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橄榄树》读后感(温柔又感人的故事)

最近看完了玖月晞的《白色橄榄树》,和之前听说的那样,是个很悲伤却又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感触。有关理想,有关选择,有关家国,也有关爱情。

其实我是个不会被轻易感动的人。

但是,当我沉下心来静静地看完整本书之后,我早已经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感动了,甚至是被影响了。我有一些思考想要分享给大家。

我觉得每一个看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被感动吧。因为阿瓒和冉冉之间亲密无间的十年,还有他们在东国时候的互相鼓励和陪伴,更因为他们职业的特殊性给每一个读者带来的震撼,还有很多很多。

维和部队的拆弹兵,这是阿瓒的职业。听起来很酷吧。当然,这是一份很危险也很伟大的职业。我深深敬佩阿瓒选择这份职业的义无反顾,同时也为他感到揪心与担忧,每一次的爆破任务,都让冉冉和我们每一个看客提心吊胆,我们相信他,也希望能够给他带来一份力量。再到后来他成为库克兵,他每一次的选择都让我们敬佩。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吧。以前的我们,并不了解维和二字的含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有着最最民主的生活方式。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在别的地方,在中国以外的别国,也会有战争和贫穷。我们更没有想过,原来有这样一群和阿瓒一样的人,一样的中国人,会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他们的信仰和盼望,远离安逸的生活,去别的国家守护别的国民,只是单纯的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战乱中的人们可以安稳生活。我真的被震撼真的被感动。

再来聊聊冉冉吧,她作为一个战地记者,无论是被外派也好,自己主动选择去东国也罢。她的心中也同样拥有着超乎常人般的坚定。她深知选择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可她还是毅然决然,没有任何犹豫地踏上了这条路。在其他女孩享受生活的如花年纪,她却早已远赴异国他乡,在艰苦的环境之中坦然坚守内心的执著与理想。或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安静也温柔,自强且上进。当她深陷舆论的压力,被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指责的时候,当她面对质疑与非议,谩骂和嘲讽的时候,她有过不甘和委屈,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但她从来没有对世界失望,她始终用温柔善意对待全世界。我喜欢她的温柔坚定。我也希望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还有冉冉的妈妈和阿瓒的爸爸。

离异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冉冉妈妈对事业的抉择和热爱,作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她不柔弱,相反,她更加坚强。她对冉冉的爱,这本书也展现的尽致淋漓。尽管严格,但在冉冉赴东国寻找阿瓒,还有决定照顾阿瓒的那一刻,她心疼冉冉,却也没有阻拦。虽然自己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她还是相信冉冉自己的判断。重病的时候,还要为自己唯一的女儿着想,为她求人情。冉冉的妈妈和很多人的妈妈一样,会严厉,但是更爱自己的女儿,这一点真的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阿瓒爸爸这个人物形象也很让我动容。首先是他对阿瓒妈妈的爱,其次是他和冉冉的那番对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阿瓒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有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作为父亲的他,比谁都难受,可他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他知道这是阿瓒的选择,阿瓒不后悔,他也不后悔。他知道谁都不想是自家孩子,但比起已经牺牲的那些人,他知足了。我被他的善良感动,我被这本书的真实感动。

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无论是萨辛,还是那些和阿瓒一样,来自别国、护卫和平的士兵们,他们都令人感动。尽管无名,但我们深知,他们的事迹永垂不朽。无论过去多少年,也不管过去多长时间,我们都会记得,有这样一群大胸怀的人 ,他们体会人间疾苦,心疼战乱中的人民,他们在用生命来对抗恐怖分子,维护世界和平。这同样值得赞颂。

看完正文,直到看完尾声。我的心情一直被阿瓒和冉冉所牵动。

最后的三篇序,尤其是李宋之的序已经足够赚足读者的眼泪了。阿瓒自杀,冉冉也因为保护一个小孩而被流弹所伤。他们在拥有十年的互相陪伴以后,各自离去,无声无息。我看到这里,个中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我也同样为他们感到惋惜。即使宋之说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阿瓒和冉冉亲密无间的这十年,早已胜过很多人的一生。

可是,我还是很难受,英雄的结局不应该是这样的。

阿瓒离去的时候,冉冉说真遗憾,阿瓒的棺木上应该盖国旗的。是啊,真遗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缅怀逝去的英雄,却也忘记了那些战争的幸存者。这些幸存者,他们是每一场战争的见证者,他们见到了太多的尸横遍野,也见到了太多的血流成河,他们对这些杀戮不是见惯不惯的,他们也同样会害怕。

英雄在战争中逝去,被世人称之为英雄,可这些经历过战争幸运活下来的幸存者们呢?他们可能或多或少的落下了伤残,也可能会或轻或重的留下了心理障碍,没有人在意他们的以后,也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可能就这样,和留下的伤痛相伴余生。也可能和阿瓒一样,选择结束生命,回归最原始的清净地。

写到这里,我对这本书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与其说我是被阿瓒和冉冉感动,被书中的人事打动,不如说,我是被这本书的真实感动。这本书中的阿瓒和冉冉,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这本书激发了我们这些读者的共鸣,我们真真切切地被打动。如果没有看这本书,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关注这些伟大的人,和这些伟大的职业。这是我觉得作者很值得尊敬的地方。

现在的我,眼睛也已经不知不觉的湿润了。除了感动和心疼,我还是有一些生气和意难平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得不到善终。明明阿瓒和冉冉都是很善良很温柔的人啊,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呢?但也许,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这样的结局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当然不止阿瓒和冉冉,还有像他们一样伟大的人群。

阿瓒和冉冉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故事还会上演。二零年开年的新冠肺炎肆虐,多少籍籍无名的医护工作者奔赴前线,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英雄,英雄也从来不应该被人遗忘。希望崭新的二零二一的到来,会让这个世界多一些人情的温度和人心的厚度。

让我们继续前行,继续将温柔善良加身,继续为中华民族、为九州大地增光添彩,继续把春天和希望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白色橄榄树》读后感(温柔又感人的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2644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上午2:07
下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上午3:01

相关推荐

  • 楚门的世界影评(走不出去的是大部分人)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视公司于199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历经二十多年,《楚门的世界》仍是观众心中最经典的电影之一。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

    2024年6月22日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不畏艰难 憧憬美好)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感触颇多。 这本书不只写了假如海伦凯勒获得三天光明,她想要做的事情,还写了海伦凯勒和她身边朋友的传记。海伦凯勒,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2024年4月20日
  • 摩登时代观后感(于艰难之中保持微笑的灵魂)

    查理卓别林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他的很多电影充满了个人演技和充满丰富趣味的故事。 《摩登时代》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忙碌的卓别林饰演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他虽然经历了种种挫…

    2024年4月28日
  • 电影海鹰观后感400字左右作文

      《海鹰》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鱼雷快艇部队中队长兼“九九”号艇艇长张敏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作战任务。他带领快艇中队,进驻到远离大陆的一块小岛礁“鬼屿”设伏,待机打击在台湾海峡制造…

    2024年2月12日
  • 山居笔记读后感(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近几天,有幸读到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感想颇多。按照我原来的读书习惯,因为是余先生的著作,我虔诚地在读之前,就做好了做笔记的准备——新笔记。准备把丰富的词语、精彩的语句、段落记录…

    2024年5月31日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你我皆是书中人)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今天,我来到了书城,拿着一瓶矿泉水就直奔向三层,拿起书来就津津有味的读着,忽然,手碰到了一本书,名叫《苏菲的世界》,我对它的名字很感兴趣,便拿起来看了。…

    2024年4月10日
  • 红岩读后感(缅怀历史,致敬先烈)

    我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回望解放时期的硝烟,翻开那一部《红岩》; 我站在2021年的中国,回望历史留下的车轮辙印,展开那一部《红岩》所描绘的画面; 我站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回望…

    2024年4月26日
  • 背影读后感800字《令人感动的父子之情》

    有一种爱震天撼地,刻骨铭心;有一种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个暑假,我看了朱自清写的《背影》之后,深刻地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令人感动的就是父子之情。 “我最不能忘记的…

    2023年12月8日
  • 格列佛游记(披着童话外衣的讽刺小说)

    格列佛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喜欢旅行,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让父亲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医生,为的是能够随船出海周游世界。作为船上的医生,格列佛很少呆在陆上,大半生都在海上度过。他有…

    2024年7月20日
  • 五方行尽小说武侠世界大冒险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在时光的长河中没有什么是亘古长存的; 曾经的辉煌,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哪怕是武侠这种曾是每个国人心中的梦想的存在,今天也早就成为了小众! 那些曾经辉煌的武侠…

    2023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