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七讲)

第三章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

第七讲横向并列描述构建有灵魂的段落

第三节描述事物的客观性与主观倾向

写记叙文必然要再现客观世界,离开了客观世界的人、事、物、景,我们就无法进行创作。但因为这种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我们用笔再现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保证这种再现是为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服务。由此可见,描绘任何客观内容,都必须带着作者的主观倾向。写记叙文必须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必须描述、描绘客观世界,是写作内容的客观性;作者在描述客观世界的时候,不是为了单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这就是描述内容的主观倾向。没有主观倾向的描述就是没有灵魂的描述。

一、图解描述事物的主观倾向

面对这样一片美丽的景象,在作者的笔下,文字再现的风光,是否都是旖旎的景致呢?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定的,其实不然。

甲是这样写的:一条清澈的大河,蜿蜒着穿越苍翠茂密的森林,宛如一条浸润着蓝宝石色泽的飘带,在生命的时空里凌风劲舞!

乙是这样写的:一条冰冷的河,佝偻着苍老的身躯跋涉苍凉、荒芜、远离人类文明的原始森林中,好似一条早已麻木说不出历史悲苦的伤痕。

面对同样的风景,两个人同样再现了一条河和一片原始森林,描述出来的画面却截然不同,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再现同一客观世界的时候,要表达的主观感情不同,带着截然不同的主观倾向:甲要表达的是一种喜悦、赞美、喜爱的思想感情——因此他要从画面中的事物生成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中寻找最美的感受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在描绘河水、森林时,是带着美化的主观倾向来描绘的,因此画面充满生机、美丽动人。而乙正好相反,他要表达的是一种压抑、悲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因此他要描绘那些事物带给自己的痛苦、压抑、凄婉的感受,因此他在描绘河水、森林时,是带着丑化的主观倾向来刻画的,因此画面灰暗、苍凉、沉重。

二、确保并列描述事物主观倾向的一致性

再现同一客观世界,带着不同的主观倾向去写,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正因为作者带着这种明显的主观倾向,读者才能从字里行间准确、明显地把握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并列描绘事物构成段落时,首先要保证每个被描绘的事物在文字表达上都带着这种主观倾向——确保句句有灵魂;同时还要保证这些句子表达的主观倾向的一致性——确保一段文字灵魂的统一。否则,读者就无法理解作者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了。

上面的图景,可以这样描写

几片金黄的树叶,是留在沙滩上的一声声惊叹,讲述着大海来时的汹涌澎湃、去时的风情万种。一只早已熟悉了这里潮涨潮落的水鸟,用独特的文字,写下一行优美的抒情诗,那一个个足印,指向的方向,也许有着更为动人的风景。早已陶醉的沙滩,用上天赐予的神笔,饱蘸着湛蓝的海水,在如歌的涛声里,细细描摹分别时依依不舍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记忆。 也可以这样描写

几片枯黄的树叶,像被继母赶出家门的孩子,孤零零地仰躺在荒凉的沙滩上,茫然无措,痛苦无助。一只离群的水鸟,爱莫能助的走向远方,留在身后的足迹,沉甸甸的写着同病相怜的哀伤,那细瘦的趾尖,默默地指向遥远的凄凉。烙在沙滩上的波纹,是刚刚风干的泪痕,在黄昏里,宛如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陪伴它的,只有呜咽的涛声。

但绝不能这样写

(1)几片金黄的树叶,是留在沙滩上的一声声惊叹,讲述着大海来时的汹涌澎湃、去时的风情万种。(2)一只离群的水鸟,爱莫能助的走向远方,留在身后的足迹,沉甸甸的写着同病相怜的哀伤,那细瘦的趾尖,默默地指向遥远的凄凉。(3)早已陶醉的沙滩,用上天赐予的神笔,饱蘸着湛蓝的海水,在如歌的涛声里,细细描摹分别时依依不舍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记忆。

(1)和(3)表达的主观倾向一致,而(2)表达的主观倾向和前者截然相反,这样,读者就无法感知作者要表达思想情感到底是喜悦还是哀伤。

三、确保一句话内部主观倾向的一致性

描述同一事物,要涉及其他事物,要用多个词语去表达,在描述涉及到的事物时,要保证与描述核心事物时表达的主观倾向一致,运用的任何一个词,都要与整体表达主观倾向一致,不能彼此矛盾,各自为政。

例如:描绘上面的露珠——

可以这样描绘:

两滴单薄的寒露,犹如两滴清泪,滑落在一片风中的孤叶上,摇摇欲坠;又如一位逃难的灾民,领着嗷嗷待哺、饥饿难耐的孩子,挣扎在涛声的路上。

也可以这样写:

两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好似碧玉凝华的灵魂,在青翠欲滴的叶片上折射着黎明的晨光,细腻圆润;又如少女明眸善睐、楚楚动人的眼睛,守望着一个心想事成的梦境! 绝不可以这样写:

两滴晶莹剔透的寒露,犹如碧玉凝华的灵魂,滑落在一片风中的孤叶上,细腻圆润又如少女明眸善睐、楚楚动人的眼睛,守望着一个心想事成的梦境!

黑色文字表达的主观倾向与橙色文字表达主观倾向彼此背离,相互对立,读者无法感知作者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有时候也用反衬的形式来写作,例如——以悲衬喜、以衰落衬繁荣,从字面上出现表达主观倾向对立的情况,这是可以的,但在书写这部分语句时,必须提前(在上一段或前面的其他段落)写明背景,否则读者同样无法理解。

例如:前一段写他始终是个优秀的人,因为不小心,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后面在描绘景物时,就可以这样写:洁白如玉、一尘不染的白雪上,猛然倾倒了一车漆黑的煤球,显得那样刺眼。

四、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描述内容,要尊重客观事实,与客观世界保持一致,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能感染读者,即便是虚构也要符合艺术真实的要求。(客观上能发生);同时在再现客观世界的时候,要突出作者的主观倾向,让读者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思想。离开客观的主观表达是表白,空虚无力;离开主观倾向的客观再现,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是文字中的行尸走肉,不属于文章,更与好文章无缘。

五、再现客观世界,表达主观倾向专项训练

(一)再现图片上的景物,表达孤独、绝望的思想感情倾向,描绘对象:天、云、沙、树、草。

(二)再现图片上的景物,表达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倾向,描绘对象:天、云、沙、树、草。

(三)再现图片上的景物,表达对天真烂漫深深怀恋的思想感情倾向,描绘对象:天、云、沙、树、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七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79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0日 上午5:12
下一篇 2024年9月20日 下午12:09

相关推荐

  • 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前几天,群里一位家长朋友晒出了她家孩子的一个学习计划表。 感觉虽然安排的非常细致,但还是有些不尽人意之处。 我一直觉得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要适合孩子,适应孩子当前的学习水平和主要的…

    2023年11月7日
  • 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如果用得恰当,可给文章带来客观的姿色。当代文学家秦牧曾说过“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

    2024年7月19日
  • 什么是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是指由著名人物所说的话,通常因其深刻的思想、哲理或启发性而被广泛引用和传颂。以下是对名人名言的具体介绍: 基本概念:名人名言通常是出自历史人物、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等知名…

    2024年10月14日
  • 2017年高考作文技巧:语言之瑰丽多姿,彰显个性

    2017年高考作文技巧:语言之瑰丽多姿,彰显个性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等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语…

    2024年7月10日
  • 高考作文指导-写好高考作文的一点小策略

    高考作文指导-写好高考作文的一点小策略,在高考场上写出一篇好作文固然需要长期的积淀,但在考前学习一些技巧,也是这场竞争中的有效策略。 一、搜集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老师都会要…

    2023年11月27日
  • 初中记叙文如写生动

    (1)积累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 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 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

    2024年2月18日
  • 中考作文基础知识_中考作文指导

    1、审题。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

    2024年5月15日
  • 议论文指导:忍让

    (1)引言 忍让,是大智大勇的表现,它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忍让,是一种美德,它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心灵去容纳人,团结人,感化人。忍让,是一种修养,…

    2025年1月3日
  •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_议论文技巧指导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_议论文技巧指导 1.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中心、主题,有自己的观点。 2.论述文重在“述”,记述、简述、评述、论述,重在说明道理。 3….

    2024年10月24日
  •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种事物或情境与另一种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或情境相比较,以此来形象化地表达思想或情感。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被比喻的对象)、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2024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