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精彩一生的十个励志故事

  一字洞悉天下,一语道破天机,一个简单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千万种人生就有千万个故事,不同经历就有不同体验。这些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人生大道理,而且短小精练,情节简单,可读性强,请予欣赏。

  

  一字洞悉天下,一语道破天机,一个简单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千万种人生就有千万个故事,不同经历就有不同体验。这些哲理小故事,读来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人生大道理,而且短小精练,情节简单,可读性强,请予欣赏。

  故事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俺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俺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答道:“俺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俺身过,俺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俺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俺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故事二:爱人之心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俺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俺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俺,俺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俺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俺,俺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您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故事三:博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俺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俺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您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俺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您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故事四: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您的房子,”他说,“俺送给您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俺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俺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您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您的房子,每天您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您的智慧好好建造吧!您的生活是您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故事五:窗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俺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故事六:提醒自俺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

  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俺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让孩子精彩一生的十个励志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381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6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0年4月16日 下午8:31

相关推荐

  • 等不及了,俺要成功

        倪湘湘是上海新思技能培训学校的创始人,他创办这所学校已经有4年了,上海很多餐厅、酒吧里都有新思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倪湘湘创办学校的时候,才20岁。

    2020年9月28日
  • 励志小故事:您相信石头会开窍吗?

        在印度,有个人小的时候头脑很迟钝。在他开始学习梵文时,感到特别吃力,尤其是学语法,同班同学轻轻松松就学会了,而他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仍然像没学过一样,毫无长进。他一度悲哀地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会语法了。

    2020年4月27日
  • 坚持的力量:改变Google的实习生

    1999年的时候,Google刚刚成立不久。由于Google的工程师都是做技术为主,因此Google总部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人来改进Google的首页风格。尽管这只是做一些看似无关紧要…

    2020年10月7日
  • 俞敏洪的励志小故事:两个哈佛火枪手

      这是俞敏洪老师在新东方给无数学员讲过无数遍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
      做任何事情,无论它多么难,你只要做好我所说的两步法,你就一定会成功。这个两步法就是:
      第一步:努力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
      第二步:把一个高的目标分成几步来走。
      在这里我想举我一个朋友的例子。他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生,但是最后他到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去读书。他的经历是这样的:中专毕业后分到了山西内地一个小县城的县政府工作,工作两
    年以后,他觉得在县政府的工作平庸无奇,而且周围的人都不思上进,平平淡淡。人就怕你想要比周围的人过得更好一点,于是他就想要比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好一点,于是他就背着个破书包来到了北京。在北大旁边租了个小平房,开始自学高自考。

    2020年10月8日
  • 小时候的那些心酸事,惹人掉泪……

      1、小时候家里穷的要死,温饱能解决,但水果零食就是奢望!我和一个家里同样穷的要死的小伙伴偷偷上街捡垃圾吃,所谓的垃圾,就是集市过后地毯大叔们扔掉的几乎变质的一坨一坨的几乎认不出面目叫不出名字的水果,多数是香蕉,其次是苹果,对了冬天还有橘子!每每集市过后,都会有俩类似俩小柴狗似的小人出没,翻动路边的垃圾,积极又胆怯,翻动完了迅速躲起来吃掉!

    2020年9月27日
  • 正在迷茫中的您,一定要看这五个故事

      故事1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

    2020年4月10日
  • 其实您不需要很优秀,尽全力就够了

        小时候在幼儿园,常常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老师挑选六个人站在中间,只有五个座位。大家拍手唱歌,中间的孩子就绕着座位跑,音乐突然停下来,六个小朋友们就要去抢座位,往往有个人会多出来,不知所措地站着。

    2020年4月9日
  • 励志小故事:换一个思路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2020年9月29日
  • 别让特长击败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9月30日
  • 励志小故事:真正的机会在哪里

      四年前,我的两位学生分别来找我咨询关于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年轻人,读书时成绩都是十分优秀,兴趣和爱好很相同,对于他们来主,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当时,我的一位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公司,也正委托我物色一个适当的人做助理,于是我建议两个年轻人去试试看。

    202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