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俺们公司不要二三本大学的学生

    1  前些天朋友给我转了一条新闻,说某电商HR在某学校校招时涉嫌歧视学生,称管培生只要985/211。因为没有事先说明,致使该校部分投递这家公司的学生计划落空,引起众多师生不满。

  

  

  1

  前些天朋友给俺转了一条新闻,说某电商HR在某学校校招时涉嫌歧视学生,称管培生只要985/211。因为没有事先说明,致使该校部分投递这家公司的学生计划落空,引起众多师生不满。

  分享完信息后,朋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毕业前夕,他从自己所在的二本院校,去一家211学校参加校招,面试一家五百强企业。

  收到的回复很简单:“您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不好意思,俺们公司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对方语言简洁,态度坚决。

  在二本大学努力了四年,俺最终收获了无数个“不好意思”。那种心酸和无助,很多人不懂,但还有很多人懂。

  2

  俺本科就读于山东本地的一所二本院校,人们说上大学后和之前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俺能亲身体会到。

  一边是以前考入名校的同学,保研留学参加各种大型活动,一边是身边同学,找工作考研各种灰头土脸。

  不同院校,资源差距很大。俺们保研只能保本校,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听过,因此更多人的出路中规中矩。俺们没有高质量的讲座,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缺名师,缺资金,缺方向……俺们有的,就是想向上的心和笨拙的努力。

  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真正缺的,是机会。机会少,导致眼界窄;眼界窄,导致放不开;放不开的最后,更多人选择了将就和稳定。

  3

  去年毕业的一个博士师姐,学术能力超强,博士期间公费到海德堡大学进修,并发表了很多被老师们一致称赞的论文。

  但就是这样真心爱学术,并且实力过硬的人,因为本科不行,还是没办法直接在好学校任教。于是她选择了继续做博士后,希望毕业后可以留在一所不错的研究所。

  大家都在喊“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已经被大大小小的门槛,隔离在了门外。别人在努力时,俺们只能比他们更努力,才能拼得那一点点机会。这是留给像俺们这些二三本高校普通学生唯一的路,如果自己再不争口气,最后被超越的,绝不止一星半点。

  4

  前两天去厦门,同学在那里当高中教师,她一连串的抱怨和用实际情况说明的工作不易,让俺触目惊心。她年薪十几万,但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让还在学校里享受生活的俺情何以堪。

  工作了的他们说,学生时代的抱怨都是矫情。真正工作后,老板明天需要的材料,您今晚就是哭着熬夜也必须弄出来。先生存,再生活,所有的矫情和懒惰,最后都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来自二三流大学的俺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俺们要付出的努力,也必须是更多更多。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对不起,俺们公司不要二三本大学的学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12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7日 下午6:33
下一篇 2020年4月7日 下午7:06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毕业生不愁工作

      就在毕业生们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当口儿,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为毕业生求职探了探底。这项题为“大学毕业生哪些特质被用人单位看重”的调查,通过分析回收的166份有效问卷发现:有敬业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外语好的毕业生最受青睐。

    2020年3月24日
  • 大学教授给大学新生22条忠告

     1、多笑笑,会慢慢让自己真的快乐起来。2、天道酬勤,一分耕耘孕育一分收获,一分汗水浇灌一分成功。让我们共同播撒希望的种子,辛勤耕耘,翘首以待下一个丰收的秋天!

    2020年6月16日
  • 一个已工作大学生的忏悔信

     读信后的思考:    大城市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环境,唯一能改变得就是我们的心。我们永远要明白,父母不需要你有多少钱,也不在乎你有多少出息,而在乎你能平安、快乐!回家过年,是父母的期盼,哪怕你什么都不带,你回家就是让父母最快乐的事情。北漂们,让我们鼓起勇气,快乐出发!只有你对生活笑,生活才会对你笑。付出总会有回报!

    2020年6月12日
  • 大学那4年,俺们好像很有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5月13日
  • 怎样规划您的毕业后的人生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听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
      一个人都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做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哪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2020年6月22日
  • 一位父亲写给考上北大儿子的信刷爆朋友圈,或许这是他一路优秀的秘诀……

      这两天,一封宁波父亲写给即将上北大儿子的信在微信朋友圈里传疯了!

    2020年4月2日
  • 求职,不只是大四才想的事

          从11月2日到现在,俺已经在求职的路途上奔波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俺总共向4多家企事业单位投过简历或提出申请,然而,大多数单位都在简历筛选阶段就把俺PASS掉了。也…

    2020年5月29日
  • 大学里,这4样东西不要碰

      1  欲望不可怕,无知的侥幸最可怕  很多学生喜欢电子产品、喜欢化妆品,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个月的生活费就那么多,吃饭、购物、学习用品要合理分配,如果想满足另外的消费欲望,就不得不借助外力了。

    2020年3月31日
  •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俺想提些个人观点。没有别的意思,不同意的也请见谅,希望没人拍砖就好。俺觉得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应该立足于一个课题,需要上升一下层次,而不是停留在具体的…

    2020年6月17日
  • 您要是个大学生,不看这个会遗憾

      1、别跟堕落的人比堕落。堕落起来非常容易,可是堕落后再想回到不堕落,难。不要给自己颓废的机会。

    202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