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二战后,日本政府施行农地改革,拥有田地的大地主变成了被革命、被批判的对象,很多贵族阶级因为被收走了土地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名门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贵族的身份感顿时土崩瓦解。

同时日本国内各种新思想泛滥,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牌,无数民众如同大海上失去方向的船只,变得迷茫、不知所措、空虚且不安。

太宰治的《斜阳》正诞生于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小说中的姐姐和子、弟弟直治、他们的母亲代表了二战后没落贵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转变,而作家上原则代表了广大普通百姓在战败后的生活百态。

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母亲是个优雅的贵族,浑身上下,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贵妇人该有的风范,她喝汤是优雅的,面对丈夫的离世是优雅的,儿子直治吸毒堕落、女儿和子不小心引发一场火灾,她不打骂、不责备,仍是温婉优雅的,甚至连她死去的样子都是优雅的。

太宰治在描写母亲的时候,花尽了心思,每一笔每一画都似要表现出这个“日本最后的贵妇”身上,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

和母亲的优雅不同,姐姐和子在小说中是一个带点反叛的人物。

和子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也有过一个孩子,但孩子还没出生就胎死腹中了,和丈夫离婚之后,就和母亲一起生活。

迫于生计,她和母亲不得不卖掉日本东京的豪宅,转而搬到伊豆的一个小山村,显然,农村的生活和以前佣人伺候的生活是一个天一个地,但和子并没有抱怨,她下地干活,并乐在其中,让人完全看不出,她以前是一个“千金大小姐”。

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后来和子通过弟弟直治遇到了小说家上原,上原开启了她“爱和革命”的道路,也是她人生悲剧的一个转折点。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半醉半醒的上原就在黑暗的楼梯口对和子搂搂抱抱,许久未体会到爱情的和子,顿时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情愫,于是两人干柴烈火,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自此之后,六年未见过面。

和子通过上原的作品,读到了他狂放不羁、堕落放纵的外表下,有一颗反抗世俗的心,这在和子看来是一种崇高真实的品质。

在这样的“自我催眠”下,和子自顾自地陷入了爱恋,中途不断地给上原写信,表达心意,但上原一封也没有回复过,甚至可以猜想,上原每天风花雪月,也许连看都没有看过,和子完全就是一厢情愿地作茧自缚。

但在和子的心里,这样有些“畸形的爱恋”是一种对旧传统道德的反叛,并且决定她要反抗到底,于是萌生了和上原生一个孩子的念头。

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弟弟直治出场戏份不多,但很多人认为,直治的内心世界其实就是太宰治在贵族没落之后的一个真实缩影。

小说中的直治,在大学期间因太平洋战争被应召入伍,却不幸染上毒瘾,杳无音信了几年之后,终于在战后归来,但此时的直治基本是个废人,不仅不找工作,反而还到处借钱和他所谓的亦师亦友上原,在东京今朝有酒今朝醉,堕落的不亦乐乎。

母亲搬来伊豆之后不久便生病去世,他也是一副冷漠、事不关己的姿态;姐姐和子不断变卖首饰帮他还毒品债、还酒债,甚至因此还影响到了第一次婚姻关系,但直治仍旧执迷不悟,在放纵的生活中越陷越深。

全书中直治这个角色是最揪心的,他简直就是一个不孝顺母亲、不体谅姐姐、喜欢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一个小混混形象,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亲人,真是让人无比心寒,但读完他的书信和遗书之后,又令人不免心生同情。

直治堕落的根源是不会处理内心的冲突。

在当时,失去经济来源以及社会批判的双重压力下,走向没落的贵族阶级,不得不根据当前形势作出必要的选择,要么选择接纳战后的新价值观,成为随波逐流的广大民众中的一份子;要么就对抗主流思想,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完整性。

姐姐和子毫不拖泥带水地选择了后者,所以即使面对像上原无赖一般的恋人,她也满心接受,并且试图为上原和自己开脱,坚定地为她所谓的“爱和革命”而活。她最后也奔赴日本,和上原见面,并成功地怀上了上原的孩子。

而弟弟直治则是在这两种选择的夹缝中生存,直治身为贵族,家族没落是不争的事实,在社会上,他的身份无法再被认可,为了不被社会排挤和孤立,他跌跌撞撞地尝试融入”平民世界”,融入社会新的、主流的价值观,但他敏锐地察觉,所谓的新思想和新价值观,是换汤不换药,终其根本,背后隐藏的还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这让他无比失望,于是陷入深深的挣扎与困惑。

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直治也曾经反抗过,但是太过拖泥带水,不如姐姐和子反抗的那么彻底,和子的价值观完全是个人的价值观,和子不在乎,甚至无视社会、众人对她的看法,也不寻求所谓的集体归属感,她对自己要走的路、坚持的信仰如同岩石一般坚固。

而直治不一样,他在乎社会、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一方面想要保持精神上的高贵和特立独行,一方面又想要获得平民的友谊和理解,所以在反抗的过程中,他无法像姐姐和子那样轻装上路,他的身上有两条脚链,无论抬起哪只脚,他都无法走远,这两条脚链成为了他的桎梏,成为了他无法冲破自我的枷锁。

直治在姐姐去东京和上原见面的时候,选择了自杀,最终在遗书上留下“我是贵族”的宣言,他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勇敢地坚持真实的自我,显得有些懦弱;但他又以无比决绝的方式来宣示他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

直治身上有很多太宰治的影子,太宰治在当时同样面临身份的大洗牌,他内心的矛盾、挣扎、无力感、孤独感和直治一样强烈,一样根深蒂固,最终太宰治也跟直治一样,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直治在书信中留给姐姐的那句刺痛人心的话,“能够活到今天,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或许也是太宰治心中的自白。

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最后来说说上原。上原是一个颓废的、失败的作家,家里有老婆孩子,但却不管不顾,不仅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还是一个喜欢沾花惹草,喜欢抽烟、吸毒、喝酒、泡吧,有着一大推坏毛病的中年油腻大叔,从小说中几乎看不到他半点优点。

直治也颓废堕落,也通过花天酒地的形式来获得短暂的昏沉,从而逃避内心的苦闷。但直治的颓废堕落,是因为他想保存,内心那一份高贵的贵族精神,或者说一种真实的理想主义价值观而不得。

但上原没有这样的挣扎,他的脚上没有任何脚链,他是直接跳到了“污泥”里,并且在里面似乎玩的不亦乐乎。

也许上原以前有过,也许直治是他的“前世”,在体会到一切都是徒劳和无能为力之后,上原最终在挣扎中选择了随波逐流,选择了毫无负重感的、轻快的堕落。如果直治没有自杀,也许上原的生活,就是他的“后世”。

《斜阳》这部作品是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发表后,在日本反响剧烈,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斜阳”的意思是一抹正在下沉的夕阳,意味着颓废、衰败之意,后来还演变成了“斜阳族”一词,成为了没落、衰退的代名词。日本的国旗是一轮红日,但现在这轮“红日”好似一抹斜阳,日薄西山,也暗示了太宰治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太宰治《斜阳》太宰治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793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24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下午12:34

相关推荐

  • 电影《南岛风云》观后感400字左右作文

      《南岛风云》讲述的是1943年,海南岛被日寇侵占,中国共产党在当地领导的人民武装部队,展开了反“扫荡”的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

    2024年2月7日
  • 少年中国说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你们是初生的太阳,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有一个人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那年是庚…

    2024年7月1日
  •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1000字,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刚刚读罢《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是本好书,涤荡心灵的好书。它能让我马上安静下来沉醉其中;能让我阅读至深夜不觉疲倦;让我精神抖擞地迎接明天的战斗;能让我迷茫时坚定方向:要有梦想,即使遥…

    2023年12月3日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读后感(静守时光 以待流年)

    我怀着坦然的心情读完了《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这本书,书中的小故事有人生的感悟,生活的启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有些故事就好像是开导自己,时有豁然开朗的心境。 现实生活中有时因为一…

    2024年5月27日
  • 实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

    学生实习工作个人心得体会三篇范文1 在大二期间的每个星期二下午是到临床实习的时间。在见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更深的接触到临床的各种护理操作,也知道了做一名护士需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

    2024年8月27日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3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小豆豆因淘气…

    2024年6月3日
  •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是我一直以来就想去实现的梦想,但我对它非常陌生,所以这个梦想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自从读《昆虫记》,我对大自然就非常熟悉了。   它讲述了一个个昆虫的故事,它们恪守…

    2023年12月18日
  • 为了和平观后感(带给官兵无数触动)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本就非常喜欢翻阅《朝鲜战争》的相关史料以及影片,前几天又观看了纪录片《为了和平》,我有以下几点感想,让我再一次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辈们,升起无限…

    2024年4月29日
  •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致远逝的童年)

    《朝花夕拾》是我买的第一本书,那是小学的一个暑假,我通过卖纸皮、酱油瓶等废品,攒下的钱跑到新华书店买的,所以我很珍惜。每翻一页我都小心的呵护着,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它。不用过多的去介…

    2024年4月25日
  •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一部超现实意义的作品)

    《丑石》是贾平凹30岁左右的一篇散文,写于80年代初期,是贾平凹静虚村系列散文中的名篇。有一个散文集子名就叫《丑石》。《丑石》的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尤其是经过了十年曲折不久,加之…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