕业十年牛哼哼

          1998年,俺从江苏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毕业。俺学的是中文,按规定应该回户籍所在地的中学教语文或政治。毕业之前俺们也有短暂的时间去中学实习,其实也不需要实习,因为那个…

    2020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