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使用技巧一:设问与举例相结合

论据使用技巧一:设问与举例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使用论据要讲究方法。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要注意设问与举例相结合。例如: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钉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胡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鹜,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梁实秋《健忘》)

技巧使用指导:文段围绕“健忘”这个主题,选取 “爱迪生”“牛顿”“白居易”三个事例说明“忘”的涵义、范围,围绕“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的观点,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用例先开头用设问,然后再用例分析,这是一种论证方式。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论据使用技巧一:设问与举例相结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304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31日 下午7:23
下一篇 2024年11月1日 上午3:26

相关推荐

  •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根本特点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根本特点 议论文就是针对某个问题或就某个话题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然后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文章。 它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没有观点,一切无从说起。就考…

    2024年10月31日
  • 面对考试失误是粗心造成的吗?记住:粗心就是还没有完全掌握

    我们都知道,当同学们呀呀学语,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一直等你大学毕业,还要参加各种人才的遴选考试。每次考完试以后,大家都认为自己是由于粗心,所以考…

    2023年10月24日
  • 议论文论据类型_作文指导

    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论证某一论点的真,叫做立论文;论证某一论点的假,叫做驳论文。、议论文的主要特点 1、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

    2024年10月17日
  • 中考作文切入点的选取技巧之二_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二、从材料的创新切入 选入作文的材料内涵往往是丰富的,理解角度是多样的,如何旧材料新用,就要运用一些技巧,或从小处着笔,或从特定的情景,或就某一句话,或就某一个细节,抓住有力的突破…

    2024年5月25日
  • 什么是假设论证

    假设论证是一种通过设定某种条件或情况,来推导出结论的论证方法。以下是对它的具体介绍: 基本含义:假设论证是通过设定一个或多个假设条件,然后基于这些条件进行逻辑推理,以得出支持或反对…

    2024年10月12日
  • 怎样写好作文,做到这七点,肯定有进步

      孩子能说出来的就让他写出来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2023年10月8日
  • 小学语文要不要补课,我来告诉你

    我又一个亲戚的朋友,上三年级了,从一年到三年级一直上语文补习班,结果把爷爷写成”斧爷”。语文学习不需要补课,我们都知道,教育部最新出台了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政…

    2023年11月15日
  • 如何解决初中作文的离题(跑题)现象_初中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是语文科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需要灵活掌握、正确发挥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在写作中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作文离题,这也会成为通篇文章的最大硬伤,那么如何避免离题跑…

    2024年1月24日
  • 如何写出创造性的作文指导之一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代八股文,我们曾忍受着批改作文的乏味与沉闷,学生也忍受着应付作文的苦恼与迷惘。偶然有几篇佳作,在全班一读,大家一听就知道抄于哪本作文选;有时遇到满篇锦言佳…

    2024年2月28日
  • 小学四年级作文辅导精选_小学作文指导

    在经过小学一、二年级的日记积累,和三年级的作文入门后,在四年级阶段的小朋友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相应地会“得心应手”,三、四百字的作文写下来比较轻松。但在四五…

    2023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