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训练讲话]  归纳法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而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一种推理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事物的共同本质。”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在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归纳思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经过归纳推理提出来的。哥德巴赫计算了许多偶数,发现它们都可以分解为两质数之和:4=2+2,6=3+3,8=3+5,10=5+5……后来他写信给欧拉,提出每个偶数,从4开始,都是两个质数之和。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逐个验算,一直验算了三亿三千万个偶数,都没有发现矛盾情况。  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例如德国有个著名数学家高斯,他小时候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1+2+3+4+……+97+98+99+100=?”老师题目刚刚说完,高斯就报出答案是5050。他告诉大家,他发现1到100这一百个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挨次把头尾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101,而这样的数正好有五十对,于是“101×50=5050”。在这里,高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的优点是“完全”,因为“完全”因而结论带有必然性。但是完全归纳法的缺点也在于“完全”,因为它只能适用于那种对象不多的类,而不能运用于一个具有无穷分子的类。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提供的范围,但是它将个别性的结论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避免了人们仅仅停留在对个别、局部事物的认识水平上。通过完全归纳推理作出来的结论,如果是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可能发生于下述两种情形:1.前提虚假,与事实不符。从不符事实的前提出发推出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2.在前提中考察的对象有遗漏,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考察的范围。  根据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某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这种归纳推理叫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它不完全,结论不必然可靠,也正因为它不要求完全,所以适用范围较广。在发现新规律、新知识的过程中作用很大。不完全归纳法又可以分为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和典型事例法等几种。  我们观察到某类中许多事物都具有某属性,而又没有观察到相反的事实,我们就作出结论:某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就是简单枚举法。例如军事家们在分析气象和军事的关系时,注意到以下事实:公元前216年,迦太基著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又如三国时孙、刘联军5万人与曹操20万人对阵,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现代战争中,核武器放射性沉降效应,化学毒剂的施放及杀伤效果,生物作战剂的效能等,更密切地依赖风向,逆风则不能使用。由此军事家们便归纳出“兵不逆风”这个一般性结论。  简单枚举法是一种初步的简单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只是根据一个一个事例的枚举,以于这些事例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它的可靠性,完全建立在枚举的事例的数量上。当枚举的事例的数量不断增大时,其可靠性也有所增加。但是即使枚举的事例很多,还是不具有绝对的可靠性,欧洲人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观察到千千万万只天鹅全都是白色,他们利用简单枚举法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是白色的。后来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原来的结论就被推翻了。所以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是否有相反的事例。没有观察很多的对象,没有注意考察是否有相反的事例。没有观察很多的对象,没有注意考察是否有相反的事例,运用简单枚举法就可能犯“轻率概括”的错误。简单枚举法的结论虽然是一个或然判断,甚至只是一个假定,但这种推理形式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充分根据的,必须在现有材料基础上,作出初步的概括。即使所得的结论带有或然性,但它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线索。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于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方法。例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个石灰岩洞,人们带着牛、马等大牲畜,可以安全出入,但狗、猫、鼠、鸡等小动物走近洞中,就会倒地死去。后来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科学分析,了解到小动物所以死去,是因为它们的头部靠近地面,而岩洞的地面上浮动着比重较大的二氧化碳,缺乏氧气。所以是石灰岩洞的缺氧地面,造成头部离地面较近的小动物死亡。由此得出小动物进入石灰岩洞必然会死亡的结论。科学归纳法不停留在事实的简单重复上,它还对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科学分析,实际也运用了演绎法,所以推出的结论一般来说是可靠的。  典型事例法是根据对某一类事物中的典型事例的分析,概括上升为关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我们所说的典型,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了解麻雀的生理结构,用不着也不可能把天下的麻雀都拿来解剖,只要解剖两只就够了。例如,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可以视为古代技术发明的一个奇迹。造纸术在四大发明中更具有典型性,因为纸的发明比其它发明更为困难,更不易想象,它不像纺织技术那样是一种对自然物的加工编织技术,也不像制陶术、冶金术那样可以在人们使用火时偶然发现。纸是一种人造材料,是人类真正的创造。有人对造纸术的典型事例作了详尽分析,说明它为什么仅仅发明在古代中国汉代而不是更早或更晚?最后概括出一般的结论:每种技术产品都满足于一定的需求结构;有缺陷的或特殊的需求结构,造成了发明新技术的持久的潜在的动力。典型归纳推理所运用的典型事例虽然是少数、个别的,但它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典型事例法和枚举法不同,它所根据的事例不在于多,而在于其代表性、典型性。典型事例法可以看作是科学归纳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归纳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论证论点。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勤出成果,马克思辛勤劳动,艰苦奋斗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写下了《资本论》;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可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歌《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了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其中的论点“勤出成果”,是借助于简单枚举法归纳出来的,也是借助于简单枚举法来证明的。又如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点,论证的大致过程是先列举出俄国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帝国主义者,指出他们都是纸老虎,然后揭示他们的共同本质:因为他们都是反动的,从长远的观点看都没有什么力量,没有什么前途。这一论点的提出和论证,是借助于科学归纳法。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必须注意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这是辩证思维的方法之一,归纳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是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辩证思维从人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出发,研究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逻辑史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归纳和演绎被形而上学地相互对立起来。归纳主义学派只要归纳而不要演绎,演绎学派只要演绎而不要归纳,它们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人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须相互联系着的。”事实上,作为演绎的前提的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从经验材料中概括出来的,同时演绎也为归纳确定研究的方法。通过归纳获得结论总是或然性的,归纳需要演绎来补充,同时演绎是否符合客观真理,需要到归纳中去求得检验,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为用的。

  [例文评析]

敢为天下先王力南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老子处世之宝之一就是“不敢为天下先”。我抖胆唱两句反调,划去不字,便是“敢为天下先”。  这道理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易得到印证。伽利略为什么能研究出落体定律。因为他最先怀疑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如果他看到大小铁球同时落地而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发问,闭起眼睛谨遵圣人的结论,恐怕他只能成为旧理论的忠实信奉者而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西德的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和瑞士的亚历克斯·米勤,其原因恰是他俩最先提出铜、钇、钡等氧化物及陶瓷可作超导材料,打破了只有银等金属才能充当超导体的传统理论,为们开拓了思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虽然评奖时,中、美、日等国科学家已经实验出超导材料,但头功仍属于这一理论的最先提出者。在科学发展的领域里,“先”字的含义是大胆的质颖,是科学的预言,从这种意义上讲,“敢于天下先”实在是任何一门科学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实,社会的变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国家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必然会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一切要求人们敢于先摸索,先探讨,先设计,先尝试。“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创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认也是创先……如果人们都怕违背马列先哲的现成结论,都怕“枪打出头鸟”,没有人敢为这些“先”铤而走险,那不就像饥饿的人隔着玻璃窗看见了鲜美的食物,却不敢自己打开窗户,而在那里等着别人打开吗?如果大家都不去打开,结果只能是急死、馋死、饿死。因此,实在难以想象无人敢为先的社会改革怎么可能进行下去。  “敢为天下先”不仅仅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从哲学意义上说,它是一切新事物的开端、由来。“新事物是通过否定旧事物发生质的飞跃产生的。”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旧事物”何以“否定”,“质的飞跃”如何“发生”,“新事物”又怎么可能“产生”呢?所以,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都是“敢为天下先”的产物。  因此不难看出,“敢为天下先”是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不敢为天下先”是保守落后的意识。恪守中庸之道,害怕发展、害怕新事物,“不敢为天下先”,其结果就总是落后。一个人,一个团体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发展科学不敢为先,等着别人的成果,变革社会不敢为先,等着别人的模式,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受制于人,站不起来,更谈不上赶先进国家。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教训是很惨痛的。绝不能让“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禁锢我们头脑。  勇猛争先吧!“敢为天下先”的人,即使倒下了,身躯也是向前的!  本文的论点是“敢为天下先”。第二、三段运用归纳法,分别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例进行论证;第四段运用演绎法,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论证;第五段,揭示“不敢为天下先”的后果,从反面进行论证。全文体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综合运用,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思考和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归纳法概括出材料的共同的主旨,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①英国凯特林男子中学课余天文兴趣小组由二十几个中学生组成,年龄最小的才12岁。1982年12月31日,该小组发现苏联“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出了毛病,他们的发现比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空间监测中心还早一个星期。  ②1975年在我国江西天文爱好者段元星发现“天鹅座新星”的同时,上海奉贤县一所小学的天文小组,也观察到了这一稀异现象,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称赞和重视。  ③《红楼梦学刊》是我国较高学术水平的文学研究专刊,有一次刊登的论文,它的作者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311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4日 上午1:22
下一篇 2024年11月14日 上午9:24

相关推荐

  • 作文开头经典九法

    作文开头经典九法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

    2024年1月1日
  • 记叙文命题分类_记叙文写作指导

    1、命题记叙文 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

    2024年9月25日
  • 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就是类比论证,用了“农夫与蛇的故事”类比,…

    2024年10月25日
  •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_高中生写作指导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_高中生写作指导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

    2024年4月14日
  • 谁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杰出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以下是对贝多芬的详细介绍: 个人背景 出生成长: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

    2024年10月14日
  • 作文开篇小技巧技巧–援用式开篇

    所谓援用式开篇,就是引用别人的话或其他诗文中的语句以及格言、成语、谚语等,来为“我”开篇入文所用。《人民的勤务员》就是这样开篇的:“人的生命是有…

    2024年2月17日
  • 小学状物作文写作技巧:写物品

    小学状物作文写作技巧:写物品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状物类作文并…

    2023年12月3日
  • 开头“爆竹”,结尾“撞钟”_初中作文指导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rdquo…

    2024年2月5日
  • 作文如何审题的方法步骤,作文老师这样说

    作文要写好 审题是关键 作文要写好 审题是关键 作文要写好 审题是关键 完成一篇作文是需要很多步骤的,主要有审察题意、确立题旨、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运用技巧、连缀成文、反复修改等环…

    2023年11月10日
  • 随笔写作指要——意到笔随,轻灵自如_初中写作指导

    大凡写作,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认和理解,传达他们的情感、意志和态度,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只要不是命题作文或遵命文字,其文章大多都会与生活…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