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

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

⑷全文开头和结尾示例举隅。

【开头】

方法之一:

诗句引入法

【示例一】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但有时,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应是有声胜无声。(引自广东2004年高考优秀卷《此时有声胜无声》)

——引用诗句作评论后引出中心论点。

方法之二:对比、拟人起兴法:

【示例二】

①虎啸深林,震慑百兽,这是强势语言的威力;

鹦鹉学舌,招杀身祸,这是弱势语言的悲剧。

短短三寸之舌,可骂死周瑜,可退秦师,堪谓有千斤之重也。(引自广东04年高考优秀卷《千斤之舌》)

②燕子对鸣,才能微雨双归;鸳鸯互啼,才能相对浴衣;母牛长哞,才能母子相依。而苍狼厉嗥,才能唤来群狼共御敌;雄鹰尖唳,才能威慑敌胆所猎无失。如果你在人群里失去共同语言,无可奈何地沉默,那你就是可怜的“落花人独立”。沟通需要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引自广东04年高考优秀卷《语言——沟通的加速度》)

——以动物写人起兴,类比说理,引出中心论点;文段中兼用对偶混排比。

方法之三:歌词古语并用法。

【示例三】

“鸡同鸭讲眼碌碌”,这是广东著名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主题曲的一句歌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正如“一言不合,倒戈相向”所言,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甚大,所以,我们在沟通中要重视语言。(引自广东2004年高考优秀卷《沟通,勿轻语言》)

——流行歌词和古谚引出论点,俗雅相映成趣。

此外还有引用或化用名言引入法、简述故事或新闻引入法、排比和比喻议论抒情法和二三句描写法等。

【结尾】

方法之一:运用比喻、反问、反复的修辞法。

【示例一】

我们没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能力,我们也没有周恩来总理巧答记者的智慧。但我们都有会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何不物尽其用呢?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应不断提高我们语言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请记住,这是一个有声胜无声的社会。

所以说,巧舌如簧,可撼百万雄师:

语言如水,沟通人情世界!(摘自广东省2004年高考优秀卷《此时有声胜无声》)

——以转折句和反问承上启下,从论说名人转到阐明一般人应该怎么办,用祈使句和反复句重申论点,兼用比喻、反复的修辞格增强效果。

【示例二】

方法之二:运用比喻、排比和祈使句结束全文法。

语言不是蜂蜜,却比蜂蜜还甜美;不是桥梁,却能沟通你我;不是粘合剂,却能粘住整个社会!

让我们学好语言,说好话,写好文章,让我们的话语魅力无限!

——比喻、排比总结上文,用祈使句提出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结束全文。

方法之三:引用名言法。

【示例三】

既然语言与沟通关系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沟通中该如何对待语言呢?我认为,必须用最真诚的话语来沟通。梁晓声说,无话可说是一种寂寞。刘英在《现代的寂寞》中说,终日说的话并非内心的话才寂寞,我是认同刘英的,用心中的语言沟通,我们就不会寂寞,沟通成功。(引自广东04年高考优秀卷《沟通,勿轻语言》)

——引用名言说明怎么办。

此外还有引用诗歌作结尾法、景物、人物三言两语描写法等。

3 要求学生讨论修改和点评习作时注意几个问题。

修改点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仿写时得其形而知其神,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在审题立意、运用论据论证论点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锤炼语言。主要问题如下:

a) 拟定的中心论点是否符合作文题意?提纲的语言形式是否符合例题要求?有否语病?

b) 两个分论点语义有否重复交叉,是否分别从两个方面说明中心论点?

c) 编写的论据材料是否围绕作文话题,它们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d)课内事例的概括是否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中心论点加以详略取舍或作些合理想象补充?

e) 例后评析是否切中事例某一特点,并围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语言形式是否合题意,有语病吗?

4.就编写提纲、材料以及运用修辞手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问及其答案提示。

问题设计是方法指导的重要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仿写范例后能够知其所以然,进而掌握写作方法。

全程训练中最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要处处使用排比和对偶句?为什么要用排比或对偶形式略写课内外熟悉的事例,而较详细地叙写课外不熟悉的事例?

这个问题包含排比、对偶句的表达效果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等两个知识点。

首先使学生明确排偶形式是汉语句式的一大特色,它是我们民族辩证思维的一种外化形态,它使汉语成为一种诗化语言。

并让学生明白,“一句漂亮的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法国尼·布瓦洛《布瓦洛文莱·序言》)。同样的,一个精彩的作文片断之所以精彩,也可以在于所说的故事或道理是人们所知道的,而所说的方式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如果独具慧眼,发现人们熟知的事例中蕴含新的道理。那将柳暗花明,风光无限。因为 “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摘录自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其次启迪学生明白详略结合地叙写课内外事例的重要作用。

告诉学生熟悉的课内外事例详写不新颖,用排偶句略写二三事不但能够增强气势,使文章语言流畅优美,以形式取胜;而且能够多方面表现中心,增强说服力。而不熟悉的课外例子,传递新鲜信息,要写得较详,否则让人不知所云。写时也可以用排偶句多方面强调事情的重要部分或多角度议论突出主题,使文章新颖有趣,有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教师可以拓展延伸知识,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如说明“宽可跑马,密不透风”是国画布局理论。它表现的是中国艺术的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一种审美原则。这也是我们说话写文章的一种要求。因为略写虚而详写实,略写如书画的“飞白”——“意到笔不到”。这就留给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使读者积极参与再创作,与作者达成共识。

5.阶段小结和课堂总结举隅。

第一阶段小结:

议论文结构最简式:

提出中心论点(引论)——分别提出两个分论点并分别举例论证(本论)——重申中心论点,指出怎么办。(结论)

本论部分写法举隅:

方法之一:(最简式。层次关系为并列、递进或对照式

1.议论提出分论点一一—详略结合叙述举例——议论评析事例——议论小结。

2.议论提出分论点二 ——详略结合叙述举例——议论评析事例——议论小结。

方法之二:(层次关系为总分总式,也可以省去总说或总结部分成为总分或分总式)

1.总述,承上解说中心论点,或对偶或排比略举二三例引出下文。

2.描写一二句+简介一事例——议论评析事例——议论小结提出分论点一。

3.描写一二句+简介一事例——议论评析事例——议论小结提出分论点二。

4.总结评论上文例子,或对偶或排比略举二三例补充论证。

(主体段以描写起笔,引人注意。此法更适合写议论性散文。总述或总结只要一处排偶举例即可。)

③拟定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几种方法:

方法之一:找出两三则材料或两三条名言,比较异同,相同点为中心论点,不同点作分论点。

方法之二:列出两三条你所知的有关道理,比较异同,相同点为中心论点,不同点为分论点。

方法之三:概述提示语含义为中心论点,把提示语分层次概述层意为分论点。(忌照抄提示语。)

方法之四:摘取或提炼提示语的中心句为中心论点,摹仿提示语句式写两句作为分论点。

④议论文事例论据的几种编写和评论法:

方法之一:

叙述(简介人物、事件和结果)+例后评论(直接议论或形象议论)。

方法之二:

三言两语描写(言、行、心理或神态等能突出重点的部分)+叙述(简介人物、事件和结果)+例后评论。(描写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或叙事之后。)

第二阶段小结图表:

课堂总结图表:

范例和提纲要尽量提供多种样式让学生选择运用,以使他们能 “戴着镣铐”表演个性化的优美舞蹈。

文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上面介绍的仅是议论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即使一种模式,要让学生在一两节课就掌握并且熟练运用,也并非容易。但我们不可能花太多时间作这种训练。因此我们可以突出重点,强化关键环节的训练。例如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来加强议论文的提纲和论据的写作训练。可以每日轮流两个学生上台,一个学生演讲故事,另一个学生用两三句话板书故事简介,并且从故事中引出中心论点,再用对偶句或比喻、拟人、反复句等列出两个分论点。并以排偶式简述书中事例为略写的论据。而后请全班同学点评。这种训练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演练平台,将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写作模式写好作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语言应用和写作相结合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设定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设计训练题,教会学生写好作文,促使学生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行。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313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6日 上午1:38
下一篇 2024年11月16日 上午9:41

相关推荐

  • 写考场议论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_议论文写作指导

    一、审题立论 审题即在行文前对作文材料中展示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然后按要求进行写作。纵观2005~2006年高考议论文题目,主要包括命题型和话题型两种形式。但无…

    2025年1月3日
  • 从阅读练习中学习写作:语言篇

    从阅读练习中学习写作:语言篇 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分类别的,阅读课是阅读课,作文课是作文课,笔者认为,如果按照能力的要求来看的话,阅读和写作二者应该是一体的。写作锻炼运用…

    2024年8月30日
  • 常见的写作技巧与方法_高中生作文写作指导

    积累写作文的常见方法与技法,并应用于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本)共6本书,每本书都有现当代散文,语文老师要认真钻研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常常要…

    2024年3月30日
  • 五觉法描写一种水果,写完就是一篇好作文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吃水果,水果多种多样,有苹果,香蕉,梨,葡萄等。作文中也常常写水果,但是同学们都缺乏写作方法,写出的作文没有趣味,别人读了如同嚼蜡,考场作文也拿不到高分。…

    2023年11月14日
  • 感想怎么写(要有“感”而发)

    导读:如何写“观后感”? “观后感”,是属于应用文体一种,顾名思义,是写感想。从内容结构而言,主要有“二部分”组成,一是要有“观”,这是前提,是基础,是写作的“源头”。二是要有“感…

    2023年9月27日
  • 关于感恩作文写作指导_文章立意要深远

    可以采取正反对比、逐层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逆向解读等方法。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

    2024年4月5日
  • 什么是之至

    “之至”是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指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之至”这个词语出自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在这篇文章中,它被用来表达一种极致的道德和行为标准。具体来说,“之至”的含义…

    2024年10月13日
  • 高考作文开篇五大技巧之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篇五大技巧之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看看下面的例题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r…

    2024年7月5日
  • 高考作文指导_关于高考的作文指导6000字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题1:请根据下面两段话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我不费吹…

    2024年7月30日
  • 作文思维训练的方法:思考小露珠像什么?她在想什么?

    (一)换一个视角,这样来思考小露珠,像什么?她在想什么? 学生 吴宇轩 1.一颗小露珠挂在碧绿的草叶上像一颗水晶,晶莹剔透的,她向周围看看,东边广场里,有好多好多的人,忽然看见一个…

    2023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