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降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客姆比亚的城镇。半岁的时候,海伦就已经显露出一种好学而又自信的气质,看见别人做什么,她总要模仿着做,她会尖声尖气地说“您好。”有一天,海伦说:“茶,茶,茶。”说的清楚明白,大家惊为怪事。一周岁时,海伦就学会了走路,然而好景不长,一岁半时有一天,海伦病了,这场病使海伦眼盲耳聋,活活把海伦投入一个混沌无知的世界里。犹如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般蒙味。大家说,海伦得了急性脑充血,医生认为海伦是活不成了。然而有一天清晨,海伦忽然退烧,这烧来得奇特,退得也奇特。一家人谢天谢地,欢喜若狂。但是有谁料到,海伦竟然从此再也看不见,再也听不见周围世界的一切。这是连医生也未曾想到。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病愈后,海伦常常拉着母亲的衣裳,跟着她各处走动操持家务而东跑西走。她的手到处摸,并留心母亲的各种动作,用这种方法弄明白许多事物。不久,她感到很需要同别人来往,互相传递信息,于是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示意动作。摇一摇头表示“不”,点一点头表示“是”,拉一拉表示“来”,推一推表示“去”。慢慢地,海伦注意到母亲以及她的小伙伴们在表示要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并不像她那样做手势,而是用嘴说话。有时,她站在两个说话人的中间,用手摸她们的嘴唇,可她不明白她们说什么,心里十分着急。直到6岁那一年,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那一天,也是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这一天下午,海伦抱着洋娃娃站在阳台上,默不作声地期待着,从母亲的手势以及人们匆匆忙忙跑进跑出中,她猜想一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这之前的几个星期,暴怒和伤心一直纠缠着海伦,使她心烦意乱,苦不堪言。这时,海伦觉得有脚步走过来,是母亲来了吧,海伦伸出手去,一个人握住了她的手,接着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她是安妮.莎莉文小姐,安妮在她手上慢慢地拼写“洋娃娃”这个词,海伦立即对这种用手指写字的方式发生了兴趣,并模仿着在她手上画,当她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海伦感到十分自豪。高兴得脸都涨红了,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把这个词拼写给她看。

在随后的日子里,通过这种不求甚解的方法,海伦学会了拼写各种单词与动词。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她们常常从一条小路散步到井房,有人正在提水,安妮便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水在手上流过,安妮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水”字,海伦灵魂觉醒,几乎整天都用手去探摸她所接触到的东西,并记住它们的名称。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安妮拉着她的手,越过田野,去田纳西河边,她们在温暖的草地上坐下,海伦明白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她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觅食,如何栖息。安妮甚至教会她从那粗壮的树木,片片草叶,妹妹的小手上领略美的享受。安妮教她计算,绘画甚至弹钢琴。

海伦10岁时,安妮带着她去找霍勒斯.曼学校的校长富勒小姐,由她亲自教海伦说话。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最初,海伦说的话只有富勒小姐和安妮听得懂,别人只能听懂一小部分,慢慢地,在安妮卓有成效的引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海伦经过白天黑夜的练习,终于能用嘴说话。

13岁那年,海伦在《妇女家庭》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我的生活经历》,后改名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4岁十月份,海伦到纽约城的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在这所学校两年中,攻读了数学,自然,地理,法语和德语以及拉丁语。

16岁十月份,海伦到坎布里奇女子学校上学,而安妮一直同她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安妮把老师所讲的拼写到海伦手上,并翻译给她听,安妮以极大的耐心帮助海伦。虽然大家都想帮助她,但只有安妮一个人不以这样单调枯燥的工作为苦,反而以之为乐。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19岁那一年的6月份,海伦通过了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考试。

24岁,她以优等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

84岁,林登.约翰逊总统授予她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经出版,即轰动了美国文坛。

海伦.凯勒用“忘我就是快乐”来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说:“我要把别人的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幸福。”一句话,她以人之乐为乐,正因为如此,这个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几乎与世隔绝的姑娘,才能那样热爱生活。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海伦.凯勒一生未婚,她把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到了教育,演讲与慈善中去,她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无怪乎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这个奇迹可以说有一半是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蔑视苦难,战胜苦难从而创造璀璨人生的女性,你一定有与之对话的欲望。海伦.凯勒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用爱心拥抱世界,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

一个世纪以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

罗斯福夫人埃利诺在新版的前言上说:“这个故事会有许多人读起来很感兴趣,因为这个故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伟大女作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827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8月4日 下午10:16
下一篇 2024年8月5日 上午2:17

相关推荐

  • 深度思考这本书怎么样(深度思考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技能性的事情,都是可以去学会的,而深度思考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技能。它和所有的技能一样,基础阶段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想要精通就很困难了。本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技能学…

    2024年2月24日
  • 《人生》读后感1000字(莫让韶华付东流)

    最近看了路遥的小说《人生》,内心感触良多,思量几天,想把自己浅薄的看法写下来。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坚持和放…

    2024年5月22日
  •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欣赏

    陌上花开 徐志摩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

    2024年7月31日
  • 根鸟读后感(指出最美丽的方向)

    想必大家都看过《根鸟》吧?“文中一个叫《根鸟》的少年为了追寻梦中人地–百合花山谷"而走过了整个大沙漠。最终他找到了百合花山谷。他为什么要找到那个山谷?为什么即使家人去世…

    2024年4月3日
  • 《人间失格》读后感(精选3篇)

    《人间失格》读后感范文1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    这种似于阴暗型的小说,亦或是过…

    2024年5月22日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000字,流淌着的顿河

    最近几天,张掖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

    2023年11月30日
  • 勇敢的心观后感(自由并非生来就属于你)

    今天把《勇敢的心》看完了,将近3个小时的电影,so分三次看完的,每天看1小时左右,捂脸。感觉以后看电影还是一次性看完好,这样过瘾一些,哈哈! 看完电影,在网上稍微谷歌搜索了一下维基…

    2024年4月24日
  •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珍惜母爱)

    元宵节前一个冷冽的下午,翻开新买的书《大语文-暖流中的船》,看到史铁生这篇《秋天的怀念》,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了一位病入膏肓得了重度肝病的母亲为了照顾一位因为双腿瘫痪导致脾…

    2023年12月18日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两个少年之间的故事)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阿米尔与家中仆人哈桑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阿米尔…

    2024年3月10日
  • 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左右精选范文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读着读着,根据逐渐展开的内容,我走进了安利科…

    2024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