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个真实的大学故事,把俺看哭了

  有些人的大学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有些人的大学是一场华丽的狂欢。当时间悄然无声的逝去后,留下的,只有那些感动的瞬间。

  

  有些人的大学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有些人的大学是一场华丽的狂欢。当时间悄然无声的逝去后,留下的,只有那些感动的瞬间。

  1

  @家家

  出省读书,爷爷去世了,哭着从学校冲去火车站。然而近一周没票了!爸爸说:“天冷爷爷需要下葬,不等您回来了,您在学校搞好学习就好了。”眼泪控制不住哗哗流。

  凌晨时哭累了还特别冷,意识到该回学校时候没公交了,出校门急身上只有三十块,手机也没电了(火车站坐出租车回校大概15)。有好几辆出租车听到俺没钱坐车都走了,有个师傅过来问了下校址,就载俺回校。

  俺一开始挺忐忑的,毕竟大晚上的一个人坐车而且还联系不了别人,最重要的是没车钱很害怕被卖掉。后来师傅打破沉寂,安慰俺说生活没什么过不去的,女孩子出门在外好好照顾自己,讲他年轻时搞笑的事,说他女儿多臭美多可爱,逗俺说话,还借手机让俺喊室友出来接俺回寝室比较安全。后来俺让室友把车钱补齐给师傅,但他还是只收了俺的三十块。

  “姑娘,今晚宵夜有着落了。快回去好好休息吧!日子还是要过的。”掉头就走了。现在还是会想起这个叔叔,讲得笑话很烂,这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着实让人感动。非常谢谢!

  2

  @难

  记得刚来上大一的时候,学长们要求班委一起聚餐,不能少人,吃到晚上很晚了,就突然下大雨了,本来不想麻烦室友就想着等一会吧,谁知道雨越来越大,俺就在寝室群里问了句您们谁能来后街接俺一下么俺没有带伞下大了,然后室友回复,都上床了洗漱过了……

  最后还是别的寝室一个妹子,俺跟她说了俺在后街回不去了她二话没说穿着睡衣裹了个外套,都卸过妆了就拿着伞来接俺了,真的那一刻看到她的时候,心都是感动的

  3

  @优秀的大番茄

  前几天和一个女生出去逛街,去试了一件衣服很喜欢,看了下价格默默放下了,是的,有点贵俺买不起。她可能看出了点什么但还是很温柔地说没事,这衣服不合适俺们家宝贝,这些款式的衣服在哪里都有,这儿的价钱偏贵了好不划算呀,回去俺和您一起在淘宝上看看。然后就很有礼貌地和服务员说谢谢您,牵着俺出来了,那一刻很感动。

  因为发现自己没有能力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一件很难过的事,可是她真的很和善很温柔,维护了俺那一刻脆弱的自尊,不会像其他女生一样瞧不起俺。什么事都会替俺着想会护着俺的一个女生,被人理解大概是上大学两年来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了。

  4

  @.

  俺自己已经大二了,然而在大一一年一直是一个小透明般的存在。不参加学生会和学生组织,和班上同学不怎么交流,有任何晚会也不参加,最害怕的事就是在别人面前说话。那些抛头露面的事在当时都与俺无关。

  但是这个学期由于各种原因,俺当上了临时学委处理班上事物,也是因为这个开始和班上的同学渐渐有了交流,特别是男生。俺记得刚开始接手的时候,俺对于班上同学的名字和脸都对不上,而且也听到过别人问“唉,XXX(俺的名字)是谁啊”哪怕俺就站在他身边。也没办法,就以这样开始了临时学委的大学生活。说实话还是真的很怕麻烦别人,生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每天就盯着班群里的消息。

  就在前不久,班上同学举行一个投票,而俺也上去尝试着竞选了一下。说实话俺当时真的很怕,因为在大一的时候也有一个类似的活动,然后俺上去讲话后只有1人投了俺的票。结果这次让俺真的很吃惊,有一半的同学把选票投给了俺,而且俺们班的班长(他也参加了选举)还一直在夸俺说俺很尽责,说觉得俺挺好的,同学们可以不投他而给俺一票什么的……真的很感动,之后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他们也都表示添麻烦之类的事是俺想多了,俺很感谢他们这样包容俺,让俺从一个自卑,不自信的女孩渐渐开始开朗起来,谢谢同学们。

  5

  @以前老狠了

  俺感冒到要死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打热水,不想吃饭,顺路路过便利店,买了一个泡面,结账的时候,声音嘶哑,便利店的售货员是个阿姨,她给俺拿了一颗梨子,说感冒的会咳嗽,吃个梨子会好很多的,俺从来不相信世界不会有好人,俺从来都不曾是一个人,这个世界曾经温暖过,人间不值得!

  这五则同学们的小故事,有没有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里,给您带去一些温暖呢?

  愿您在最脆弱的时候,也会有人一直陪在您的身旁。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5 个真实的大学故事,把俺看哭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8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31日 上午2:44
下一篇 2020年3月31日 上午3:08

相关推荐

  • 大学毕业后,俺才明白大学应该如何过

        自打毕业,时间也过的好快,在社会上跌跌撞撞也已经快2个月了,这也意味着我离开大学也快2个月了。

    2020年3月26日
  • 作业本:写给即将走进大学的童鞋们

          不必为选专业而发愁,冷门专业过几年最有可能热起来,热门专业最有可能冷下去。这世界哪会有绝对的事,连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都没有有。    如果您为选专业而发愁,那毕业之后选…

    2020年5月15日
  • 什么挡住了大学生创业之路

     “中国大学生想创业的达到80%,但真正创业的只有0.01%。”在大学生杨青给记者的邮件中,他特别强调了这组比例如此悬殊的数字。“可能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情况特殊一些,但是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悬殊比例一点也不奇怪。”杨青说,“现在摆在大学生创业道路上的障碍太多了,有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

    2020年6月21日
  • 怎样规划您的毕业后的人生

    我今年39岁了, 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14年,回头看看,应该说走了不少的弯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开一个小公司,赚的钱刚够养家糊口的。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对前景也很迷茫,想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学生,我对文科的不懂,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这一类型的。
      91年研究生毕业,那时出路就是1种留在北京的国营单位,搞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最好的选择。到后来的2~3年内,户口落听了,又分成4条出路
      1、上国内的大企业,如华为
      2、自己做公司,做产品开发;
      3、上外企,比如爱立信、诺基亚
      4、自己做公司,做买卖;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做技术还是做买卖。
      做技术,需要你对技术感兴趣。我掰着数了一遍,我们研究生班的30来号,实际上,适合做技术的,大概只有3、4个人,这几个人,1个现在还在华为,3个移民加拿大了,现在这4个人混的还可以,在华为的同学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华为呆了6年,在华为奖金工资加起来大概30万吧,还有华为的股票,再过几年,华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个100~200万。要是一毕业就去华为,那现在就绝对不是这个数字了。
      要是做技术,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象华为中兴肯定是首选,能学到很多东西。华为虽然累,但是,年轻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还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
      在外企,我想他们主要就是技术支持和销售,但是技术是学不到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指的是象爱立信和诺基亚,真正的研发不会在中国做的,学到的也不如在华为多,其它的中兴我不是很了解,我想应该也不错啊。
      一个人都一技之长,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饭吃,还吃的不错,这是传统的观点。
      任何技术都是要在某个行业去做应用,这个行业市场越大当然越好;要在一个领域之内,做深做精,成为绝对的专家,这是走技术道路的人的选择。不要跳来跳去,在中国,再小的行业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产生很大的利润。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做产品开发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脑子,觉得这个产品有市场,就自己出来做。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同学,做产品开发的成功的没有一例,为什么?资源不足。
      1.资金,刚毕业的学生啊,就是没钱;没钱,也意味着你开发的东西都是小产品;而且只能哥几个自己上,研发、生产、销售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自己来,没有积累,什么都是重新来过。
      2.人脉,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脉,否则,谁会用你的东西啊?谁敢用你的东西啊?
      我看到的,我这个班上开发产品的,自己还在坚持的,只剩下一个人了,说实在的,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汽车,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混的挺惨的。现在出国的不说了,在外企、在华为,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年薪了,还有各种福利,就是是产品开发成功了,又能如何?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以前哪些年,都没有金钱的积累,等于白干。
      我身边的一个自动化系的研究生班的同学,能靠自己开发产品活得还可以的,也只有2个人。说明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啊。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个同学,一个上了爱立信,一个先到爱立信后到诺基亚,都混的不错。到诺基亚的后来利用在诺基亚结识的人脉(就是哪些电信的头头脑脑),自己开了公司,也赚了不少的钱。
      外企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能学到比较规范的管理外,还能给你的职业生涯镀金。到了一个外企外,再到同行业的外企我想就很容易了。而且外企的收入高啊。
      自己做公司,做买卖,一开始有3~4个人走,但是真正发财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后来上外企了。做买卖,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还有机遇。要有对金钱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业上的头脑。后来我们同学在一起谈,说,我们即使给自己这个机遇,也未必能做的好。何况当时那个同学看好的产品(做一个台湾产品的代理),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到后来,同学们纷纷移民移民加拿大。
      移民加拿大对搞技术的人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尽早,练了几年的技术,就赶紧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个,现在都还可以,买了房子和车了。要是晚了,语言再学也难了,而且在国内都混的还可以了,也就没有必要出去了。
      我自己呢,先是在国营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来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来自己做公司,现在也就是混了一个温饱吧,算是有房有车,有点积蓄,但是不多,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回首这10来年,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1.要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适,是做买卖还是做技术,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做了技术,后来改行也行;
      2.做技术,就是要做精做深,成为这个行业的这个技术的专家;最好就是去国内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学到东西,能够给你培训的机会;如果大公司进不去,先到小公司练技术,找机会再到大公司去镀金,学高深的技术。千万不要自己做产品,要做也是对这个行业熟悉了,再去做。
      3.积极争取机会。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比如,做技术,就需要多锻炼,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门技术,只要有机会去学习,都能学的会;要是没有机会,天才也没有办法学到这个技术。柳传志就说,杨元庆就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实际上,就是争取自己的机会;当然,这种强烈的进步欲望,也是领导看重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在前面,积累10年,你就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了。
      4.积累个人的信誉。从你的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要做到,当人们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说,这哥们还不错,做事还行。
      5.注意利用资源。如果你有有钱的亲戚、成功的长辈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前景。
      6.注意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财富是很关键的。否则,永远仰人鼻息,永远看人脸色。人都是势利眼。今后的家庭、职业生涯,金钱的积累很重要,没有钱,永远不能开张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多的机会;财富要做到逐年积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没有钱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的。
      7.注意人脉的积累。最终,事业要靠在社会上的人脉的资源。要注意认识在你这个行业的人,结交他们,最终他们会成为你事业上的助力。
      8.寻求贵人相助。要找大老板来帮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赏识。想想看,大蛋糕,切一点就够了,小蛋糕,都给你也吃不饱啊。
      9.多听听成功的前辈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见。注意少听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都已经退休的长辈,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而这个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呢。最重要的是,长辈有时候会强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他们是不负责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2020年6月22日
  • 考研成功的三大法宝:自信、勤劳、毅力

    考研成功的三大法宝:自信、勤劳、毅力 考研是场战争,是一次艰辛的旅程。压力是敌人,自卑是敌人,对手是敌人……没有枪林弹雨,可是血流成河;没有圈套计谋,可是步步危机…… 一个人要是很…

    2020年6月7日
  • 大学里,有这样一群人

      大学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重复着和高中一样的生活,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这是他们的一天。他们每天做着课本上大家认为单调无趣的习题,啃着大家认为都落满灰尘的图书馆书籍,他们将课本知识学的得滚瓜烂熟。大家认为他们的生活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就一个书呆子,没有一点乐趣;可是一到考试,他们便“成为焦点”成为其他同学眼中的“大神”,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总是花落他们家。他们喜欢做研究、做学问!毕业之后,顺利考上清华、北大、同济、浙大……的研究生。

    2020年5月17日
  • 985高材生在清华泪奔!揭示命运的残酷真相!

        01  我是北京一所985高校的学生,曾经去清华蹭随机过程的课,当时就被震惊了。

    2020年4月9日
  • 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欢迎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归根结底是需求方与供求方也就是社会需要的与学校培养的不相吻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从制度上做出改变,围绕社会需求改变现有的教育的制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大学生。那到底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呢?笔者总结了十五条这里面也包含了大学生工作中的注意点以及职场中获得提升的秘诀。

    2020年5月4日
  • 大学生,为什么就不敢给自己梦想

      大三了,却一事无成。既没有参加过学生会,也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既没有参加过各种比赛,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实习。就这么样要毕业了?后半年就大四了,时间将我们推上了浪尖,不知不觉已经即将要毕业了。

    2020年5月1日
  • 大学,别让考证成了您的全部

        1  刚刚翻简书,看到我关注的一位还在读大学的简书作者,在聊大学考证的话题。

    2020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