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浅谈中考作文该写些什么_中考考场作文指导

关注高考、中考作文多年,总觉得如今中学生应试作文程式化问题很严重,为文造情、装腔作势而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考生的文章。不少被各类刊物或网上登出来的所谓“范文”,往往文字漂亮、空灵、玄妙,“风格”惊人的相似:文章开头来一段“题记”,再来三段或互不关联或似断似续的文字,这些文字从屈原、司马迁一路写到李杜、苏欧、郑板桥、王国维;从莎士比亚、歌德写到托尔斯泰、泰戈尔……读这些文章令我们想起戏剧舞台上那些有板有眼唱京剧、昆剧、越剧的童星,他们拿腔拿调扮成人的角色,可仔细看看仍不脱稚腔。但那是在演戏,我们写作文可不是演戏。

用大文化笔调写考试作文不恰当

批评中学生试图用漂亮的文字掩饰空洞、浅薄的内容或许是不公正的,但试图以漂亮文字取悦阅卷老师,其目的却是很明显的。但这能全怪我们的孩子吗?考试评价是个风向标,而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况且教科书中入选的一些所谓当代散文大师的作品也多这类风格。

用“空灵”的大文化的笔调去写考试作文是不恰当的。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就更不可取。初中生写作主要文体是记叙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所谓内容具体就需要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通过人、事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从笔者近年来两次参与的中考阅卷看,中考优秀文章能用朴实文笔写上感人故事的文章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大文化”的“抒情”文章。当代有位作家说过:“记叙文写出个故事来,议论文讲出个道理来,就不知道抒情文抒出个什么东西来。”我很同意这句话,如果我们初中生写惯了夹叙夹议、抒情、空灵的文字,将来就既不会写具体生动的记叙文,也不会写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近日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一次作文竞赛的评审,读了不少高中生的文章,也有这类过于追求辞藻而缺少实质内容的倾向。

让中考生们写些什么呢?

我们应当怎样指导初中生写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鼓励孩子们写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评价标准。从小培养好的文风对做人是十分重要的。试想一个从小学会说假话、空话、套话,学会见风使舵,揣摩上(老师)意,目的只是为了骗取高分,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连篇,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堪忧的。所以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一贯强调:学作文其实也是在学做人。因此命题要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要具体真实。这几年中考题目在这方面作了改进,但考试评价方面似乎仍需努力。

其次,应当落实到平时的指导中去。有人说老是让学生写父母、祖父母,写亲情题材太老了,我觉得这话不正确。文学作品中“战争、死亡、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虽然一段时间有人不承认,但所有作品终究脱不了这个范围。那么我要说“家庭、亲情、师生情、同学情”也应该成为中考作文的“永恒主题”,应该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旋律。其实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绝少不了新的题材。同样写爷爷奶奶,今日一批爷爷奶奶与二、三十年前就不一样。当年那些老人颤颤巍巍送孩子上学,如今他们可能潇洒地在公园打拳、跳舞。上世界八十年代时的那些家长们忙于补文凭、考外语、会计,如今的那些家长可能在忙于购车、股票、带领孩子上“奥数班”。如果以《荧屏前的争论》为题,想一想九十年代家庭里的论题和今天的家庭里的论题又不一样。可见只要留心观察,年年月月都有新东西写。

第三,老师、家长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材料的习惯,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找素材,不要老是打开电脑找范文,去写李白、杜甫。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说:写文章难不难,决定于动笔之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他提出要让学生养成三种习惯:一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二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三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这三条原则在我看来并未过时,也不会过时。具体地说:除了规定作文以外,教师、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写

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的材料,这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语言能力,二是积累写作材料,三是养成自律的习惯。无论在电脑上或用笔记本,每天写一点东西,日积月累,材料就多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如今的孩子往往从初一起就盯着中考试卷,“夸父追日”般做习题,做那些使人一头雾水的“分析题”,挤掉了读书的时间,弄倒了学语文的胃口,让他们一读语文就有压迫感、屈辱感,怎么能让他们有兴趣做好作文?

最后,要让孩子们学会描写。描写是展示人物的最好办法,写记叙文最好少用直观评论,更不要用貌似深刻的哲理概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样学会描写?我建议读读鲁迅、丰子恺、冰心、叶圣陶的散文。正像鲁迅所说的:“好的作品告诉你应该怎么写。”这里说一下,埋头苦干“独学而无友”是永远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取法乎上,才能得益乎中。如果阅读的面仅仅限于教科书或网上片段的文字,永远不可能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记叙文。所以泛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如果书读得多了,文笔自然会流畅起来,否则捉襟见肘,下笔自然枯窘。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专家浅谈中考作文该写些什么_中考考场作文指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198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7日 上午12:10
下一篇 2024年5月7日 上午2:13

相关推荐

  • 四年级作文我喜欢的一种植物400字指导和优秀范文

    作文其实不难,作文就是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一一记下来,作文小菜一碟,只要你睁大好奇的眼睛去观察,去观察大雨自然的云电风雨,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人…

    2023年10月15日
  • 了解议论文写作规范

    了解议论文写作规范 议论文文体是考场上大多数考生的首选因此,写作时更要有清晰的文体感和鲜明的规范意识那么,考场上阅卷老师如何判评议论文文体是否规范呢? 我们在判断议论文的标准时,要…

    2024年11月10日
  • 军训作文汇总8篇(新生军训第一天)

    新生军训第一天心得体会与感悟(精选8篇)(篇一)   军训,你能够坚持吗?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说不清的感觉,除了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染亦或是给自己的提问,我还能坚…

    2023年10月23日
  • 什么是写作结构

    写作结构是指在文章中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式,它决定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层次。以下是对写作结构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念: 写作结构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方式,包括…

    2024年10月11日
  •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_中考作文指导

    要想写好中考作文,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1、严谨的布局: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

    2024年5月10日
  • 如何把握议论文思维的起点

    如何把握议论文思维的起点 一、从起点想,把道理讲贴切  我们想一个问题,起点就是问题本身。围绕题目的关键概念深入地想一想,不仅会使你的文章构思巧妙,还会使你的文章特别贴切。  如2…

    2024年11月13日
  • 初中生怎样提高写作水平_如何写好作文

    初中生怎样提高写作水平_如何写好作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相当一部分孩子一提到“作文&rdquo…

    2023年12月28日
  • 什么是好酒陈酿

    好酒陈酿是指通过长时间的贮藏,使酒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从而提升其品质的过程。以下是对好酒陈酿的具体介绍: 陈酿的基本概念 定义:陈酿,或称老熟,是酿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4年10月14日
  • 演讲稿的格式,演讲稿范文3篇

      演讲稿的格式   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   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   3、正文。   4、结尾(如:谢谢大家)。   演讲稿的总体特征:   …

    2023年9月24日
  • 如何应对作文阅卷老师“三眼淘汰法”

    如何应对作文阅卷老师“三眼淘汰法” 小升初作文阅卷老师在多年的评卷‘磨炼’中,早已练就了一套‘三眼淘汰法’。…

    2024年6月13日